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2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刺破型信号传输线-CN201110178664.3无效
  • 刘大裕;刘大源;刘登兰;章本华 - 高位企业有限公司
  • 2011-06-29 - 2013-01-02 - H01R13/646
  • 本发明是一种刺破型信号传输线,包含:一排线及多个导电端子,该排线内设有多条导线,各导线界定有一包覆部及长度介于0.01mm~4mm之间的一开放部,其包覆部位置处披覆有一第一披覆层,并于该等第一披覆层外缘共同披覆有一第二披覆层;所述导电端子两端分别形成有一对接部,而另端则形成有电气对接导线的多个穿刺部;以通过所述开放部的界定降低其残枝效应(Stubeffect)并于数字信号传送时达到阻抗匹配与降低串音干扰现象产生的功效。
  • 刺破信号传输线
  • [实用新型]刺破型信号传输线-CN201120224473.1有效
  • 刘大裕;刘大源;刘登兰;章本华 - 高位企业有限公司
  • 2011-06-29 - 2012-06-13 - H01R13/646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刺破型信号传输线,包含:一排线及多个导电端子,该排线内设有多条导线供导电端子对接,各导线界定有一包覆部及长度介于0.01mm~4mm之间的一开放部,其包覆部位置处披覆有一第一披覆层,并于该等第一披覆层外缘共同披覆有一第二披覆层;以于信号传送时可以通过所述开放部的界定降低其残枝效应(Stub effect)并于数字信号传送时达到阻抗匹配与降低串音干扰现象产生的功效。
  • 刺破信号传输线
  • [发明专利]光中介构件及光子卡模块-CN200810004994.9无效
  • 林欣卫;章本华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2008-01-31 - 2009-08-05 - G02B6/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中介构件及光子卡模块。该光中介构件适于将来自输出光路的光线导入输入光路。光中介构件包括导光本体,其沿着一光轴来延伸。导光本体具有入射面与出射面分别于导光本体的两相对末端。来自输出光路的光线依序经过导光本体的入射面及出射面而进入输入光路。入射面的面积大于出射面的面积。目的在于将面积大的介面用于连接模块,因其较大的组装公差裕度可降低制造及组装成本。同时导光本体的外凸曲面设计可缩短大小介面的导光本体长度。
  • 中介构件光子模块
  • [发明专利]微型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CN200710162585.7有效
  • 章本华;黄信瑀;方维伦;林欣卫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2007-10-19 - 2009-04-22 - H01R13/4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型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该微型连接器包括图案化硅材料层、配设于图案化硅材料层上的图案化绝缘层、至少一第一应力层、至少一第二应力层及一盖体。图案化硅材料层有第一开口,图案化绝缘层具有与第一开口对应的第二开口以及至少一悬臂端子,而悬臂端子凸出于第一开口上方。第一应力层覆盖悬臂端子远离第二开口内壁的端部,使此端部向一方向弯折。第二应力层覆盖端部外的悬臂端子,使部分悬臂端子向另一方向弯折。盖体配设于图案化绝缘层,并覆盖悬臂端子。
  • 微型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
  • [发明专利]微型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CN200710152900.8有效
  • 章本华;黄信瑀;方维伦;林欣卫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2007-09-21 - 2009-03-25 - H01R13/11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型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微型连接器包括SOI基板、至少一第一应力层、至少一第二应力层及盖体。其中,SOI基板有图案化第一硅材料层、第二硅材料层及位于图案化第一硅材料层及第二硅材料层间的图案化绝缘层。图案化第一硅材料层有第一开口及至少一悬臂端子,图案化绝缘层具有与第一开口对应的第二开口,而悬臂端子凸出于第二开口上方。第一应力层覆盖悬臂端子远离第一开口内壁的端部,使悬臂端子向一个方向弯折。第二应力层覆盖端部外的悬臂端子,使部分悬臂端子向另一方向弯折。盖体配设于SOI基板,并覆盖悬臂端子。
  • 微型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
  • [发明专利]微型连接器及其端子形状的制法-CN200510084259.X有效
  • 章本华;林欣卫;方维伦;苏旺申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2005-07-15 - 2007-01-17 - H01R13/62
  • 本发明是一种微型连接器及其端子形状的制法,该微型连接器包括底座、盖件以及插入件,该微型连接器是以一底座结合一盖件作为母端,令插入该底座与该盖件间的插入件作为公端,在该底座电性连接该插入件的端子末端利用等离子处理技术控制形状,用低电压产生致动力,在缩小端子间距的同时缩小整体尺寸,提供低插入力、低静电致动力以及固定该插入件等效果,本发明还具有挟持功能、抗电磁干扰、可调整端子阻抗、降低制造成本、节省测试时间与成本等特点,具有重复工作能力,提高了设计灵活性。
  • 微型连接器及其端子形状制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