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0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摩擦纳米发电球、纳米发电模块、模块化组装发电装置-CN202210287929.1在审
  • 洪占勇;陈风;蒋涛;王中林 - 科思技术(温州)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
  • 2022-03-22 - 2022-07-12 - H02N1/04
  • 本发明公开了摩擦纳米发电球、纳米发电模块、模块化组装发电装置。摩擦纳米发电球包括:转轴、外壳、内壳。内壳通过转轴安装在外壳内;外壳包括两个等径半球、固定在两个等径半球之间的环形导电滑轨,转轴滑动安装在环形导电滑轨内;每个等径半球内设置有内摩擦半球面层;内壳包括同心设置的外摩擦球面层、绝缘内球面层、发电球面层;发电球面层包括同轴间隔设置的多个定子环、多个转子环。摩擦纳米发电球受到震动时,带动转轴和内壳在环形导电滑轨内旋转,使得外摩擦球面层与内摩擦半球面层摩擦发电,同时转子环在转轴的外侧旋转,与多个定子环相互摩擦发电,通过两次摩擦发电能有效地提高摩擦纳米发电球的发电效率。
  • 摩擦纳米发电模块模块化组装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洋流发电设备的叶片、叶轮及其辅助发电装置-CN202110664413.X有效
  • 洪占勇;徐志强;王中林;蒋涛 - 科思技术(温州)研究院
  • 2021-06-16 - 2022-06-07 - H02N1/04
  • 本发明涉及电力装备领域,特别是一种洋流发电设备的叶片、叶轮及其辅助发电装置。叶片的基板中安装有多个球形纳米发电单元,该球形纳米发电单元包括:外球壳、内球壳、起电轨道、起电小球以及第一电极对。外球壳和内球壳为绝缘体壳;内球壳位于外球壳的内腔中,内球壳和外球壳之间含有空隙。内球壳和外球壳的接触面上设置摩擦纹。起电轨道位于内球壳的内腔中,各个子轨道沿其中任意一个子轨道中点呈圆周阵列排布;各个子轨道的滑槽中设置有第一起电层和第二起电层。起电小球位于起电轨道内;起电小球与第一起电层和第二起电层接触并相对摩擦时带有不同极性的电荷。解决传统洋流发电设备不能获取微型、低速洋流和方向多变的洋流中能量的缺陷。
  • 一种洋流发电设备叶片叶轮及其辅助装置
  • [实用新型]一种摩擦纳米发电装置及基于波浪能的摩擦纳米发电设备-CN202123101773.3有效
  • 洪占勇;徐志强;蒋涛;王中林 - 科思技术(温州)研究院
  • 2021-12-06 - 2022-06-03 - H02N1/04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擦纳米发电装置及基于波浪能的摩擦纳米发电设备。摩擦纳米发电装置包括壳体、摩擦球、椭圆柱体、多组柱体组件、摩擦块和储电模组。壳体内部开设有圆柱形空腔;圆柱形空腔的环形内壁安装有环形块,环形块内设置有环形空腔。摩擦球滑动设置在环形空腔内与环形空腔的腔壁之间形成第一发电结构。椭圆柱体长轴方向的两端开设有与环形块相配合的凹槽,椭圆柱体的凹槽与环形块外壁之间形成第二发电结构。每组柱体组件包括两个空心柱体。摩擦块滑动安装在空心柱体的空心腔内,摩擦块与空心柱体的空心腔之间形成第三发电结构。壳体内部设置多组摩擦纳米发电结构,具有较高的空间利用率,多组发电结构同时摩擦发电,提高发电效果。
  • 一种摩擦纳米发电装置基于波浪设备
  • [发明专利]一种确定动脉压力的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CN202111340981.0在审
  • 王小林;王中林;陈雅清;赵昕 - 科思技术(温州)研究院
  • 2021-11-12 - 2022-03-08 - A61B5/02
  • 本发明公开一种确定动脉压力的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应用于由多个传感单元组成的压力传感器阵列,用以解决现有技术方法所确定的动脉压力精度低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基于压力传感器阵列中的多个传感单元,构造形状为对称多边形的测量单元;其中,所述测量单元的各顶点以及中心对应设置传感单元,并且所述各顶点以及中心处于一个二维曲面上;基于所述测量单元中各传感单元的测量值以及传感单元在预设坐标系中的坐标点,利用双二‑三项式插值法构建所述坐标系中坐标点与所述压力值之间对应关系的压力公式;基于所述测量单元上任一点的坐标,利用所述压力公式确定所述测量单元上任一点的压力值。
  • 一种确定动脉压力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 [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式低频能量收集装置-CN202111382583.5在审
  • 吴治峄;田硕;王中林 - 科思技术(温州)研究院
  • 2021-11-22 - 2022-02-18 - H02N2/18
  • 本发明涉及能量转换装置领域,公开一种复合式低频能量收集装置,包括:具有容纳腔的壳体,壳体包括底壳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沿第一方向设置在底壳;位于容纳腔内的滑块,滑块沿第二方向往复运动且与底壳的表面接触,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底壳朝向滑块的一侧具有摩擦区域,滑块的滑动范围小于等于摩擦区域,底壳的摩擦区域设置有第一摩擦层,滑块朝向底壳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摩擦层,当滑块滑动时,第一摩擦层与第二摩擦层接触摩擦;沿第一方向分别设置在滑块两侧的第一磁性件,第一磁性件随滑块沿第二方向往复运动;用于提高对低频能量的利用率。
  • 一种复合低频能量收集装置
  • [实用新型]海洋能收集装置-CN202121825661.X有效
  • 王中林;逄昊;蒋涛 - 科思技术(温州)研究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 2021-08-06 - 2022-02-18 - F03B3/00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海洋能收集装置,包括壳体及转动组件。壳体为空心柱状结构,转动组件设置在壳体内部,且转动组件能够以壳体轴线为转轴转动。壳体内壁设置有毛刷和电极组件,毛刷与电极组件在壳体周向上间隔设置,电极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极层和至少一个第二电极层,至少一个第一电极层和至少一个第二电极层沿壳体周向交替排布。转动组件面向壳体内壁的一侧设置有介电组件,介电组件包括至少一个介电层,在转动组件转动时,介电层与毛刷摩擦起电,且介电层与第一电极层及第二电极层发生静电感应。本申请的海洋能收集装置能够在水面收集水波能量,将水波冲击下转动组件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实现种海洋能的收集,耐用性较高,电输出性能较强。
  • 海洋收集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四通多方向自动变轨轨道及其变轨方法-CN202111216270.2在审
  • 洪占勇;卢晓乐;卢燕利;何镏源;赵阳 - 科思技术(温州)研究院
  • 2021-10-19 - 2022-01-11 - E01B7/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四通多方向自动变轨轨道及其变轨方法。四通轨道单元包括底面段以及安装在底面段上的四个弧形轨道段。四个弧形轨道段与底面段围成“十”字形沟道。任意相邻的两个弧形轨道段的端部平行设置,并构成一条向外延伸的基础轨道。按照顺时针方向,四个弧形轨道段依次为弧形轨道段一、弧形轨道段二、弧形轨道段三以及弧形轨道段四,构成的四条基础轨道依次为基础轨道一、基础轨道二、基础轨道三,以及基础轨道四。可旋转轨道单元包括可旋转轨道段一、可旋转轨道段二以及圆台。可旋转轨道段一和可旋转轨道段二的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该四通多方向自动变轨轨道可以应用于复杂的工厂自动化搬送系统,提高搬送效率。
  • 一种四通多方自动轨道及其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口罩及其呼吸防护系统-CN202110837749.1在审
  • 洪占勇;王中林;蒋涛;付振群 - 科思技术(温州)研究院
  • 2021-07-23 - 2021-11-02 - A41D13/11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适应口罩,其包括口罩基层、内部模组、内侧模组。口罩基层上开设至少一处通孔。内部模组包括滤气模块、传感器模块、处理器模块。滤气模块用于对经过通孔的气流进行过滤。传感器模块用于实时检测含量一以及含量二。处理器模块用于根据含量一和含量二实时计算出过滤效率。处理器模块还用于将数据传输至终端设备。内侧模组包括纳米发电模块、储能模块。纳米发电模块用于将用户佩戴口罩呼吸时产生的气流中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储能模块用于储存纳米发电模块产生的电能。储能模块储存的电能用于分别对处理器模块和传感器模块进行供电。本发明能实时监测空气质量以及口罩的过滤效果,还能实现用户佩戴口罩时口罩的自驱动供电。
  • 一种自适应口罩及其呼吸防护系统
  • [发明专利]摩擦电式振动传感器及实时监测预警系统-CN202110736050.6在审
  • 程廷海;王中林;张晓松;汪超;高琪 - 科思技术(温州)研究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 2021-06-30 - 2021-10-08 - G01H11/06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摩擦电式振动传感器及实时监测预警系统。该摩擦电式振动传感器包括基体、振动组件及发电组件。基体内部设置有中心柱;振动组件包括振子和第一弹簧片,振子为空心柱状且套设在中心柱外围,第一弹簧片使振子悬浮于基体内部;发电组件包括第一摩擦发电单元和第二摩擦发电单元,第一摩擦发电单元和第二摩擦发电单元均包括第一摩擦件和第二摩擦件;第一摩擦发电单元的第一摩擦件设置在中心柱的柱面,第二摩擦件设置在振子的内柱面,第二摩擦发电单元的第一摩擦件设置在中心柱的柱面,第二摩擦件设置在振子的内柱面,且第一摩擦发电单元的第一摩擦件与第二摩擦发电单元的第一摩擦件间隔设置。实现对外界振动传感,且可以实现自供电。
  • 摩擦振动传感器实时监测预警系统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