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1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车辆的控制装置-CN202310071556.9在审
  • 珍部友宏;江藤真吾;鹤田义明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23-01-17 - 2023-07-28 - B60W20/40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控制装置,所述车辆具备包括电动机的驱动力源、包括多个接合装置的有级变速器、由电动机驱动的机械式液压泵、以及电动液压泵,所述车辆的控制装置能够减少在缓行中断恢复控制时产生的冲击。在从缓行中断控制向缓行控制恢复时,通过在向缓行控制的恢复刚开始后先于电动机MG的MG旋转速度Nm的上升地使电动液压泵(60)驱动,从而能够确保液压。之后,通过伴随着电动机MG的MG旋转速度Nm的上升地驱动机械式液压泵(58),从而能够确保液压。由此,能够使变速用接合装置CB的CB液压PRcb追随指示压,能够抑制因变速用接合装置CB的CB液压PRcb的急剧增压而产生的冲击。
  • 车辆控制装置
  • [发明专利]车辆的控制装置-CN201280071579.X有效
  • 道越洋裕;江藤真吾;井上雄二;出盐幸彦;佐藤彰洋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2-03-21 - 2017-06-13 - B60W10/02
  • 当在使第2离合器卡合了的状态下进行电机行驶时,在向卡合对第1离合器进行控制,从而启动发动机时,兼顾发动机启动振动的抑制和油耗的降低或驾驶性能的提高。当在启动发动机(14)时电动机增加扭矩Tmup较大的情况下,与电动机增加扭矩Tmup较小的情况相比,电动机增加扭矩Tmup和实际K0传递扭矩Tk容易发生较大的偏差,起因于该偏差而发生的发动机启动振动也增大,对此,通过增大L/U滑移量Ns,抑制发动机启动振动的发生。另一方面,在电动机增加扭矩Tmup比较小的情况下,电动机增加扭矩Tmup和实际K0传递扭矩Tk难以发生较大的偏差,即使产生了该偏差,由于发动机启动振动本来就减小,所以通过使L/U滑移量Ns比较小,能够降低油耗或者确保驾驶性能。
  • 车辆控制装置
  • [发明专利]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CN201180075309.1有效
  • 出盐幸彦;宫崎光史;井上雄二;江藤真吾;道越洋裕;佐藤彰洋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1-12-08 - 2016-11-23 - B60W10/06
  •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在虽然需要比通常大的驱动力、但起步加速性能的要求低的预先设定的大驱动力行驶模式行驶时,对于通常以马达行驶模式行驶的运转区域,以发动机行驶模式来行驶,所以始终能顺畅得到发动机(12)的大驱动力,需要大驱动力时的驾驶操作变容易。在大驱动力行驶模式下的停车时释放K0离合器(34)而使发动机(12)停止,所以提高了燃料经济性。虽然伴随着发动机(12)的停止,在之后的起步时,直到获得发动机(12)的大驱动力为止的时间与发动机启动时间相应地变晚,但由于对起步加速性能的要求低,所以违反驾驶员的意图、产生不适感的可能性小,能适当地兼顾大驱动力行驶模式时的运转操作性与燃料经济性的提高。
  • 混合动力车辆控制装置
  • [发明专利]车辆的控制装置-CN201180075583.9有效
  • 江藤真吾;井上雄二;出盐幸彦;道越洋裕;宫崎光史;佐藤彰洋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1-12-16 - 2016-10-12 - B60W10/02
  • 在低车速时,在保持将C1离合器(18)接合的状态下将K0离合器(34)分离,由此将发动机(12)断开而进行惯性行驶,因此能维持电动发电机MG与驱动轮(26)的连接状态,在再加速时仅通过使电动发电机MG的牵引转矩增大就能够迅速地提升驱动力。在高车速时,将C1离合器(18)分离,由此将发动机(12)断开而进行惯性行驶,因此电动发电机MG也从驱动轮(26)断开,不存在由于该电动发电机MG的连带旋转引起的减速而使燃油经济性变差或电动发电机MG发热的可能性。即,在低车速时优先考虑驱动力响应性、在高车速时则优先考虑燃油经济性而进行惯性行驶,由此能够尽量满足驾驶员对再加速时的驱动力响应性的要求,并能够进一步提高燃油经济性。
  • 车辆控制装置
  • [发明专利]车辆的控制装置-CN201180074520.1无效
  • 出盐幸彦;宫崎光史;井上雄二;江藤真吾;道越洋裕;佐藤彰洋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1-10-27 - 2014-07-02 - B60K6/48
  • 提供一种能够兼顾驾驶性能和再生效率的车辆的驱动装置。车辆的驱动装置(1)具有:发动机(10);与车轮连结的电动发电机(24);在将发动机(10)和电动发电机(24)断开的释放状态以及将发动机(10)和电动发电机(24)至少稍微连接的卡合状态之间切换传递状态的离合器(22);能够从发动机(10)向电动发电机(24)仅传递正转方向的动力的单向离合器(23)。在将发动机(10)的动力向电动发电机(24)传递时,根据车辆的状态,对第一传递方法和第二传递方法进行切换,在所述第一传递方法中,在保持使离合器(22)处于释放状态的状态下经由单向离合器(23)传递动力,在所述第二传递方法中,使离合器(22)处于卡合状态并经由离合器(22)传递动力。
  • 车辆控制装置
  • [发明专利]车辆用驱动装置的控制装置-CN201180074088.6有效
  • 江藤真吾;小林宽英;出盐幸彦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1-10-12 - 2014-06-25 - B60W10/02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驱动装置的控制装置,在混合动力车辆中,通过降低在停车中的流体传动装置的动力损失,可以抑制油耗性能的恶化。在停车时,发动机(12)的动作停止并且机械式油泵(28)被电动机(MG)驱动的情况下,执行使起步离合器(C1)处于滑动状态、抑制变矩器(流体传动装置)(16)与驱动轮(24)之间的动力传递的空挡控制。从而,所述空挡控制,尽管在现有技术中只在发动机动作中执行,但是,通过在发动机(12)的动作被停止的情况下执行该空挡控制,与停车中起步离合器(C1)被卡合、涡轮叶轮(16t)被驱动轮约束的情况相比较,电子控制装置(58)可以降低由于变矩器(16)的滑动引起的动力损失。作为其结果,可以抑制车辆(8)的油耗性能的恶化。
  • 车辆驱动装置控制
  • [发明专利]车辆用行驶控制装置-CN201180072957.1有效
  • 宫崎光史;出盐幸彦;神谷敏彦;江藤真吾;浅冈博则;加藤康之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1-08-24 - 2014-04-23 - F16D48/02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行驶控制装置,所述车辆用行驶控制装置,在惯性行驶中,可以改善油耗性能,并且,减轻对驾驶员产生的不适感。在自由运转控制开始之前,基于车速V确定自由运转开始时目标车辆减速度Grdt,并且,推定自由运转时推定车辆减速度GFrd。并且,车辆减速度判断机构96,在自由运转时推定车辆减速度GFrd越接近于自由运转开始时目标车辆减速度Grdt、自由运转控制变得越容易执行的执行开始条件下,判断是否执行自由运转控制。如果这样执行自由运转控制,则即使执行自由运转控制,也可以减轻对驾驶员产生的缺乏减速感等不适感。另外,在自由运转控制中,由于在惯性行驶中发动机12没有行驶负荷,所以,可以改善车辆8的油耗性能。
  • 车辆行驶控制装置
  • [发明专利]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CN201180068412.3有效
  • 宫崎光史;出盐幸彦;神谷敏彦;江藤真吾;浅冈博则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1-02-23 - 2013-11-13 - B60W10/02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混合动力车辆中从电动机行驶使发动机起动时,降低给予驾驶员的冲击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在发动机(14)的起动是基于混合动力系统的要求的发动机起动的情况下,与基于驾驶员加速要求的发动机起动的情况相比使锁止离合器(15)的接合压力(ΔP)变低,因此驾驶员对冲击的敏感度高,在基于混合动力系统的要求的发动机起动时使锁止离合器(15)的接合压力(ΔP)降低,使基于锁止离合器(15)的扭矩传递的比例变小,另一方面使基于借助了变矩器(16)的流体的扭矩传递的比例变大,由此利用扭矩传递时的流体的滑动来有效地吸收发动机起动时的扭矩变动,能够降低冲击。
  • 混合动力车辆控制装置
  • [发明专利]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CN201080070353.9有效
  • 出盐幸彦;宫崎光史;神谷敏彦;江藤真吾;浅冈博则;加藤康之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0-11-24 - 2013-07-31 - F16H41/24
  • 提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在具备流体传动装置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中能缩短轴向全长。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12)在发动机(14)和驱动轮(16)间的动力传递路径具备变矩器(18)及自动变速器(20),变矩器(18)具有:设有多个泵叶片(40)的后罩(38);设有接受来自该泵叶片(40)的流体流的多个涡轮叶片(44)的涡轮(42);及设有配设于泵叶片(40)和涡轮叶片(44)间的定叶叶片(45)的定叶(46),自动变速器(20)将从变矩器(18)输送至输入轴(48)的动力朝后段传递。作为当变矩器(18)内的流体循环时使流体朝变矩器(18)内流通的循环往路的释放侧流路(132)由输入轴(48)和定叶轴(62)间的圆筒状间隙(132a)构成。
  • 车辆动力传递装置
  • [发明专利]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CN201080070340.1有效
  • 出盐幸彦;宫崎光史;神谷敏彦;江藤真吾;浅冈博则;加藤康之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0-11-24 - 2013-07-31 - F16H41/24
  • 提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在具备流体传动装置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中能缩短轴向全长。具备驱动桥壳(22),其具有由设于变矩器(18)的发动机(14)相反侧的间隔壁(68)分隔的收纳变矩器(18)的第一室(R1)及形成于该间隔壁(68)的变矩器(18)相反侧的第二室(R2),上述第一室(R1)和第二室(R2)由液密地密封形成于间隔壁(68)的贯通孔(69)的内周面与管状泵驱动轴(58)的外周面间的间隙的油封(70)相互液密地隔离,在后罩(38)的靠间隔壁(68)侧的侧壁部与定叶(46)间配设第一推力轴承(94),该第一推力轴承(94)设置成从与第一轴心(C1)正交的方向观察一部分与油封(70)重叠。
  • 车辆动力传递装置
  • [发明专利]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CN201080070354.3有效
  • 出盐幸彦;宫崎光史;神谷敏彦;江藤真吾;浅冈博则;加藤康之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0-11-24 - 2013-07-31 - F16H41/24
  • 提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在具备流体传动装置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中能够缩短轴向全长。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12)在发动机(14)和驱动轮(16)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具备:具有设有多个泵叶片(40)的后罩(38)和设有接受来自泵叶片(40)的流体流的多个涡轮叶片(44)的涡轮(42)的变矩器(18);以及将从变矩器(18)输送至输入轴(48)的动力朝后段传递的自动变速器(20)。涡轮(42)在变矩器(18)的第一轴心(C1)方向在比泵叶片(40)及涡轮叶片(44)靠自动变速器(20)侧的位置即比变矩器(18)的外罩靠自动变速器(20)侧的位置以不能相对旋转的花键嵌合与输入轴(48)连结。
  • 车辆动力传递装置
  • [发明专利]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CN201080070343.5有效
  • 出盐幸彦;宫崎光史;神谷敏彦;江藤真吾;浅冈博则;加藤康之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0-11-24 - 2013-07-31 - F16H45/02
  • 提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在具备流体传动装置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中能够缩短轴向全长。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12)在发动机(14)和驱动轮(16)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具备变矩器(18)以及自动变速器(20),变矩器(18)具有:设置有多个泵叶片(40)的后罩(38);以及设置有接受来自该泵叶片(40)的流体流的多个涡轮叶片(44)的涡轮(42),自动变速器(20)将从该变矩器(18)输送至输入轴(48)的动力朝后段传递。并且,发动机断续用离合器(K0)与锁止离合器(120)分别配置在作为外罩发挥功能的后罩(38)内的相比涡轮叶片(44)靠发动机(14)侧的位置,锁止离合器(120)由单板离合器构成。
  • 车辆动力传递装置
  • [发明专利]车辆用驱动装置-CN201080069458.2有效
  • 宫崎光史;出盐幸彦;神谷敏彦;江藤真吾;浅冈博则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0-08-04 - 2013-06-12 - B60K6/40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发动机、流体传动装置和电动机的车辆用驱动装置,能缩短该车辆用驱动装置的轴向全长。电动机(MG)具有与第1轴心(RC1)不同的旋转轴心(第2轴心(RC2))地配置,并且与被输入来自发动机(10)的驱动力且可绕第1轴心(RC1)旋转的液力变矩器(14)的输入侧旋转要素(泵叶轮(14a),液力变矩器壳体(14d))连结。因此,与发动机(10)、液力变矩器(14)和电动机(MG)在第1轴心(RC1)上串联设置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驱动装置(8)的轴向全长。因此,在例如FF型的、发动机(10)横向设置的车辆(6)中,在因车宽的制约而难以将发动机(10)、液力变矩器(14)和电动机(MG)串联设置的情况下,也能容易搭载于该车辆(6)。
  • 车辆驱动装置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