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0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直流微电网系统及其基于一致性算法的分层控制方法-CN201910248716.6有效
  • 韩杨;李路桥;杨孟凌;王丛岭;杨平;熊静琪 - 电子科技大学
  • 2019-03-29 - 2023-01-10 - H02J1/1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微电网系统及其基于一致性算法的分层控制方法,系统包括6个BUCK变换器及分别与BUCK变换器相连的线路电阻、7个控制器、直流母线、2个电阻负载,BUCK变换器通过线路电阻与直流母线相连,2个电阻负载均并联在直流母线上。本发明提出的基于一致性算法的分层控制方法可以分为3层,顶层为直流变换器输出功率协调控制,第二层为下垂系数修正控制和输出电压补偿控制,底层为下垂控制和电压闭环控制。通过应用这种控制方法,本发明的直流微电网系统实现直流变换器间任意比例的功率分配,且在功率分配比例改变、负载突然变化时控制器能够迅速对系统进行快速稳健的调节,最终稳定状态下直流母线电压与电压参考值一致,变换器间的功率分配比例也与设定的比例参考值保持一致。
  • 一种直流电网系统及其基于一致性算法分层控制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直流微网群系统及其分层控制方法-CN201910056811.6有效
  • 韩杨;李路桥;宁星;王丛岭;杨平;熊静琪 - 电子科技大学
  • 2019-01-22 - 2022-08-30 - H02J3/3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微网群系统及其分层控制方法。直流微网群系统,包含3个直流子微网,每个直流子微网包含3个BUCK变换器,各BUCK变换器通过连接线与直流母线相连,子微网内各BUCK变换器的连接线电阻互不相等。本发明提出的分层控制方法,总共可以分为3层控制。顶层为直流微网群协调控制,该层主要目标是协调子微网以实现子微网间任意比例的电流分配;第二层为电压补偿控制和下垂系数修正控制,该层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直流母线电压的控制精度、提高子微网内部直流变换器间的电流分配精度;底层为下垂控制和电压单闭环控制,该层的主要目标是对上层得到的控制结果进行快速可靠的跟踪控制。本发明提出的分层控制算法,实现了子微网与子微网间电流任意比例的分配,提高了子微网内部变换器的电流分配精度,减小了直流母线电压的控制误差。
  • 一种直流群系及其分层控制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直流微电网系统及其变下垂系数控制方法-CN201910057258.8有效
  • 韩杨;李路桥;宁星;王丛岭;杨平;熊静琪 - 电子科技大学
  • 2019-01-22 - 2022-08-23 - H02J1/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微电网系统及其变下垂系数控制方法。直流微电网系统,包括三个变换器单元、两个电阻负载、一个TMS320F28335控制器及其附属电路。这种变下垂系数控制方法相比于传统的下垂控制,加入了电压恢复控制和下垂系数修正控制。本方法针对输出电压最小值进行电压补偿控制,达到了变换器输出电压最小值与设定参考值相同的控制目标,解决了传统的下垂控制直流母线电压与设定电压参考值偏差较大的问题。本方法将一个变换器的下垂系数固定,通过下垂系数修正控制得到其余变换器的下垂系数补偿项,下垂系数参考值叠加下垂系数补偿项后即为修正后的下垂系数,然后进行下垂控制,从而在线路电阻差异很大的情况下实现了变换器平均分配负载电流的控制目标,解决了变换器线路电阻不一致时分流精度下降的问题。
  • 一种直流电网系统及其下垂系数控制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带储能设备的直流微网群系统及其分层控制方法-CN201910531813.6有效
  • 韩杨;李路桥;蔺向阳;宁星;王丛岭;杨平;熊静琪 - 电子科技大学
  • 2019-06-19 - 2022-08-23 - H02J1/1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储能设备的直流微网群系统及其分层控制方法。带储能设备的直流微网群系统,包括3个直流子微网,分别命名为A号子微网、B号子微网、C号子微网。A号子微网中包含3个BUCK变换器、3个输入电压源,B号子微网中包含3个BOOST变换器、3个输入电压源,C号子微网包含2个双向DC/DC变换器、2个储能设备。本发明的分层控制方法可以分为两层,其中顶层为直流子微网间的协调控制,该层的目的是为了给底层控制提供电流参考值和下垂系数参考值;A号子微网和B号子微网的底层控制均包含母线电压补偿控制、下垂系数补偿控制、下垂控制、电压单闭环控制,C号子微网的底层控制包含输出电流补偿控制、电感电流单闭环控制。本发明提出的分层控制方法,实现了不同类型子微网间任意比例的电流分配,提高了直流母线电压的控制精度。
  • 一种带储能设备直流群系及其分层控制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窗帘开关的电控装置-CN201921750193.7有效
  • 万富强;何丽霞;谢凯;姜宏屏;李路桥 - 长江大学
  • 2019-10-17 - 2020-06-09 - H01H13/06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窗帘开关的电控装置,包括前保护壳、电控主体后保护壳和按钮杆,所述前保护壳的表面设置有螺纹安装孔,且前保护壳的后方螺钉安装有电控主体后保护壳,所述螺纹安装孔的内部设置有安装管,所述内凹槽的内部安装有橡胶密封圈,所述电控主体后保护壳的内部设置有按钮杆,且按钮杆的末端安装有限位板,并且限位板的中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安装管的内部设置有按钮帽,且按钮帽的中部开设有连接孔,并且连接孔的内部设置连接杆。该窗帘开关的电控装置设置有橡胶密封圈,在使用的过程中,橡胶密封圈能有效的对安装管和按钮帽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阻拦,从而避免了雨水进入装置的内部,增加装置的防水的性能。
  • 一种窗帘开关装置
  • [实用新型]一种电灯开关的控制装置-CN201921750194.1有效
  • 万富强;何丽霞;谢凯;姜宏屏;李路桥 - 长江大学
  • 2019-10-17 - 2020-05-08 - H01H13/1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灯开关的控制装置,包括固定墙体、控制开关主体、连接导线和扭转弹簧,所述固定墙体的外侧设置有控制开关主体,且控制开关主体的内侧连接有活动安装座,所述活动安装座的两侧开设有限位滑槽,且限位滑槽内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外侧固定连接有滑动连接边,且滑动连接边固定设置在控制开关主体的两侧边,所述活动安装座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安装座,且固定安装座固定安装在固定墙体的内侧。该电灯开关的控制装置,既可以保证活动安装座和固定安装座之间稳定的工作状态,又可以方便活动安装座和固定安装座之间的分离工作,从而能够方便对该控制装置进行高效的拆装工作。
  • 一种电灯开关控制装置
  • [实用新型]基于指纹识别的自助存车装置-CN201720886001.X有效
  • 文畅;李路桥 - 长江大学
  • 2017-07-20 - 2018-03-23 - G07F17/1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自助存车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机柜和自动锁车装置,自动锁车装置包括安装于停车区域的停车架底座,停车架底座上布置车位,车位地面下安装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上方车位两侧垂直设置有停车架侧板,两个停车架侧板之间横向设置有自动电子锁;机柜的上方设置有可触摸显示屏,机柜的下方设置有MCU,所述可触摸显示屏的右侧设置有指纹采集装置,可触摸显示屏的左侧设置有投币装置和找零装置。本实用新型基于指纹识别的自助存车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人力看管与按键输入密码式存车器存在的诸多问题,具有识别速度快,易操作,安全性强等诸多优点。
  • 基于指纹识别自助存车装置
  • [发明专利]基于指纹识别的自助存车装置及方法-CN201710597087.9在审
  • 文畅;李路桥 - 长江大学
  • 2017-07-20 - 2017-09-26 - G07F17/1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自助存车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MCU、指纹采集装置、自动锁车装置、投币装置、找零装置、可触摸显示屏;指纹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存车者/取车者的指纹信息并发送至MCU;自动锁车装置用于根据MCU的控制指令打开或者关闭自动电子锁;投币装置用于接收货币;找零装置用于输出货币;可触摸显示屏用于采集存车者/取车者指令和显示处理结果;MCU用于根据存车者指令比对指纹信息控制投币装置和找零装置接收和输出货币、控制自动电子锁的开启与闭合。本发明基于指纹识别的自助存车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人力看管与按键输入密码式存车器存在的诸多问题,具有识别速度快,易操作,安全性强等诸多优点。
  • 基于指纹识别自助存车装置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