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6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拉曼增强结构、制备方法及检测应用-CN202310759504.0在审
  • 王刚;张珊;张光临;王冰坤;吴慧娟;陈志坤;张金秋;连山水 - 宁波大学
  • 2023-06-26 - 2023-10-13 - G01N21/65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拉曼增强结构、制备方法及检测应用,包括Al‑AAO复合衬底和三维石墨烯,Al‑AAO复合衬底包括阳极氧化铝板和铝层,铝层贴合在阳极氧化铝板的正面,以对阳极氧化铝板正面的微孔内壁进行包覆从而形成孔洞,三维石墨烯贴合在铝层远离阳极氧化铝板的一面,并对所述孔洞进行填充。铝层对阳极氧化铝板的修饰产生了强协同作用,使得Al‑AAO复合衬底相较铝层和阳极氧化铝板而言拉曼强度获得了极大的增加。三维石墨烯在本身良好的拉曼增强效果的基础上,与Al‑AAO复合衬底也产生了很强的协同效果,使得Al‑AAO复合衬底表面的孔洞中光吸收效率增加,进一步显著增强拉曼信号,拉曼增强结构不仅具有很强的检测下限,而且能够很好实现定量检测。
  • 一种增强结构制备方法检测应用
  • [发明专利]岩石力学参数自动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CN202211480621.5在审
  • 陈冬;谢昊旻;侯长明;张光临;马梓超;叶智慧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2022-11-24 - 2023-02-28 - G06F30/20
  • 本文提供了一种岩石力学参数自动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读取基于岩石单轴压缩实验获得的应力应变数据;对应力应变数据进行数据插值,以形成应力应变曲线;以应力应变曲线上的目标点为起点,向应力应变曲线两端动态延伸,直至当前次延伸所形成的回归直线的拟合优度低于设定阈值;以应力应变曲线上的应力峰值点、应变峰值点,及回归直线的端点为分段点,对应力应变曲线进行分段;调用第一岩石力学参数计算模块处理应力应变曲线,获得第一类岩石力学参数;并调用第二岩石力学参数计算模块处理分段后的应力应变曲线,获得第二类岩石力学参数;将两类合并后输出。本文实施例可以提高岩石力学参数的获取效率和准确性。
  • 岩石力学参数自动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 [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实验器皿-CN202121446121.0有效
  • 何玲;贺浩;黄琦;刘璞;文孟喜;张光临 - 钢研纳克成都检测认证有限公司
  • 2021-06-28 - 2021-11-26 - B01L3/0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实验器皿,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部开设有储液腔,所述外壳体顶端密封固定连接有内壳体,所述内壳体内部开设有反应腔,所述外壳体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外壳体侧壁设置,所述通孔上固定连通有导液管,所述储液腔底壁固定连接有金属盘,所述外壳体底端设有与金属盘相配合的加热组件。本实用新型其通过设置储液腔能够实现通过在储液腔内部注入液体实现内壳体处于水浴或者油浴的状态,在通过对于储液腔内部的液体进行加热或者使得储液腔内部通入高温液体即可实现对于内壳体进行稳定且均匀的加热。
  • 一种多功能实验器皿
  • [实用新型]一种钻井工程污水处理装置-CN202120385621.1有效
  • 张光临;秦帅林 - 张光临
  • 2021-02-20 - 2021-11-09 - C02F9/0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钻井工程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处理箱,所述底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处理壳,所述处理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部贯穿至处理箱的内腔。本实用新型通过底板、处理箱、处理壳、电机、转轴、搅拌轴、粉碎刀、吸水管、吸液泵、出液管、固定框、过滤棉板、初效吸附板、活性炭吸附板、安装块、投料管和排液管的设置,达到了处理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钻井工程污水处理装置处理效果差的问题,可以对污水中的杂质进行打碎,不会造成处理装置管道堵塞,不会影响污水处理装置的实用性,适合推广使用。
  • 一种钻井工程污水处理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摆块配合凸轮转子内燃发动机动力系统-CN201710172858.X有效
  • 孙守林;卞永宁;张光临;洪鹏飞;杨扬;王琳 - 大连理工大学
  • 2017-03-23 - 2020-05-19 - F02B53/00
  • 本发明一种摆块配合凸轮转子内燃发动机动力系统属于一种内燃发动机领域,涉及一种摆块配合凸轮转子内燃发动机动力系统。动力系统中,利用凸轮转子与多个摆动从动件构成凸轮机构,并与转子仓和端部构件构成多个周向分布的密封工作腔室,它们随凸轮转子的转动而发生容积变化,配合气门在其中完成奥托循环的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过程,将气体燃烧产生的化学能直接转化成转子的定轴回转形式的机械能。本发明无需三角转子的行星运动和特定形状的内腔,高压气体直接推动转子定轴回转并输出动力,结构简单,参数可调节范围大。在附加的摆块擒纵装控制下易实现柔性控制,相比于活塞内燃机和三角转子内燃机动力系统均有许多突出的优势。
  • 一种配合凸轮转子内燃发动机动力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圆柱凸轮转子内燃发动机动力系统-CN201710172979.4有效
  • 孙守林;卞永宁;杨扬;王琳;张光临;洪鹏飞 - 大连理工大学
  • 2017-03-23 - 2020-05-19 - F02B53/00
  • 本发明一种圆柱凸轮转子内燃发动机动力系统属于一种内燃发动机领域,涉及一种圆柱凸轮转子内燃发动机动力系统。动力系统中,利用圆柱凸轮与多个滑块从动件构成凸轮机构,并与转子仓、心轴以及端部构件构成多个周向分布的密封工作腔室,它们随滑块与圆柱凸轮的相对转动而发生容积变化,配合气门在其中完成奥托循环的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过程,将气体燃烧产生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心轴相对于转子仓定轴回转形式的机械能。本发明高压气体直接作用于圆柱凸轮和滑块上产生输出动力,结构简单,参数可调节范围大。在附加的滑块擒纵装置控制下易实现柔性控制,甚至可实现正反转,相比于活塞内燃机和三角转子内燃机动力系统均有许多突出的优势。
  • 一种圆柱凸轮转子内燃发动机动力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凸轮转子内燃发动机动力系统-CN201710169154.7有效
  • 孙守林;卞永宁;杨扬;王琳;张光临;洪鹏飞 - 大连理工大学
  • 2017-03-23 - 2020-05-19 - F02B53/00
  • 本发明一种凸轮转子内燃发动机动力系统属于发动机领域,涉及一种转子内燃发动机。动力系统利用凸轮与多个凸轮从动件构成凸轮机构,并与内腔体构件、外回转面构件和端部构件构成多个周向分布的密封工作腔室,它们随凸轮和凸轮从动件的相对转动而发生容积变化,配合气门在其中完成奥托循环的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过程,将气体燃烧产生的化学能直接转化成转子的定轴回转形式的机械能。本发明摒弃活塞发动机的曲轴,高压气体直接推动转子定轴回转并输出动力,结构简单,参数可调节范围大。在附加的凸轮从动件擒纵装置控制下易实现柔性控制,甚至可实现正反转,相比于活塞内燃机和三角转子内燃机动力系统均有许多突出的优势。
  • 一种凸轮转子内燃发动机动力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凸轮转子内燃发动机动力系统设计方法-CN201710179041.5有效
  • 孙守林;卞永宁;杨扬;张光临;洪鹏飞;王琳 - 大连理工大学
  • 2017-03-23 - 2020-05-19 - F02B53/00
  • 本发明一种凸轮转子内燃发动机动力系统设计方法属于一种内燃发动机设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凸轮转子内燃发动机设计方法。设计方法利用凸轮升程和回程造成凸轮轮廓面的尺寸变化,再利用内腔回转面构件的内表面、外回转面构件的外表面以及相应的端部构件将凸轮的其它表面以接触密封的关系包容起来,进而形成非均匀的环形间隙,并使凸轮随内腔构件和外回转面构件之一相对另外一个做定轴回转,再用一组凸轮从动件安装在未与凸轮固定的内腔构件或外回转面上。设计方法实现奥托循环经典四过程是采用容积变化实现,转速高低影响小。通过控制系统配合实现多种工作模式件的柔性转换,适应性高,系统可设计性好,尤其适合配合计算机进行柔性自动控制。
  • 一种凸轮转子内燃发动机动力系统设计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滑块配合凸轮转子内燃发动机动力系统-CN201710172579.3有效
  • 孙守林;卞永宁;杨扬;王琳;张光临;洪鹏飞 - 大连理工大学
  • 2017-03-23 - 2020-02-18 - F02B53/00
  • 本发明一种滑块配合凸轮转子内燃发动机动力系统属于一种内燃发动机领域,涉及一种滑块配合凸轮转子内燃发动机动力系统。动力系统中,利用凸轮转子与多个滑块从动件构成凸轮机构,并与转子仓和端部构件构成多个周向分布的密封工作腔室,它们随凸轮转子的转动而发生容积变化,配合气门在其中完成奥托循环的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过程,将气体燃烧产生的化学能直接转化成转子的定轴回转形式的机械能。本发明高压气体直接推动转子定轴回转并输出动力,结构简单,参数可调节范围大。在附加的滑块擒纵装控制下易实现柔性控制,甚至可实现正反转,相比于活塞内燃机和三角转子内燃机动力系统均有许多突出的优势。
  • 一种配合凸轮转子内燃发动机动力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内腔凸轮转子内燃发动机动力系统-CN201710162750.2有效
  • 孙守林;卞永宁;王琳;张光临;洪鹏飞;杨扬 - 大连理工大学
  • 2017-03-23 - 2019-06-28 - F02B53/00
  • 本发明一种内腔凸轮转子内燃发动机动力系统属于内燃发动机领域,涉及一种内腔凸轮转子内燃发动机动力系统。系统中利用内腔凸轮与安装在凸轮腔内的中心构件上的多个滑块从动件构成凸轮机构,并和端部构件构成多个周向分布的密封工作腔室,它们随内腔凸轮与中心构件的相对转动而发生容积变化,配合气门在其中完成奥托循环的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过程,将气体燃烧产生的化学能直接转化成内腔凸轮或中心构件的定轴回转形式输出的机械能。本发明中,高压气体直接推动转子定轴回转并输出动力,结构简单,参数可调节范围大。在附加的滑块擒纵装置控制下易实现柔性控制,实现正反转,相比于活塞内燃机和三角转子内燃机动力系统均有许多突出的优势。
  • 一种凸轮转子内燃发动机动力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摆块配合内腔凸轮转子内燃发动机动力系统-CN201710168290.4有效
  • 孙守林;卞永宁;洪鹏飞;杨扬;王琳;张光临 - 大连理工大学
  • 2017-03-23 - 2019-06-25 - F02B53/00
  • 本发明一种摆块配合内腔凸轮转子内燃发动机动力系统属于内燃发动机领域,涉及一种摆块配合内腔凸轮转子内燃发动机动力系统。动力系统中,利用内腔凸轮转子与安装在腔内的中心构件上的多个摆动从动件构成凸轮机构,并和端部构件构成多个周向分布的密封工作腔室,它们随内腔凸轮转子和中心构件间的相对转动而发生容积变化,配合气门在其中完成奥托循环的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过程,将气体燃烧产生的化学能直接转化成内腔凸轮转子和中心构件相对定轴回转形式的机械能。本发明高压气体直接推动转子定轴回转并输出动力,结构简单,参数可调节范围大。在附加的摆块擒纵装控制下易实现柔性控制,相比三角转子内燃机动力系统有许多突出的优势。
  • 一种配合凸轮转子内燃发动机动力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联组联动凸轮传动设计方法-CN201710185315.1有效
  • 孙守林;杨扬;朱林剑;王琳;张光临;洪鹏飞 - 大连理工大学
  • 2017-03-27 - 2019-04-09 - F16H25/08
  • 本发明一种联组联动凸轮传动设计方法属于机械传动装置领域,涉及一种利用凸轮结构原理实现的一种联组联动凸轮传动设计方法。设计方法中,该凸轮机构的设计是将有若干相同且均布升程和回程轮廓的主动凸轮与另一个有若干相同且均布升程和回程轮廓的从动凸轮通过中间件构成联动凸轮机构,再将几套联动凸轮机构联组使用,形成能连续传动的联组联动凸轮机构。本发明将齿轮传动的直接共轭关系转换为介入中间件的间接共轭关系,实现多种间接啮合的新型传动方式;克服齿轮传动有最小齿数限制、强度偏低、设计方式单一、难以适合大距离传动等缺陷。本发明的联组联动凸轮机构设计方法,为拓展凸轮机构的应用开辟了一条新路。
  • 一种联组联动凸轮传动设计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联组联动凸轮传动装置-CN201710185678.5在审
  • 孙守林;杨扬;朱林剑;王琳;张光临;洪鹏飞 - 大连理工大学
  • 2017-03-27 - 2017-08-11 - F16H25/14
  • 本发明一种联组联动凸轮传动装置属于机械传动装置领域,涉及一种利用凸轮结构原理实现的连续凸轮传动装置。装置中,将有若干相同且均布升程和回程轮廓的主动凸轮与另一个有若干相同且均布升程和回程轮廓的从动凸轮通过中间件构成联动凸轮机构,再将几套联动凸轮机构联组使用,形成能连续传动的联组联动凸轮装置。本发明利用凸轮机构设计原理,将齿轮传动的直接共轭关系转换为介入中间件的间接共轭关系。凭借凸轮机构设计的灵活性,可实现多种间接啮合的新型传动方式,可克服齿轮传动有最小齿数限制、强度偏低、设计方式单一、不适合大距离传动等缺陷,具有许多突出的优势,可用于各种传动场合。
  • 一种联组联动凸轮传动装置
  • [实用新型]高低两用颈椎治疗保健枕-CN201420872289.1有效
  • 张光临;张俊杰 - 张光临
  • 2014-12-29 - 2016-02-24 - A47G9/1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低两用颈椎治疗保健枕,其包括:枕体,枕体中部设有凹坑,所述凹坑前沿设颈椎仰卧承托面,凹坑后沿设矫正颈椎强直承托面。它的凹坑完全与颈椎贴合使颈椎的变形部位在人员休眠时进行复位,使受压迫的神经和颈部肌群得到了有效的放松,恢复颈部骨骼原有生理姿态,对预防和治疗不同类型的颈椎疾病有良好的效果,且用户可以长期使用不存在副作用。
  • 高低两用颈椎治疗保健
  • [实用新型]一种通用多功能颈椎病防治枕-CN201520075195.6有效
  • 张光临 - 张光临
  • 2015-02-03 - 2015-07-15 - A47G9/1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用多功能颈椎病防治枕,包括枕头本体,所述枕头本体包括设置在中间向下凹陷的后脑勺承托面、左右两侧凸起的面部承托面、前后两侧的颈椎承托面,所述后脑勺承托面与面部承托面之间设有第一弧形过渡面,所述面部承托面包括第一面部承托面和第二面部承托面;所述颈椎承托面包括仰卧颈椎承托面和侧卧颈椎承托面,所述仰卧颈椎承托面包括第一仰卧颈椎承托面和第二仰卧颈椎承托面,所述侧卧颈椎承托面包括第一侧卧颈椎承托面、第二侧卧颈椎承托面、第三侧卧颈椎承托面、第四侧卧颈椎承托面。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集人体、枕体、床体三者为一体,形成了平行直线状态的完美结合,达到了人体平衡睡姿的完美体现。
  • 一种通用多功能颈椎病防治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