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19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DC/DC转换器和电器-CN201520439884.0有效
  • 雷龙;李进;郝占聚;钱强;宋泽琳;赵元明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2015-06-24 - 2016-02-24 - H02M3/335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DC/DC转换器和电器。该DC/DC转换器包括:输入滤波电路,用于对输入的直流进行滤波;逆变电路,连接在输入滤波电路的输出端,将直流转换为交流;导流电路,连接在逆变电路的输出端,对逆变电路输出的交流进行整流;倍压电路,连接在导流电路的输出端,调节DC/DC转换器的输出电压;输出滤波电路,连接在倍压电路的输出端,并对倍压电路的输出电压进行滤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DC/DC转换器,可以有效简化DC/DC转换器的电路结构,并降低DC/DC转换器的成本。
  • dc转换器电器
  • [发明专利]非隔离并网变换器、空调系统及变换器控制方法-CN201510443818.5在审
  • 宋泽琳;郭清风;张有林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2015-07-24 - 2015-12-23 - H02M7/79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隔离并网变换器、空调系统及变换器控制方法,属于高效并网变换器领域,为解决现有装置体积大等问题而设计。本发明非隔离并网变换器至少包括整流逆变单元,具有整流、逆变双向功能。本发明空调系统包括上述的非隔离并网变换器。本发明基于上述的非隔离并网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包括整流模式。本发明非隔离并网变换器采用双向AC/DC变换器来实现整流、PFC及并网功能,取消了隔离变压器、减少了器件数量,体积小。本发明空调系统体积小,能效更高。本发明非隔离并网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实现低漏电流、高进网电流质量,整流可以提高耐压等级,降低交流谐波电压、电流,提高功率因数。
  • 隔离并网变换器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家电的控制方法及系统-CN201510697289.1在审
  • 雷龙;李进;钱强;郝占聚;宋泽琳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2015-10-21 - 2015-12-16 - G05B15/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家电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由信息采集装置、云服务器和控制装置构成的控制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信息采集装置采集用户的脑电波信号;信息采集装置将采集的脑电波信号生成第一控制指令;信息采集装置将第一控制指令发送至云服务器;云服务器将接收到的第一控制指令发送至相应的智能家电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接收第一控制指令,并根据第一控制指令对智能家电进行控制。本发明能够使得对智能家电的控制更加的智能,更能提升用户的时尚、科技体验感。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智能家电的控制系统。
  • 一种智能家电控制方法系统
  • [实用新型]三相非隔离并网变换器及空调系统-CN201520531935.2有效
  • 宋泽琳;郭清风;张有林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2015-07-21 - 2015-11-25 - H02M7/797
  • 公开了一种三相非隔离并网变换器和一种空调系统。该三相非隔离并网变换器具有直流端和第一至第三交流端,包括:第一和第二电容,该第一和第二电容串联连接在该直流端和地之间;第一至第三电感,该第一至第三电感的第一端分别连接至该第一至第三交流端,第二端分别连接至第一至第三中间节点,其中第三节点是该第一和第二电容的中间节点;以及第一和第二开关,该第一和第二开关的第一端分别连接至第一和第二节点,第二端连接至该直流端,第三端连接至该地,第四端连接至该第三节点,其中,该第一和第二开关选择性地将第一端连接至第二至第四端之一。该空调系统选择性地采用来自电网、太阳能和蓄电池的电能为空调的压缩机供电。
  • 三相隔离并网变换器空调系统
  • [发明专利]三相非隔离并网变换器及空调系统-CN201510431176.7在审
  • 宋泽琳;郭清风;张有林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2015-07-21 - 2015-11-11 - H02M7/797
  • 公开了一种三相非隔离并网变换器和一种空调系统。该三相非隔离并网变换器具有直流端和第一至第三交流端,包括:第一和第二电容,该第一和第二电容串联连接在该直流端和地之间;第一至第三电感,该第一至第三电感的第一端分别连接至该第一至第三交流端,第二端分别连接至第一至第三中间节点,其中第三节点是该第一和第二电容的中间节点;以及第一和第二开关,该第一和第二开关的第一端分别连接至第一和第二节点,第二端连接至该直流端,第三端连接至该地,第四端连接至该第三节点,其中,该第一和第二开关选择性地将第一端连接至第二至第四端之一。该空调系统选择性地采用来自电网、太阳能和蓄电池的电能为空调的压缩机供电。
  • 三相隔离并网变换器空调系统
  • [实用新型]一种单相矩阵变频器-CN201520062146.9有效
  • 张有林;郭清风;米雪涛;宋泽琳;钱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2015-01-28 - 2015-10-28 - H02M5/293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单相矩阵变频器,包括:第一桥臂、第二桥臂、第三桥臂、第四桥臂、第五桥臂、第六桥臂;其中,第一桥臂的第一端与第三桥臂的第一端以及第五桥臂的第一端相连,并连接于单相交流电源的第一端,第一桥臂的第二端与第二桥臂的第一端及空调压缩机的第一端相连;第三桥臂的第二端与第四桥臂的第一端及空调压缩机的第二端相连;第五桥臂的第二端与第六桥臂的第一端及空调压缩机的第三端相连;第二桥臂的第二端与第四桥臂的第二端以及第六桥臂的第二端相连,并连接于单相交流电源的第二端。该系统采用交-交变换,杜绝了直流环节所带来的谐波污染及无功功率,提高了功率密度。
  • 一种单相矩阵变频器
  • [实用新型]一种三相矩阵变频器和空调系统-CN201520062206.7有效
  • 张有林;郭清风;米雪涛;宋泽琳;钱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2015-01-28 - 2015-10-07 - H02M5/293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三相变频器和空调系统,包括:控制电路模块、矩阵变换主电路模块以及驱动电路模块;所述控制电路模块用于接收复位信号及三相电流方向检测信号,产生18路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所述驱动电路模块与所述控制电路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并进行放大;所述矩阵变换主电路模块与所述驱动电路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放大后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输出调幅、调频的电压和电流;取消了传统变频器的整流器件以及储能器件和智能功率模块逆变环节,降低了无功功率和谐波污染,提高了功率密度。
  • 一种三相矩阵变频器空调系统
  • [实用新型]同步电机的控制系统-CN201320701574.2有效
  • 张有林;郭清风;米雪涛;钱强;宋泽琳;许敏;程海松;许纹倚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2013-11-07 - 2014-05-07 - H02P21/1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步电机的控制系统。其中,该控制系统包括:获取装置,用于获取同步电机的dq轴的电流分量和同步电机的转速;内模控制器,与获取装置连接,用于使用内模控制模型根据电流分量和转速确定dq轴的电压分量;计算器,与内模控制器连接,用于根据电压分量、电流分量以及转速计算同步电机实时运行的电机参数;反馈控制器,连接于计算器与内模控制器之间,用于使用电机参数更新内模控制模型,重新确定电压分量得到更新电压分量;电机控制器,与内模控制器连接,用于控制同步电机。通过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永磁同步电机矢量的控制随电机参数变化而效果变差的问题,实现了准确高效地对同步电机进行矢量控制的效果。
  • 同步电机控制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可视化生物传感器件及其制备方法-CN201310626273.2无效
  • 吴春霞;宋泽琳;张双鸽;罗俊岗;方雯雯;陈智梁 - 江苏大学
  • 2013-12-02 - 2014-03-05 - G01N21/6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视化生物传感器件及其制备方法,融合石墨烯量子点多色荧光的优良光电特性及其生物学方面的优点,采用湿化学方法制备出不同尺寸和不同发光颜色的石墨烯量子点样品,充分考虑石墨烯量子点的表面与边缘的化学特性及后续生物分子的组装,选择适当的化学基团对GQD表面及边缘功能化处理,在不同荧光石墨烯量子点分别组装不同生物分子构建生物传感器。生物分子对GQD荧光具有不同的影响,光谱强度、峰值位置等特征参数与生物分子浓度、种类之间存在定量关联,在此基础上直接进行可视化分子探测,可应用于生物医学检测和分析,为疾病诊疗提供更准确的参考;且便于检测多种生物分子。
  • 一种可视化生物传感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紫外探测器件的制备方法-CN201310383468.9有效
  • 吴春霞;张双鸽;周明;宋泽琳 - 江苏大学
  • 2013-08-29 - 2013-12-11 - H01L31/18
  • 本发明属于光电探测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利用多尺寸氧化锌量子点在多层石墨烯中梯度组装构建紫外探测器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融合了ZnO量子点与石墨烯的结构与性能优势,以胶体化学法为基本手段,获得带隙在近紫外到深紫外区的不同尺寸的ZnO量子点,采用湿化学方法,制备单层氧化石墨烯,然后对其表面进行羧基功能基团修饰,以适合在其表面组装单一尺寸的ZnO量子点,再以不同尺寸的ZnO量子点(QD)作为紫外响应的活性物质,构建多层三明治式结构。选择金、铂或ITO等作为电极材料,设计平面分布的条状或叉指状电极结构,构建紫外探测器件,实现从近紫外到深紫外的带间吸收响应。
  • 一种紫外探测器件制备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