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17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一体化脱氮除磷电解装置-CN201020540925.2无效
  • 尚晓;杨宇栋;高建文;王欣泽;孔海南 - 上海交通大学
  • 2010-09-26 - 2011-05-04 - C02F1/461
  • 一种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的一体化脱氮除磷电解装置,包括:电解槽、pH值电极交换电源、曝气管、电导率加药箱、电导率电极探头、加药控制面板、pH值电极探头、网状金属合金电极对、支架和空气压缩机,本实用新型整合两个反应过程中所需电极材料和pH值运行条件,通过间歇调换电极极性和增设曝气装置,实现电解脱氮和电解除磷过程在同一个电解槽内高效完成,反应过程中无需添加酸碱调节剂即能保持反应的高效进行;过程中增设的曝气管,增强了氮磷去除率,且反应电耗得到有效下降。
  • 一体化电解装置
  • [发明专利]直管间壁式换热器-CN201010533885.3无效
  • 申哲民;孔海南;董宇;马晶;刘婷婷 - 上海交通大学
  • 2010-11-07 - 2011-02-16 - F28D7/10
  • 一种石油生产技术领域的直管间壁式换热器,包括:内管、外壳、刺孔翅片、进气孔和出气孔,内管与外壳同轴设置且内外套接,刺孔翅片置于内管与外壳之间的环形空间内并将环形空间分别分隔成若干个通道,进气孔和出气孔分别固定在外壳的外壁上。刺孔翅片为圆形结构,该刺孔翅片上设有6~8个通气孔。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单位体积传热面积大、换热效率高、传热性能好、流动阻力小的优点,可处理粘度系数较大的流体,并可提供不同流量和温度的热工质。由于是直管型,清理方便。它解决了用钢材料多、换热效果差的问题;解决了由于提高换热性能而造成的结构紧凑、结构复杂、制造工艺要求高、运检费用大等不利缺点。
  • 间壁换热器
  • [发明专利]利用富营养化藻渣无害化铬渣的处理方法-CN201010252358.5无效
  • 张大磊;董阳;孔海南;李春杰;何圣兵;巫娟 - 上海交通大学
  • 2010-08-13 - 2010-12-01 - A62D3/37
  • 一种环境保护技术领域铬渣的利用富营养化藻渣无害化铬渣的处理方法。利用藻渣作为添加剂,将铬渣与藻渣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送入外热式回转炉干燥,然后送入内热式热解炉进行热解反应,内热式热解炉中的高温热还原气体从还原燃烧炉引入,还原处理后的热解产品经冷却后排放。内热式热解炉的尾气经稀释槽与空气混合后,进入外热式回转炉用以间接干燥底泥与铬渣的混合物。本发明工艺流程简单,投资成本低,添加剂原料易得,且反应效果令人满意,在解毒铬渣的同时,又有效地实现了湖泊富营养化产生的价值的最优化利用。
  • 利用富营养化无害化处理方法
  • [实用新型]超临界水氧化装置-CN200920315890.X无效
  • 申哲民;叶春;孔海南;倪永斌;张石磊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2009-11-26 - 2010-08-04 - C02F1/72
  • 一种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的超临界水氧化装置,包括:反应釜、中心管、沉淀室、控制阀、储泥仓、排泥阀和排水阀,其中:反应釜的出口与中心管的上端相连接,中心管的下端固定设置于沉淀室内,排水阀设置于沉淀室的侧面,控制阀的入口与沉淀室的出口相连接,控制阀的出口与储泥仓相连接,排泥阀设置于储泥仓的出口。本实用新型可以将超临界水热反应产生的泥浆可以从底部分离排出,设备不易造成设备堵塞,可连续处理高固体含量流体。
  • 临界氧化装置
  • [发明专利]同时处理源分离尿液与烟气的方法和系统-CN201010115253.5无效
  • 郑向勇;孔海南;张业建;叶海仁;严立 - 温州大学
  • 2010-02-25 - 2010-06-16 - B01D53/7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处理源分离尿液与烟气的方法,包括1、将分散的尿液通过尿液收集管道网络收集输送到处理工厂;2、在处理工厂内对收集的尿液进行处理,将其中的尿液与粪便和生活污水分离;3、将收集的源分离尿液进行去处药物残留体、激素、臭味物质、蛋白质、易沉淀物质处理的预处理;4、加入高浓度氨水调整浓度;5、通过尿液输送管道网络将调整好浓度的源分离尿液输送到需要进行有害烟气处理的废气排放场所,并将源分离尿液输入烟气净化装置对烟气中的酸性气体进行净化,反应后产生氨盐,然后将生成的氨盐溶液进行蒸发结晶处理;6、最后通过添加植物营养物质混合得到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复合肥料。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污水处理网络,能够有效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并且能够产生较好的附加经济价值,有利于环保处理的低成本、高效率运行。还提供了实施上述方法的系统。
  • 同时处理分离尿液烟气方法系统
  • [发明专利]能够加快疏浚底泥脱水干化过程的堆场构建方法-CN200910198306.1无效
  • 何圣兵;陈雪初;孔海南;张小璐 - 上海交通大学
  • 2009-11-05 - 2010-05-12 - E02D3/10
  •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加快疏浚底泥脱水干化过程的堆场构建方法,底泥堆场一侧设置排水口,排水口上侧与堆场顶部平齐,堆场底部间隔设置平行排水沟,沟中敷设排水管并以一定的坡度坡向排水口,排水管的外围放置渗水砾石以避免排水管堵塞;排水管中间设置竖向导管经堆场顶面的汇总管道连通外部真空系统。疏浚底泥进入堆场后,污泥沉积在底部,澄清水则从排水口溢出。此后的底泥脱水干化过程中,分离出来的游离水分通过沉淀污泥层流入底部排水沟,再流经砾石,进入排水管,经排水管收集后排出堆场。外部真空系统将排水管抽吸至负压状态,从而增加堆场底泥的排水水头,加速底泥中水分的脱除。本发明能够加快堆场中底泥的干化过程,缩短堆场的占用周期。
  • 能够加快疏浚脱水过程堆场构建方法
  • [发明专利]一体化电解脱氮除磷废水处理方法-CN200910050788.6无效
  • 尚晓;欧阳超;王欣泽;彭亢晋;孔海南 - 上海交通大学
  • 2009-05-07 - 2009-10-07 - C02F1/461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化电解脱氮除磷废水处理方法,实现在同一个电解槽中去除废水中的氮、磷营养盐以及有机污染物。采用石墨和铁板作为电极,通过间歇调换电极极性,交替改变电解除磷和电解脱氮过程,从而去除废水中的氮、磷营养盐以及有机污染物。本发明根据电解除磷和电解脱氮过程中的电解时间、电流密度、pH值、污染物去除率等参数的变化特点进行优化整合,过程中无需添加药剂即可在短时间内高效去除废水中的氮、磷营养盐以及有机物,具有占地面积小、处理时间短、污染物去除效率高的特点。
  • 一体化解脱废水处理方法
  • [发明专利]治理富营养化水库水华的方法-CN200810207219.3无效
  • 孔海南;陈雪初;何圣兵;尚晓;黄莹莹;李春杰 - 上海交通大学
  • 2008-12-18 - 2009-06-17 - C02F1/30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理富营养化水库水华的方法,将水流隔板、生态浮岛、物理遮光、原位曝气技术相结合,利用水流隔板在取水口中分割出控光分离区和强化净化区,在控光分离区水面种植生态浮岛;在强化净化区的水表层设置物理遮光机构,水下配备原位管道曝气系统;源水流经水流隔板后进入控光分离区,在此区域内由于缺乏光照,有害藻类迅速浮聚于水表层,并被浮岛植物根系截留、捕集;进一步地,利用水流隔板将控光分离区处理后的源水引入强化净化区,在此区域内,利用物理遮光机构消除水下光照,同时利用原位管道曝气装置对水体实施曝气,促使水中的有害藻类逐渐消亡,最后经该强化净化区处理后的出水流入取水口,供给水厂所需。
  • 治理富营养化水库方法
  • [实用新型]微藻培养光生物反应器-CN200820057106.5无效
  • 王崇;孔海南;何圣兵;陈纬栋;鲁佳铭 - 上海交通大学
  • 2008-04-10 - 2009-05-27 - C12M1/36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藻培养光生物反应器,主要包括光源、光源发散筒、生物反应筒、放空斗、支柱和支撑底盘。光源安装在锥筒状光源发散筒的顶端,光源发散筒倒扣安装在圆筒状生物反应筒上端。生物反应筒中安装螺旋状加热管,反应筒内安装温度、碱度和盐度测定器,反应筒下端有放空斗,放空斗下部装有放空管和曝气管;三根支撑反应筒的支柱固定在支撑底盘上。反应器内壁涂有或者外壁覆盖镜面反光材料,保证光源发出的光均匀反射回反应筒内,提高光的利用效率;通过曝气可加强反应器内气体交换,促进反应液混和均匀;水热加热管可在低温季节维持反应温度稳定。本实用新型可提高微藻的产量和质量。
  • 培养生物反应器
  • [发明专利]有机污染河道原位处理装置-CN200810204017.3有效
  • 何圣兵;张美兰;张敏;张小璐;吴德意;孔海南 - 上海交通大学
  • 2008-12-04 - 2009-05-13 - C02F3/12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污染河道原位处理装置,属于环境工程河道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上下两层PVC圆管框架、PVC竖向圆管、PVC扁条、尼龙绳、半软性生物载体及曝气管。上层PVC圆管框架、下层PVC圆管框架通过PVC竖向圆管连接成为装置立体框架,在上下两层PVC圆管框架上各设置一排PVC扁条,上下两排对应的PVC扁条之间连接有尼龙绳,尼龙绳上挂有半软性生物载体,在下层PVC圆管框架上布设曝气管,曝气管的管道上开设气孔,方向向下,曝气管连接到外部气源。本发明能在净化污染水体的同时,降低河道中污染底泥中有机质含量,缓解或消除河道黑臭现象,装置加工简易,安装方便。
  • 有机污染河道原位处理装置
  • [发明专利]制浆造纸厂污泥制备活性炭的方法-CN200810073854.7无效
  • 王景全;孙全民;胡湛波;张大磊;刘世锋;孔海南 - 广西大学
  • 2008-10-21 - 2009-03-25 - C01B31/08
  • 本发明的制浆造纸厂污泥制备活性炭的方法,将污泥干燥并粉碎筛选后,用氯化锌或硫酸或磷酸的溶液浸渍,干燥;处理后的污泥放入热解炉中,在缺氧状态下升温至400~700℃进行活化10~90min,升温速率为10~40℃/min;活化产物经冷却后,用HCl和/或NaOH溶液浸渍,蒸馏水漂洗、干燥即得到活性炭。本发明的方法工艺流程简单,能耗低,污染少,成本低,活性炭的中孔和微孔分布较宽、孔容较大,在污水处理方面表现出良好吸附性能,为制浆造纸厂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一条可供选择的新途径。
  • 造纸厂污泥制备活性炭方法
  • [发明专利]疏浚底泥两段式混合反应脱臭脱水方法-CN200810201257.8有效
  • 何圣兵;孔海南;张小璐;张美兰;陈雪初;吴德意 - 上海交通大学
  • 2008-10-16 - 2009-03-11 - C02F11/12
  • 本发明涉及一种疏浚底泥两段式混合反应脱臭脱水方法,将河湖疏浚底泥与氧化剂、吸附剂分别在两段管式混合单元中进行高效混合,并在混合单元后面连接的密闭反应直管中流动反应一段时间后,进入底泥堆场中脱水干化。混合单元采用中间大口径直管通过异径管连接两端小口径直管的结构,通过管径的突然变大和缩小,引起流体边界层分离而产生大量的旋涡,从而使得疏浚底泥与氧化剂、吸附剂在混合单元中充分混合,并在后续的反应直管中流动反应,完成对疏浚底泥中臭味物质的氧化分解,以及对底泥中氨氮、硫化氢、甲硫醇和挥发性有机物的吸附。经本发明处理后进入外界环境中的疏浚底泥臭味基本消失,不会对大气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 疏浚底泥两段式混合反应脱臭脱水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