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12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用于城镇和小区的排水系统-CN200910104452.3有效
  • 姜文超;周健;何强;龙腾锐;吕念南;杨政成;饶碧华 - 重庆大学
  • 2009-07-27 - 2010-03-10 - E03F1/00
  •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用于城镇和小区的排水系统,其至少由一种同线分流式双层排水管渠或普通的排水管渠与雨水、污水复合双层检查井连接构成。该系统可根据需要在排水系统上设置截流式雨水、污水复合双层排水检查井,以实现初期地面径流截流入污水管渠,并输送至污水处理厂得到处理,也可根据方向转折、坡度改变、接口变更、管渠交汇、直线管渠上每隔一定的距离检修以及其他特种用途的需要,设置非截留式雨水、污水复合双层排水检查井。该排水系统可以在同一管线实现雨水、污水分层单独输送和排放,具有管线简单、检查井数量少、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低、可经济有效地降低初雨径流污染效应且无雨污合流溢流水污染等特点。
  • 用于城镇小区排水系统
  • [发明专利]雨水、污水复合双层排水检查井-CN200910104453.8有效
  • 姜文超;周健;何强;吕念南;杨政成;饶碧华 - 重庆大学
  • 2009-07-27 - 2010-01-20 - E03F5/02
  • 本发明提出一种排水系统用雨水、污水复合双层排水检查井,所述检查井内设可启闭的中间活动夹层将其分为上下两层,其中上层用于连接雨水管渠并允许雨水通过,下层用于连接污水管渠并允许污水通过,且在中间活动夹层上设有通气管连接上下两层实现下层的正常通气和安全运行。进一步,在中间活动夹层上还可设置截流结构,可将小流量的降雨径流或道路浇洒径流截流到下层并接入污水管渠,实现截流初期雨水径流的功能。本检查井可在单一检查井中实现雨水、污水管渠的连接,实现初期降雨径流的截流和有效控制,大幅度削减初期雨水污染效应,并大大减少系统中的检查井数量,节省占地,造价和运行维护费用低,且无溢流水污染。
  • 雨水污水复合双层排水检查井
  • [实用新型]除藻型过滤器-CN200820238480.5无效
  • 张智;姜文超;向平;范功端;阳春;林艳 - 重庆大学
  • 2008-12-26 - 2009-10-21 - B01D29/35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除藻型过滤器,壳体的上部侧壁设有由出水阀门控制的出水管,壳体的底部设有排泥阀;所述壳体内腔为集水室,集水室内设有并行的微滤管;各微滤管的底部分别连接穿过壳体的进水管,各进水管与进水总管连通并由进水总阀控制,各进水管管路上还设有进水阀;各微滤管的顶部分别连接穿过壳体的废水管,各废水管与废水总管连通并由废水管总阀控制;各废水管管路上还设有排污阀;集水室上部还设有超声波换能器。它利用微滤管和超声波换能器的共同作用来清除水中的藻类,具有除藻效率高、清洗方便、投资较少的特点,而且不需要外电即可实现反冲洗功能。尤其适合于民用水及工业用水的水处理之用。
  • 过滤器
  • [实用新型]用于给水工程的防堵除沙取水头部-CN200820238478.8无效
  • 张智;范功端;向平;姜文超;阳春;林艳 - 重庆大学
  • 2008-12-26 - 2009-09-23 - F04D29/7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给水工程的防堵除沙取水头部,包括圆筒形格网、集水筒和连接于集水筒底部的出水管,所述圆筒形格网上部设有锥型上盖;锥型上盖与圆筒形格网、集水筒同轴而设,所述集水筒设于锥型上盖内,其上端与锥型上盖的内壁相连;集水筒的外侧轴向套设有相互平行并大小相同的多层环形斜板,所述环形斜板的上端与集水筒外壁相连。所述环形斜板下端与圆筒形格网之间留有5~10cm的间隙,间隙下端留有排沙口;所述两层环形斜板之间的板间距小于3cm,环型斜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有效防止漂浮物堵塞取水头部;还能够起到有效除沙的作用;节约排沙排泥所耗电能,减轻水泵叶轮磨损,节约基建投资,同时可使水质得到保证。
  • 用于给水工程取水头部
  • [实用新型]用于污水处理的生物膜反应设备-CN200820100500.2无效
  • 周健;姜文超;张智;钟于涛;郭蔚华;王夏敏;柴宏祥 - 重庆大学
  • 2008-11-10 - 2009-09-23 - C02F3/3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生物膜反应设备,池体内竖向设置N块隔板,将池体分隔为N+1级串联的反应池,各相邻反应池依次下部和上部相间连通;其中,前N-1级采用厌氧好氧交替运行,各池内设半软性组合填料,第N级为好氧反应区,内设半软性组合填料,第N+1级为过滤沉淀区;所述进水管设于池体的上方分别与前N-1级反应池的进水口连通,采取分点供水;出水管由第N+1级反应池的上部接出;在所述前N级反应池底部布置水下曝气装置,第N+1级反应池底部布置反冲洗管,各池底部均设有排泥管。本处理设备具有耐冲击负荷能力强,处理效能高,运行能耗低,剩余污泥量少,工艺简短、占地少、投资低、管理方便等优点。
  • 用于污水处理生物膜反应设备
  • [发明专利]一种开式地表水源热泵取水水处理系统-CN200810237261.X有效
  • 张智;向平;姜文超;范功端;阳春;林艳 - 重庆大学
  • 2008-12-26 - 2009-07-08 - B01D36/00
  • 本发明提供一种开式地表水源热泵取水水处理系统,包括取水系统和与之串联的过滤系统;所述取水部系统由取水头部A、取水头部B、取水泵a、取水泵b、以及管路和阀门组成,取水头部A的管路和取水头部B的管路并联而设;过滤系统由至少两条并列的过滤管路构成;过滤系统的输出端与热泵机组Z相连。它不仅能够有效避免漂浮物堵塞取水头部,还能够起到有效除沙除藻的作用,从而防止漂浮物和泥沙等杂质对热泵系统通道的堵塞和冲蚀;以及防止藻类等物质在热泵系统管壁形成生物粘泥。该系统取水头部的反冲洗通过连接取水头部和取水水泵的管路上的阀门来控制,不需另设反冲洗系统;过滤器反冲洗不需另设反冲洗系统,通过过滤器进出水阀门控制,实现过滤器的反冲洗过程。它不仅能节约排沙排泥用水所耗电能,节约基建和运行费用;而且还能大大地减轻热泵系统管道的堵塞、冲蚀和结垢现象,提高开式地表水源热泵系统的热交换效率。
  • 一种地表水源取水水处理系统
  • [发明专利]有毒有害物急性毒性藻红外测试方法-CN200810069288.2有效
  • 郭蔚华;张智;姜文超;林艳;曾晓岚;阳春 - 重庆大学
  • 2008-01-23 - 2008-07-16 - C12Q1/06
  •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毒有害物急性毒性藻红外测试方法,采用叶绿素a含量≥4.0mg·L-1的敏感藻液和便携式红外测温仪的毒性测试要素,通过选定测试样品的处理和浓度设计,进行对照毒性测试,通过响应温差、响应时间所用不同样品稀释浓度测试时最先出现温度响应的样品稀释浓度及加入量来确定敏感藻对样品的响应剂量、最低响应浓度,确定样品毒性大小。本发明方法灵敏度达到发光细菌法的灵敏度,其平均测试时间与发光细菌法的平均测试时间相近,有毒有害物急性毒性藻红外测试法的测试效果与发光细菌法的测试效果相同。具有测试方便、成本低、专一性强、可现场测试等特点。
  • 有毒有害物急性毒性红外测试方法
  • [发明专利]有毒有害物急性毒性响应的敏感藻确定方法-CN200810069289.7无效
  • 张智;郭蔚华;林艳;曾晓岚;阳春;姜文超 - 重庆大学
  • 2008-01-23 - 2008-07-16 - C12Q1/06
  •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毒有害物急性毒性响应迅速敏感藻的确定方法,包括选择对水环境污染敏感、容易分离培养的藻类作为筛选对象;采用叶绿素a含量≥4.0mg·L-1藻类;以便携式红外测温仪为测试仪器;设计有毒有害物供试药品,配制成10g·L-1稀释液备用;经过毒性响应测试,用所有测试时间中的最大平均温差值来确定供试藻对毒物毒性的响应和对毒物种类、种数的响应;根据毒性响应测试中供试藻对毒物毒性响应的最大平均温差值、对应的响应时间以及对毒物种类、种数响应的情况等因素确定的敏感藻。可以确定对有毒有害物急性毒性具有敏感性的敏感藻,加之敏感藻的取材广泛,分离、培养、保存容易,所需成本低;同时,所选的敏感藻对有毒有害物具有针对性,因此用于藻红外测试技术,并保证该技术测试效果的稳定性。
  • 有毒有害物急性毒性响应敏感确定方法
  • [发明专利]分点进水多级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设备-CN200710092824.6无效
  • 周健;姜文超;张智;钟于涛;郭蔚华;王夏敏;柴宏祥 - 重庆大学
  • 2007-10-09 - 2008-05-07 - C02F3/30
  • 本发明公开一种分点进水多级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设备,池体内竖向设置N块隔板,将池体分隔为N+1级串联的反应池,各相邻反应池依次下部和上部相间连通;其中,前N-1级采用厌氧好氧交替运行,各池内设半软性组合填料,第N级为好氧反应区,内设半软性组合填料,第N+1级为过滤沉淀区;所述进水管设于池体的上方分别与前N-1级反应池的进水口连通,采取分点供水;出水管由第N+1级反应池的上部接出;在所述前N级反应池底部布置水下曝气装置,第N+1级反应池底部布置反冲洗管,各池底部均设有排泥管。本处理设备具有耐冲击负荷能力强,处理效能高,运行能耗低,剩余污泥量少,工艺简短、占地少、投资低、管理方便等优点。
  • 分点进水多级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设备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