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402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病毒噬斑图像的自动噬斑测定方法-CN201410021069.2有效
  • 宋志坚;史勇红;叶荣;王子龙;刘红 - 复旦大学
  • 2014-01-17 - 2018-02-27 - G06T5/00
  • 本发明属医学图像处理及应用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病毒噬斑直径的自动分析方法。本方法包括首先依据所得噬斑图像的四角区域亮度数据修正原始图像光照不均匀性,得到增强后图像;然后通过在增强后图像上手工少量标记点对噬斑和背景取样,对增强后图像进行图像色彩空间上的多线性回归预测;以回归结果将图像按像素分类为二值图像;对二值图像采取形态学闭运算平滑后,通过对连通区域的面积等属性计数和统计,实现噬斑图像自动分析。本方法操作简单,高效快速,测定精度类似于专家手工测量的结果,处理一张噬斑培养皿图像的时间不大于20秒。能有效提高实验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 一种基于病毒图像自动测定方法
  • [发明专利]氢燃料备用电源监控系统及方法-CN201410116604.2有效
  • 李然;李海;刘旭;王璐;叶荣;刘宝昌;郑义 - 北京碧空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4-03-26 - 2018-02-23 - G05B19/418
  • 本发明公开一种氢燃料备用电源监控系统,在机柜中设置氢燃料备用电源、门禁传感器、水浸传感器、氢气浓度传感器,分别采集氢燃料备用电源的故障信息、机柜门的开关信息、机柜内的水浸信息、机柜内氢气的泄露信息并通过干接点将信息通过输入模块传递至微处理器的I/O口;在机柜中设置智能电表监测氢燃料备用电源的输出电流、输出电压及输出功率信息,通过输入模块及转换器将信息传递至微处理器的I/O口;设置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通过输入模块及转换器将信息传递至微处理器的I/O口;微处理器根据其I/O口电平状态进行数据整合、故障判断,并将结果上传至动环系统上位机,若出现故障,则发送短信报警。同时,该系统还具有存储模块,存储历史数据。
  • 燃料备用电源监控系统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可视车辆防擦碰装置及车辆-CN201720721545.0有效
  • 叶荣;谭航;冯强;程强强;任运钦 - 成都师范学院
  • 2017-06-20 - 2018-02-09 - B60Q9/00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电子产品领域,提供了一种可视车辆防擦碰装置,包括稳压电源、控制电路、单片机、测距传感器以及一字线激光发射器,稳压电源与控制电路连接,单片机、测距传感器以及一字线激光发射器均与控制电路连接,测距传感器和一字线激光发射器均与单片机连接。当测距传感器探测到车身前方的车辆、行人或障碍物小于设定的安全距离时,发送信号至单片机,单片机控制一字线激光发射器发射一字线激光。该可视车辆防擦碰装置能够直观给驾驶员反映出车身前方的车辆、行人或障碍物与车身的距离,减小擦碰事故的发生。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安装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视车辆防擦碰装置,其安全性能好。
  • 一种可视车辆防擦碰装置
  • [外观设计]耳坠(鹏之羽)-CN201730352916.8有效
  • 姚铮;吕闯;叶荣 - 辽宁工业大学
  • 2017-08-04 - 2017-12-22 - 11-01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耳坠(鹏之羽)。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佩戴和装饰。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该外观设计的外部形状。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5.省略视图其他视图无设计要点,故省略。
  • 耳坠
  • [实用新型]激光脉冲整形装置及激光脉冲整形系统-CN201720133213.0有效
  • 叶荣;吴显云;谭航;侯建友 - 成都师范学院
  • 2017-02-14 - 2017-09-22 - G02F1/03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激光脉冲整形装置及激光脉冲整形系统。激光脉冲整形装置包括分束器、第一偏振器、第二偏振器、电光晶体、光电探测器以及脉冲电源,飞秒激光展宽形成的宽带啁啾脉冲经由分束器后分成第一路脉冲信号和第二路脉冲信号,第二路脉冲信号通过光电探测器,光电探测器、脉冲电源以及电光晶体依次电性连接。激光脉冲整形装置及激光脉冲整形系统不涉及非线性光学效应,光路调整简单、成本低廉,可以得到任意波形的啁啾脉冲或飞秒激光脉冲。
  • 激光脉冲整形装置系统
  • [实用新型]一种电子产品保护壳-CN201720212833.3有效
  • 冯强;郭燕宁;叶荣;吴显云;杨果仁 - 成都师范学院
  • 2017-03-06 - 2017-09-01 - H04R1/02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产品保护壳,属于电子产品配套设备领域。该电子产品保护壳用于容纳电子产品,包括基体和调音组件,基体用于夹持电子产品,调音组件与基体相连,调音组件可围成空腔。调音组件的结构可以为多块调音壁或伸缩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产品保护壳利用了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的相互干涉、反射、衍射等原理,从而无需连接外部耗电设备,即可实现扩音和增强声音的立体感,具有携带方便、节能的优点。
  • 一种电子产品保护
  • [发明专利]一种可视车辆防擦碰装置及车辆-CN201710470184.1在审
  • 叶荣;谭航;冯强;程强强;任运钦 - 成都师范学院
  • 2017-06-20 - 2017-08-29 - B60Q9/00
  • 本发明涉及光电子产品领域,提供了一种可视车辆防擦碰装置,包括稳压电源、控制电路、单片机、测距传感器以及一字线激光发射器,稳压电源与控制电路连接,单片机、测距传感器以及一字线激光发射器均与控制电路连接,测距传感器和一字线激光发射器均与单片机连接。当测距传感器探测到车身前方的车辆、行人或障碍物小于设定的安全距离时,发送信号至单片机,单片机控制一字线激光发射器发射一字线激光。该可视车辆防擦碰装置能够直观给驾驶员反映出车身前方的车辆、行人或障碍物与车身的距离,减小擦碰事故的发生。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安装有本发明提供的可视车辆防擦碰装置,其安全性能好。
  • 一种可视车辆防擦碰装置
  • [实用新型]简易预防近视装置及设备-CN201621314501.8有效
  • 谭航;叶荣;侯建友;向清松 - 成都师范学院
  • 2016-12-01 - 2017-08-04 - G08B21/24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简易预防近视装置及设备,涉及电子产品领域。简易预防近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人体红外感应器、第一继电器、单片机及与单片机连接的第二人体红外感应器、第二继电器,第二继电器连接报警器,当第一人体红外感应器感应到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后才触发第一继电器导通单片机及与单片机连接的元件,第一人体红外感应器未感应到人体发出的红外线时只有第一人体红外感应器处于运行,节省能源;导通后第二人体红外感应器根据是否感应到人体头部发出的红外线发送相应的信号至单片机,控制报警器的振动与停止,提示用户纠正眼睛与桌面的距离,能有效预防近视;简易预防近视设备中可通过调整两个人体红外感应器之间的角度,适应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
  • 简易预防近视装置设备
  • [实用新型]预防近视装置及预防近视设备-CN201621197555.0有效
  • 叶荣;谭航;侯建友;向清松 - 成都师范学院
  • 2016-11-07 - 2017-07-14 - G08B21/24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防近视装置及预防近视设备,涉及电子产品领域。预防近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红外对管、第一继电器、单片机及与单片机连接的第二红外对管和第二继电器,第二继电器连接电机,当第一红外对管发出的第一红外线被人体反射后才触发第一继电器导通单片机及与单片机连接的元件,第一红外对管发出的第一红外线未被人体反射时只有第一红外对管处于运行,节省能源;导通后第二红外对管根据发射的第二红外线是否被用户头部反射发送相应的信号至单片机,单片机通过第二继电器控制电机的振动与停止,提示用户纠正眼睛与桌面的距离,能有效预防近视;且以振动的方式提示用户,不会影响他人;预防近视设备中采用光电池供电,节省能源。
  • 预防近视装置设备
  • [实用新型]用于收集地下土壤气体中纳米级微粒的装置-CN201621256475.8有效
  • 叶荣;王晓佳;鲁美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2016-11-23 - 2017-05-17 - G01Q30/20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收集地下土壤气体中纳米级微粒的装置,包括A组件和B组件,A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气管、第一中空套筒、第二中空套筒和第二气管,第二中空套筒的中空部分为阶梯孔;B组件设置在第二中空套筒中,B组件包括第三中空套筒和第四中空套筒,第三中空套筒的第一端用于与第一中空套筒相抵接,第三中空套筒的第二端嵌入第四中空套筒中,第四中空套筒的内壁处设有凸台,第一气管、第一中空套筒、第三中空套筒、第四中空套筒、第二中空套筒的至少一段阶梯孔以及第二气管依次串接形成过气通道。其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固定TEM观测载体,能有效捕集地气中的纳米微粒,并能将捕集到的纳米微粒直接置于透射电镜下进行观察。
  • 用于收集地下土壤气体纳米微粒装置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