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620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超级电容器的制造方法-CN201810963513.0有效
  • 张在磊;卢宪茂 - 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 2018-08-22 - 2022-07-08 - H01G11/8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级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骤:S1,提供高聚物、纳米材料、三维多孔结构材料以及固化剂;S2,利用所述纳米材料以及三维多孔结构材料制得第一复合材料;S3,按预设质量比混合所述高聚物与所述固化剂,并分别注入到第一复合材料和三维多孔结构材料中,得到第二复合材料以及第三复合材料;S4,去除所述第二复合材料以及所述第三复合材料中的所述三维多孔结构材料,得到三维多孔电极以及多孔高聚物隔膜;S5,封装所述三维多孔电极以及所述多孔高聚物隔膜;其中,所述三维多孔电极中的纳米材料同时作为所述超级电容器的集流体和活性物质。
  • 一种超级电容器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振动能量收集装置-CN202210395148.4在审
  • 张弛;亓有超;刘国旭;曾建华 - 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 2022-04-14 - 2022-07-05 - H02N2/18
  • 本发明提供一种振动能量收集装置,包括:第一摩擦纳米发电机、第二摩擦纳米发电机、整流桥以及电容,其中,所述整流桥连接在所述第一摩擦纳米发电机与所述电容之间,所述电容与所述第二摩擦纳米发电机相连接,在振动能量作用下所述第一摩擦纳米发电机产生的交流输出经所述整流桥后转化为直流输出,并为所述电容注入电荷,所述第二摩擦纳米发电机在所述振动能量作用下的工作会使得电荷在所述第二摩擦纳米发电机与所述电容之间穿梭。在环境宽频振动激励的作用下,使得其中的第一摩擦纳米发电机与第二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摩擦薄膜层与摩擦电极之间不断发生碰撞,产生非线性特征,使其可高效收集宽频带的振动能量,将环境中随机宽频带的振动能量转化为电能。
  • 振动能量收集装置
  • [实用新型]基于摩擦伏特效应的传感装置-CN202220285835.6有效
  • 王中林;朱来攀;罗雄心 - 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 2022-02-11 - 2022-07-01 - G01D5/242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摩擦伏特效应的传感装置,包括:第一摩擦部和第二摩擦部,其中,所述第一摩擦部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和摩擦层;第二摩擦部包括层叠设置的半导体层和第二电极层;第一摩擦部和第二摩擦部可以互相滑动摩擦,在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形成直流电流;所述直流电流与所述第一摩擦部和第二摩擦部之间的运动相关;其中,能够互相接触的摩擦层和半导体层的材料为费米能级不同的材料。在速度传感基础上还可以实现位移、拉力和摆动角度传感。本实用新型利用简单的器件结构实现了多种功能的实时高效传感。
  • 基于摩擦伏特效应传感装置
  • [发明专利]摩擦纳米发电海绵、自驱动传感器和智能鞋垫-CN202010435503.7有效
  • 吴治峄;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 2020-05-21 - 2022-06-24 - H02N1/04
  • 本发明提供一种摩擦纳米发电海绵,包括海绵层与柔性导电层,并且在海绵层与柔性导电层的交界面所述柔性导电层对所述海绵层的孔隙产生局部包裹;其中,所述海绵层与柔性导电层层叠设置,或者所述柔性导电层嵌入海绵层的内部。当外力作用使所述摩擦纳米发电海绵发生形变时,或者海绵表面与外部物体接触分离过程中,所述摩擦纳米发电海绵的导电材料层通过负载接地或者其他导体在其间产生电信号。本发明的海绵将广泛使用的海绵材料作为基体,并配以柔性电极材料,高效地利用了海绵材料的成本低廉、佩戴舒适、融合方便以及机械性能优越等特点,不仅可用于进行高效能量收集,还可用于设计性能稳定易于集成的高性能的自驱动传感器。
  • 摩擦纳米发电海绵驱动传感器智能鞋垫
  • [发明专利]摩擦电效应调制的变焦液体透镜装置-CN202010055226.7有效
  • 张弛;房春龙;曹远志;姜冬冬 - 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 2020-01-17 - 2022-06-21 - G02B3/1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擦电效应调制的变焦液体透镜装置。该摩擦电效应调制的变焦液体透镜装置包括压源部及透镜部,压源部用于为透镜部供电,其中,压源部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以上第一摩擦件,及设置于第一摩擦件上的第二摩擦件,第二摩擦件能够在第一方向上移动并与第一摩擦件之间摩擦而产生摩擦电荷;透镜部包括内部具有容纳空间的透明的壳体,容纳空间内填充有能够作为透镜使用的液体,容纳空间的侧面上设置有透明的两个以上电极,两个以上电极与两个以上第一摩擦件对应电性连接,当第二摩擦件在第一方向上移动时容纳空间内的液体能够在两个以上电极的作用下改变形态。本发明的摩擦电效应调制的变焦液体透镜装置功耗小,安全性高。
  • 摩擦效应调制变焦液体透镜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发电方法及装置-CN202210188195.1在审
  • 吴治峄;周宇萱;王中林 - 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 2022-02-28 - 2022-05-31 - H02K7/1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电方法及装置,适用于新风系统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能量收集模块,能量收集模块包括定子和转子,定子和转子通过轴承和轴承杆连接,定子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筒状结构,转子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筒状结构和风叶,风叶用于带动转子在新风系统产生的弱风环境中以轴承杆为轴心转动;电能整合模块和储能模块将该能量收集模块产生的电能用于为监测控制模块供电。采用该设计,能够将新风系统的工作机组中冗余的风能转换为电能,并直接用于对新风系统的工作状态信息和/或弱风环境的环境信息进行监测控制,避免了监测控制模块通过外部电源供电,解决了外接电源可能造成的布线困难和用电安全的问题。
  • 一种发电方法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对象的外观探测系统、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CN202210190684.0在审
  • 王中林;唐伟 - 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 2022-02-28 - 2022-05-27 - G01S13/88
  • 本申请公开一种对象的外观探测系统、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属于雷达探测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反射板、雷达、电磁场探测器和计算设备,其中,反射板可对雷达发射的部分电磁波进行反射,雷达可接收反射板反射的第一电磁波和未被反射的第二电磁波探测到对象后的回波,电磁场探测器可测量第一电磁波和第二电磁波的回波干涉形成的磁场中不同位置处的磁场信息,然后,由计算设备读取电磁场探测器测量到的不同位置处的磁场信息,基于建立的磁场信息与电磁波透过率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各位置处的磁场信息对应的电磁波透过率,基于各位置对应的电磁波透过率,构建虚拟介质,模拟电磁波穿过虚拟介质时的衍射过程,得到对象的三维外观数据并输出。
  • 一种对象外观探测系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 [发明专利]深海能源收集装置及系统-CN202210154933.0在审
  • 李昕螈;王杰;徐国强;胡月晓 - 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 2022-02-21 - 2022-05-27 - F03B13/14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深海能源收集装置及系统。该深海能源收集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设置在第二壳体内。第一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间隔设置,第一壳体内设置有球体,球体能够在第一壳体内移动,球体用于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摩擦起电。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电源管理部,电源管理部连接有导线封装部,导线封装部包括多个导线,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源管理部连接。本申请的深海能源收集装置,可以有效地将波浪能转换为电能,并通过电源管理部将电能存储以供利用,装置输出效率较高,成本较低,可大规模应用于深海中,提升海洋能源的利用率。
  • 深海能源收集装置系统
  • [发明专利]气囊传感结构、传感器、佩戴感应装置和气囊式摩擦纳米发电机-CN202210081149.1在审
  • 陈翔宇;王杏灵 - 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 2022-01-24 - 2022-05-27 - G01V9/00
  • 本发明涉及能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气囊传感结构、传感器、佩戴感应装置和气囊式摩擦纳米发电机,气囊传感结构包括通过气流通道相互连通的储气室和气室以及设置在该气室中的感应组件,感应组件包括第一电极和与第一电极的相对面上设有介电材料涂层的第二电极,气室的上下两侧设有彼此相吸的软磁铁,软磁铁设置为使得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相互贴合;在储气室发生形变而容积减小时,储气室内的至少部分气体通过气流通道注入气室中,以使得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离形成感应电流。本发明解决了由于常规的摩擦纳米发电机受其自身发电的局限性,无法在水下进行适时有效的信息反馈,导致不能对水下的能源进行持续有效的收集以及传感数据的采集和监测问题。
  • 气囊传感结构传感器佩戴感应装置摩擦纳米发电机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