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向激振器无效
申请号: | 99253939.0 | 申请日: | 199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4138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10 |
发明(设计)人: | 贺利乐;段志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6B1/16 | 分类号: | B06B1/16 |
代理公司: | 陕西省高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秋梅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振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振动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需变更激振力方向的激振器。
目前在工程施工中,振动机械的用途越来越广,如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筑路、水利、农林、矿山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作为振动设备的心脏——激振器,它的结构及振动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应用在振动筛、振动输送机等振动设备上的激振器,无论是箱式的还是圆筒式的,其激振的方向都是单一的,无法调节振动方向,这就使得振动设备的用途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降低了工作效率和使用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方便调节激振方向、满足不同工况要求、提高振动设备的工作性能的变向激振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变向激振器,它主要包括三角皮带轮(1)、轴承(2、11)、主动轴(4)、主动齿轮(5)、从动齿轮(6)、从动轴(8)、偏心块(3、7、9)、箱体(10)、支座(12)等。箱体(10)的底部安装有支座(12),在箱体(10)的中部安装有主动轴(4)和从动轴(8)。该主动轴(4)上依次安装有三角皮带轮(1)、轴承(2)、偏心块(3)、主动齿轮(5);该从动轴(8)上依次安装有轴承(11)、偏心块(9、7)和从动齿轮(6)。其特点是在主动轴(4)上还安装有棘轮(15),该棘轮(15)外端沿中心线对称安装有棘爪(16),该棘爪(16)的齿面紧贴在主动齿(5)内腔的壁面上。两轴承(2、11)的外侧均设有轴承盖(20、21),该轴承盖上安装有刻度盘,该刻度盘上刻有表示激振方向角度的刻度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还可以这样实现:棘轮(15)通过键(18)安装在主动轴(4)上,棘爪(16)通过销(17)装配在棘轮(15)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还可以这样实现:箱体(10)的形状可以是长方体,也可以是圆柱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磨擦式棘轮机构既能传递主动轴的动力,又能利用其单向工作性能来调节激振方向。
2、激振方向的调节方法简单可靠,调节范围大,可在0~360°范围内调节。
3、激振方向可根据工作需要随时调整,因而增大振动设备的工作范围,提高其工作性能和工作效率。该实用新型可用在平板夯或振动滚压夯等一些压实设备上。该实用新型还可广泛应用于建筑、筑路、水利、农业、矿山等多个领域中。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同步啮合齿轮及棘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E—E剖视图。
图4是刻度盘示意图。
实施例: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三角皮带轮1、轴承2、偏心块3、主动轴4、主动齿轮5、从动齿轮6、偏心块7、从动轴8、偏心块9、轴承11、轴承盖20、轴承盖21、棘轮15、棘爪16、箱体10、支座12等构成。
箱体10的底部安装有支座12,箱体10的中部安装有主动轴4和从动轴8。主动轴4上依次安装有三角皮带轮1、轴承2、偏心块3、主动齿轮5、棘轮15;从动轴8上依次安装有轴承11、偏心块9、偏心块7、从动齿轮6。
参见图3,棘轮15紧贴主动齿轮5的内腔并通过键18安装在主动轴4上,在棘轮15的外端沿中心线通过销17对称安装有棘爪16,该棘爪16的齿面与主动齿轮5内腔的内圆面紧密接合。从动齿轮6通过键19安装在从动轴8上。箱体10表面设有安装孔14,该孔是用来与箱体盖连接时使用的。
该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如下:
激振器工作时,电动机通过三角皮带轮1带动主动轴4转动,同时带动偏心块3、棘轮15和棘爪16一起转动。棘轮15上的棘爪16依靠磨擦力的作用带动主动齿轮5也一起转动,通过主动齿轮5和从动齿轮6的啮合作用,使得从动轴8与主动轴4作同步反向旋转,而其上的偏心块3、偏心块7及偏心块9所产生的离心力的合力即为激振力,合力的方向即为激振方向。
使激振器产生垂直方向振动时,激振器的调节方法如下(参见图4):
(1)在停机状态下,转动主动轴4,使主动轴4上的偏心块3回到初始位置(偏心块3处于正下方),此时三角皮带轮1上的键13正好位于正下方,与轴承盖20上的刻度盘“0”刻度线对齐。
(2)保持主动轴4不动,用扳手反向转动从动轴8,使其上的偏心块7、偏心块9回到初始位置,即从动轴8端头上的“↓”与轴承盖21上的刻度盘“0”刻度线对齐。这样激振器工作时,就可产生垂直方向的激振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539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拉马的爪结构
- 下一篇:采暖系统平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