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缝纫机底纱供线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9240210.7 | 申请日: | 1999-1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4120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2-27 |
| 发明(设计)人: | 徐石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石渊 |
| 主分类号: | D05B63/00 | 分类号: | D05B6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褚竺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缝纫机 底纱供 线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缝纫机的机器部件,特别是一种下线的供线组件。
传统缝纫机的底纱供线装置是一种配设在机台内部的结构,如图1所示,底纱供线装置A的主要作用是在底纱针杆退针时预储底纱B在底纱针杆出针时将底纱B维持在一适当的张力值,以免因惯性而送出的底纱B过于松散而纠结,甚至绞入机台内部,造成故障。
传统缝纫机的底纱供线装置,大致包括有二个彼此保持有一间隙的导纱孔,底纱B是逐一的穿过二导纱孔而至底纱针杆;在二导纱孔之间横切该底纱B的横切面上,则设有一旋转运动的凸轮,藉凸轮面和底纱B的相切作用,而在适当的时机迫紧底纱B同时迫使底纱B挠曲出一段供喂给的底纱B,因此其中的底纱B是为不动者,其张力和储纱量完全是由旋转凸轮所控制;这种结构的凸轮是在机台的内部,而底纱B的供给路径也需经过机台的内部,而在污垢、棉絮的堆积、高速运转以及摩擦时拌线的种种因素影响下,将极易使底纱B被绞入机台内部,不但降低作业的效率,在排除故障时也需要拆开机台,因而在维修上将极为不便,且非专业技术将无法维修,也造成作业的停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缝纫机底纱供线装置(一),它可以避免底纱在狭小的机台内部发生绞线的机会,并能降低故障率,故障排除容易,易于维修、且降低设备成本。
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底纱供线装置是穿设在缝纫机概呈倒L的机台部上和缝纫机底座相连的一端,底纱供线装置的张力调整机构是外露在机台部外,其受缝纫机驱动机构连动的传动机构是外露在机台部的另一侧,在底纱针杆出针时可将底纱维持一适当的张力值。
其张力调整机构设有一凸轮,一导纱组配置在机台部外缘内侧,凸轮可在导纱组内作旋转运动。导纱组具有一座板,其上开设有一沟槽,在沟槽上设导纱座,导纱座延伸有凸耳,凸耳上导纱孔,近座板处设导纱块,导纱块延伸有导纱片,导纱片上设有一槽孔;传动机构设有一套设于传动轴的皮带轮,一皮带套设在皮带轮和缝纫机驱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底纱供线装置是配设在缝纫机的机台外部,而底纱的供给路径大部分是位于机台的可见外表,因此,可以避免底纱在狭小的机台内部发生绞线的机会,其中的调整机构是由缝纫机既有的驱动机构所驱动,因此不需变更该缝纫机的原始结构,只需增设该底纱供线装置,即可以提供一种低故障率、故障排除容易、易于维修,且低成本的底纱供线装置。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传统缝纫机底纱供线装置配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缝纫机底纱供线装置(一)轴测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2中传动轴、张力调整机构及传动机构轴测分解示意图(一)。
图4是图2中传动轴、张力调整机构及传动机构轴测分解示意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状态轴测示意图。
图6是图2中张力调整机构动作方式示意图(一)。
图7是图2中张力调整机构动作方式示意图(二)。
图8是图2中张力调整机构动作方式示意图(三)。
图9是图2中张力调整机构动作方式示意图(四)。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例示意图。
参照图2、3、4、5,缝纫机底纱供线装置(一)包括有一传动轴1,传动轴1的一端接设有一张力调整机构2,另一端则接设一传动机构3,底纱供线装置是穿设在缝纫机4概呈倒L的机台部41上和缝纫机底座42相连的一端,张力调整机构2是外露在机台部41外的一侧壳体44;传动机构3是受缝纫机4的驱动机构43所连动,且传动机构3也外露在机台部41的另一侧壳体4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石渊,未经徐石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402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组合斜楔减振装置
- 下一篇:用于将锡珠固定于晶片的辅助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