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的医疗用拆线剪刀无效
申请号: | 99239902.5 | 申请日: | 199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3915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8-16 |
发明(设计)人: | 吴定恭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定恭 |
主分类号: | A61B17/03 | 分类号: | A61B17/03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鲍良胜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医疗 拆线 剪刀 | ||
本实用新型改良的医疗用拆线剪刀涉及医疗器械,特指一种在其剪断伤口缝合线的同时,夹持断线端离开的医疗用拆线剪刀。
按一般常规手术拆线剪刀的结构是:在它的上刀片端固接一外套,外套与上刀片形成一夹槽,以供弧形刀刃进入,随行断线,并夹持断线端。但是,这种结构的夹槽很浅,刀刃一剪断线时,被夹持的线端很容易掉落,即卡掣线端不稳固。另外,它的夹持座的成型是冷作冲压成型,所以其弧形度比较难控制,如出现高低不一等,进而使弧形刀刃进入夹槽沟中的间隙距离无法恒定,这就无法百分之百的札实的卡掣断线端。更有甚者,弧形刀刃进入夹持座的夹槽中的弧度不大,它们的缺陷是:剪断缝合线时,线端被夹持的长度无法控制较长,可能是只有卡掣局部小部份的断线端,以致于线端掉落在刀刃外,因而无法有效稳固的控制每一次断线都被夹持的控制概率。另外,剪刀本体没有弹性的结构,在剪切缝合线时,上、下刀片体必须借助人手指的回复动作来打开上、下刀片体,在手指操作的情况下才能打开。
基于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医疗用拆线剪刀,使得在剪切缝合线时,可很札实的卡掣夹持断线端,以达到每一断线端都可确实的被夹持卡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改良的医疗用拆线剪刀,由上、下刀片体构成一剪刀本体,其中上刀片体端部是呈一凹弧勾,特点是:下刀片体的端部形成一长条状贯穿槽,凹弧勾可配合进入贯穿槽中,并使凹弧勾与贯穿槽的内槽壁面形成卡掣断线端的间隙。
为使凹弧勾更有效进入贯穿槽,本实用新型之贯穿槽内侧槽壁的内侧下方,设有一缺口,让凹弧勾有效进入贯穿槽中,外侧槽壁的下缘为下刃部,凹弧勾的上刃部可与内侧槽壁的下刃部相剪切,使之断线,断线的断线端被挤压卡掣进入间隙中。
为使上、下刀片体在完成剪切后呈自动打开状,本实用新型在上刀片体或下刀片体下方把手内侧壁面的适当位置,设置一体成型的弹片,使上、下刀片体做剪切动作时,具有复位的弹性。
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性在于:由于下刀片体前端形成一长条状贯穿槽,使凹弧勾得以较大幅度配合进入贯穿槽中,使得在剪断缝合线时,可很札实的卡掣夹持断线端,并使每一断线端都可确实的被夹持卡掣住;另外,由于在上、下刀片体之刀柄间设置了一弹性元件,使其剪切断线后,上、下刀片体能自动复原。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原理、功效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动作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平面动作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平面动作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夹持断线端的平面仰视图。
实施例:如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改良的医疗用拆线剪刀,由上刀片体20、下刀片体10构成一剪刀本体1,其中上刀片体20端部呈一凹弧勾22,特点是:下刀片体10的端部形成一长条状贯穿槽12,凹弧勾22可配合进入贯穿槽12中,使凹弧勾22与贯穿槽12的内槽壁面14,(见图6本实用新型的夹持断线端的平面仰视图所示)形成了卡掣断线端S1的间隙15;其中贯穿槽12的内侧槽壁121的内侧下方,设有一缺口122,以便让凹弧勾22有效进入贯穿槽12中,外侧槽壁124的下缘为下刃部123,凹弧勾22的上刃部23可与内侧槽壁121的下刃部123相剪切,使得缝合线S(见图5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平面动作图)以及断线端S1被挤压卡掣进入间隙24中(如图6所示)。其中在下刀片体10(或上刀片体20)下方把手18内侧壁面的适当位置,设有一体成型的弹片17,使上、下刀片体20、10做剪切动作时,具有复位的弹性。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制作时,其贯穿槽12的形成是借冷作冲压成型的(如图2所示),贯穿槽12具有间隙空间槽,而在其内侧槽壁121的侧下方形成一缺口122,缺口122的作用是让凹弧勾22可大幅度进入贯穿槽12中,外侧槽壁121的内下缘设有下刃部123(见图5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平面动作图所示),当剪切断手术缝合线S后的断线端S1瞬间被挤压卡掣进入间隙15中(如图6所示),借此,可将断线端S1离开线缝合区域,由于,间隙15的形成,因此,可札实的将手术缝合线S的断线端S1夹持住,不会产生有任何松脱的可能。弹片17是设在下刀片10(或上刀片体20)的下方把手18的侧壁上,因此,当剪断手术缝合线S且夹持断线端S1离开时,具有使上、下刀片体20、10复位的功能,减少手指的反向回复用力,便于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定恭,未经吴定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399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冰箱自动温度补偿装置
- 下一篇:机动车密码防盗报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