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测试合金流动性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9239455.4 | 申请日: | 199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3893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7-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渠东;丁文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1/00 | 分类号: | G01N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03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试 合金 流动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装置,尤其是一种测试合金流动性的装置。属于铸造测试技术领域。
铸造过程中对液态金属流动性和充型能力的测试,并对测试值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有效的工艺方法是提高铸件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通常,采用浇注“流动性试样”的方法来测量液态金属(合金)的流动性和充型能力,以流动性试样凝固后的流动长度或充型厚薄来表示合金的流动性和充型能力。流动性试样的类型很多,如螺旋形、U型、真空试样(借助真空吸铸)、花盘形、楔形等。其中,花盘形试样形状复杂、制作困难,其他形状也各存在明显不足。中国专利88204038的三螺旋线合金流动性测定装置,采用螺旋试样设计成由同一浇注口浇注同一中心的三条螺旋线,从而保证了流动性在同一铸型、化学成分、浇注温度等工艺条件下的测试;采用在浇口上设计一个专用外浇口模样,从而提高了浇注压头的稳定性,但是,该装置仍然不能测试合金流动性随壁厚的变化情况,而且其模样形状较复杂、制作较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测试结果可靠,结构较简单的测试合金流动性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包括:浇口杯、销钉、开口、把手、上模、下模、提手,还包括辐射形型腔,本实用新型采用金属制作成金属型流动性测试装置,浇口杯从中心线对称分为两半,在适当的位置用销钉定位这两半模块,两半模块对合面上的外缘处还设一开口,以便浇注后用工具分开这两半模块,浇口杯放在上模的凸台上,上模上固定的把手是为了方便开合上模和下模,提手则是为方便下模搬动而设计的,金属型在浇注前预热至要求的温度。金属型的辐射形型腔包括浇口杯腔、直浇道、流动沟槽、浇口窝构成,流动沟槽呈条状,而且若干条宽度相同、厚度各异或者部分条厚度各异的流动性沟槽呈径向辐射状均匀地分布于直浇道的周围,浇铸时,金属(合金)液经浇口杯、直浇道和浇口窝向流动沟槽充填,试样凝固冷却后,测量每个流动沟槽的充填型长度即可建立流动长度与沟槽厚度之间的关系。
本实用新型流动性测试装置具有显著的效果,金属型模具结构简单、加工容易;保证了相同工艺条件(合金成分、浇注温度、浇注压头等)下,测试合金的流动性,能够实现相同工艺条件下同时测量同一厚度的流动性,可以测试合金在相同工艺条件下合金流动性随壁厚变化的规律,能保证流动性的测试精度和提高测试的重现性。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辐射形型腔结构示意图
图3辐射形型腔A-A剖视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浇口杯1、销钉2、开口3、把手4、上模5、下模6、提手7,还包括辐射形型腔8,本实用新型采用金属制作成金属型流动性测试装置,浇口杯1从中心线对称分为两半,用销钉2定位这两半模块,两半模块对合面上的外缘处还设一开口3,浇口杯1放在上模5的凸台上,上模5上设固定的把手4,提手7设在下模6上。如图2、图3所示,辐射形型腔8包括浇口杯腔9、直浇道10、流动沟槽11、浇口窝12构成,流动沟槽11呈条状,而且若干条宽度相同、厚度各异或者部分条厚度各异的流动沟槽11呈径向辐射状均匀地分布于直浇道10的周围,浇铸时,金属(合金)液经浇口杯腔9、直浇道10和浇口窝12向流动沟槽11充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394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隐形珍藏箱
- 下一篇:新型钢卷打捆机捆带剪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