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烟电离净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9238065.0 | 申请日: | 199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3763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5-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怀;韩小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海怀;韩小洪 |
主分类号: | B03C3/06 | 分类号: | B03C3/06;B08B15/02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武汉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瑞棠 |
地址: | 43006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烟 电离 净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境净化技术,尤其适用于烹饪过程中的油烟净化。
随着国家工业化、城市化高速发展和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环境的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和民众的关注。尤其是烹饪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油烟,更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公害。这里所指的烹饪油烟是一种含有多种有害物质的以颗粒形态悬浮于空中的烟气混合物,它不仅污染环境,尤其危害人体健康,导致多种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实际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国家环保部门、技术监督部门已颁布相应油烟排放标准,各种油烟净化装置也相应产生。
目前我国饮食业油烟的排放及净化方式,主要有四种形式:
①直排式,多数中小型饮食业采用烟罩、烟管,再用抽风机或工业轴流风机直接将油烟抽排到大气中,结构十分简单,油烟捕集率低,净化效果几乎为零,很难达到国家规定排放标准的要求,只得以罚款形式来获得营业许可。
②钢网、纤维、分子筛过滤式及活性炭吸附式,这类形式是在烟管内设置不同类别的过滤材料及吸附物质。以西班牙、德国为代表生产此类机型,但它仅适合于欧美以冷食为主的国家。它的缺点,极易被油烟胶凝物堵塞,阻碍抽气,净化率虽然较好,但维持时间十分短暂,且滤层更换频繁,费用增高,不适合以炒制为主的中国饮食业,难以推广。
③循环水帘过滤式,此类机型是采用泵将循环净化溶液送至倾斜板箱内,利用重力的作用形成流水帘,让油烟通过水帘后,以实现吸收、过滤而净化,再经风机抽排到大气中。以德国、比利时等国和香港为代表生产这类机器,油烟净化率在40%左右,缺点是净化液日用量较大,回收处理及二次污染的转移均有不定因素,整套设备庞大复杂,设备价格昂贵,也存在着相当的局限性。
④静电式,该机型近几年在日本、台湾虽有面市,但此类机型只是考虑将干式静电除尘技术直接使用于油烟净化上,设备结构体积较大,净化率在40-60%之间,长期使用净化率不稳定,成本高,也未能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各类油烟净化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而提供一种电离式,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效果显著,价廉适用的一种油烟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利用了物质在强电场作用下电离及油烟在电离时其胶体会液化、乳化的特性,采用多极膨胀技术,从而改变油烟凝聚团的大小,使油烟呈粗、中、细三种颗粒形态通过油烟电离器,并且在电离器内设置有弱、中、强三步电场区域,将油烟颗粒分步、分段捕捉,达到净化的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
图1为本装置结构原理图。
图2为高压发生器电路图,其中:
1-烟罩、2-烟管、3-抽风机、4-油烟电离器、5-阀门、6-剩油罐、7-电离棒、8-电离筒、9-电离碗、10-高压发生器、11-整流电路、12-间歇振荡电路、13-倍压电路;B-变压器、D-二极管、G-三极管、R-电阻、C-电容、U1-整流输出电压、U2-间歇振荡输出电压、U3-倍压输出电压。
由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主要由烟罩1、油烟电离器4、烟管2和抽风机3组成,并依次连接。在油烟电离器4底部依次连接有阀门5和剩油罐6。油烟电离器4由电离棒7、电离筒8和电离碗9组成,电离棒7为一金属长棒,称电晕电极,上端呈尖形,置于电离筒8中间,和高压发生器10的输出端相连接;电离筒8为一金属长筒,称沉降电极,接地;电离碗9为一无底金属碗状,有大、中、小多个,从下到上置于电离筒7内,并与电离筒7的筒壁相连接。由于上述结构,使电离筒8形成一高压电场,从下到上,有弱、中、强三步电场区域。从烟罩1吸入的油烟,在电离筒8内电离,使其液化、乳化,并经过大、中、小三个电离碗,使其多极膨胀,从而改变了油烟凝聚团的大小,即使油烟呈粗、中、细三种颗粒形态,从下向上通过电离筒8时,在弱、中、强三步电场区域内被分步、分段捕捉,即沉降到电离筒8上,再经过阀门5,流入剩油罐6内。
由图2可知,高压发生器10由常用电路整流电路11、间歇振荡电路12和倍压电路13组成,并依次连接。其整流电路输出电压U1约为15V,间歇振荡电路输出电压U2约为5000V,倍压电路输出电压U3约为30000V,可根据分离净化效果决定倍压电路的级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海怀;韩小洪,未经张海怀;韩小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380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