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轻便型液压升降车无效
申请号: | 99229910.1 | 申请日: | 199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392758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8-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金山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11/04 | 分类号: | B66F1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陆群 |
地址: | 2112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便 液压 升降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便型工程用车辆,尤其是一种通过液压顶缸支撑回复杠杆臂式机构并使该车辆及提升重量落在四个支撑脚上的新型升降机构。
以往的各型号升降机,都是由大型内燃机牵引,虽因有它的优越性,但制造成本高,机构复杂,机械运转操作灵活性不足,适应性和作业性受到本身结构的制约,经营作业渠道单一,造价高,操作烦,不能给用户带来经济实惠和操作方便灵活之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小型内燃机为牵引动力,带动油泵泵油经电磁式分离阀到诸液压顶缸,进而顶推支撑回复杠杆臂式机构并使该车辆及提升重量落在四个液压支撑脚上的新型升降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它由车辆底盘,内燃机,车轮驱动力传递机构,液压触地支承架,液压升降机构等组成,其特征在于:该液压升降机构由顶缸I、顶缸II、支撑臂I、支撑臂II、支架I、支架II、加强支撑臂I、加强支撑臂II、载人工作台、电磁分离阀及相应输油管道、控制操作台、简易操作盒以及四个液压触地支撑脚等构成,通过传动皮带使内燃机动力输出轴一方面与车轮驱动力传递机构相连动,另一方面与齿轮油泵相连动,在该液压油泵供油回路中设置有电磁分离阀,若干个输油管道分别连接于该电磁分离阀输出端口与诸液压顶缸之间,支架II固定在车辆底盘上,顶缸II的缸体固定于支架II上,支撑臂II的一端与支架II上部呈可绕动式连接,顶缸II的顶杆与支撑臂II呈可活动式连接,支撑臂II的另一端与支架I呈可绕动式连接,两个加强支撑臂II分别位于支撑臂II两侧,加强支撑臂II的一端与支架II呈可绕动式连接,另一端与支架I呈可绕动式连接,顶缸I的缸体固定于支架I的底部,支撑臂I的一端与支架I上部呈可绕动式连接,顶缸I的顶杆与支撑臂I呈可活动式连接,支撑臂I的另一端与载人工作台相连接,加强支撑臂I的一端也与支架I上部呈可绕动式连接,其另一端与载人工作台呈可绕动式连接,操纵控制台设置在车辆底盘上,并与电磁分离阀呈电连接,操纵盒设置在载人工作台上,也与电磁阀呈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了液压缸顶推回复式杠杆臂的支撑机构,使得整个升降机结构简单;另外,车辆驱动和升降机构共用同一个内燃机,可大大降低整车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动力传递、液压供油装置及车辆底盘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车辆底盘、支撑机构、升降机构折收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撑脚着地支撑状态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撑臂I伸展打开状态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撑臂II伸展打开状态示意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操纵控制台面板功能示意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功能结构的俯视图。
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如附图所示,下面通过对该实施例的操作使用过程来介绍结构构成。
首先,内燃机1起动,由加宽的皮带轮3将动力分别传递给减速箱4和齿轮油泵2,再由减速箱输出轴通过链条5传递带动后轴8转动,通过机械操作使其能按正常机动车驾驶。
当车辆停稳后,内燃机继续工作,带动油泵2工作,由油泵2输出机械油到电磁分离阀6,再通过分离阀6的输出总油管7,传输到控制操作台,见图1。
第一步:支腿。将控制操作台面板上的转阀箭头拨到全通位置,向下拉动操作手柄10,使四只撑腿11中的液压顶缸12工作,四撑脚触地支撑,整个车辆离开地面(见图2、3)。当地面不平时,可以旋转转阀9调节各个支撑腿的伸缩,使之达到整车辆的水平。
第二步:展开支撑臂。当支撑腿11完全处于稳固状态,通过操作控制台上的按钮“升I”使顶缸I12开始工作,将支撑臂I13向上撑起到所需高度;通过操作控制台上的按钮“升II”使顶缸II14开始工作,支撑臂II15向上撑起到所需高度,同时带动支撑臂I13向上进一步撑起,以达到工作所需高度(见图4、5)。
如工作结束,先按动控制操作台上按钮“降II”,顶缸II14直收,回复到如图4所示的状态,再接动按钮“降I”,顶缸I12直收,回复到支撑臂全部折收的状态(见图3)。最后将控制操作台上的旋转转阀置于全通位置,然后推起操作手柄10,收起四只支撑腿11,此时整个车辆以恢复到能正常机动行驶状态。
本实用新型为了操作方便,在载人工作台16上安装有操作盒,位于载人工作台中的作业者也可以通过该操作盒直接控制支撑臂I、II的伸展和折收。
为了增加升降机的固定性,在支撑臂II15两侧设置有加强支撑臂II17。在支撑臂I13上方设置有加强支撑臂I18,(见图7)加强支撑臂I18与支撑臂I13共同作用,使得载人工作台始终保持竖直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金山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大金山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299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