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位一体化结构数控柜无效
| 申请号: | 99227837.6 | 申请日: | 1999-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3792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5-24 |
| 发明(设计)人: | 刘青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青山 |
| 主分类号: | B23H7/20 | 分类号: | B23H7/2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范晴 |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三位 一体化 结构 数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电气控制柜。
现有线切割机床的电气部分由机床电气、脉冲电源和计算机三个部分组成,并且三个部分相互独立分别设置,此种结构的缺点是:1结构比较繁锁,控制信号的传输线路比较长,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2置于机床床身内部的机床电气的散热条件比较差,容易使机床产生热变形,从而影响了机床本身的精度和稳定性;3置于机床床身之外的脉冲电源和计算机容易受到油污和冷却液的污染,影响电气的可靠性,缩短机床的使用寿命;4三个电气部分分别独立设置,增加了制造成本,而且各自独立的操作系统也增加了工人的操作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位一体化结构数控柜,该数控柜将机床电气、脉冲电源和计算机三个部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布置在同一个数控柜内,与线切割机床主机配套使用,具有较高的线切割工艺技术指标,消除了彼此之间的相互干扰,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位一体化结构数控柜,所述数控柜内同时安装有计算机、脉冲电源板、机床电气板,数控柜的前面设有显示窗和键盘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位一体化结构数控柜,所述数控柜内同时安装有计算机、脉冲电源板、机床电气板,数控柜的前面设有显示窗和键盘架;所述数控柜的前面为门板,显示窗和键盘架设在门板上;所述门板分成上下两块,上门板上设置显示窗,下门板上设置键盘架;所述上门板斜向朝上。
本实用新型更完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位一体化结构数控柜,所述数控柜内同时安装有计算机、脉冲电源板、机床电气板,数控柜的前面设有显示窗和键盘架;所述数控柜的前面为门板,显示窗和键盘架设在门板上;所述门板分成上下两块,上门板上设置显示窗,下门板上设置键盘架;所述上门板斜向朝上;所述数控柜内脉冲电源板与机床电气板并列安装在前,电脑板与接口板安装在后。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克服了计算机、脉冲电源和机床电气彼此独立的繁锁结构、控制信号传输线路过长、易受外界干扰的缺陷,实现三部分集合于同一数控柜中,简化了结构,大大缩短了控制信号传输线路的长度,提高了控制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本实用新型的机床电气从机床床身移出后,避免了油污、工作液对机床电气的污染,从而大大提高了机床电气运行的可靠性,延长了机床电气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的机床电气移出机床外,减少了机床内部的热源散发的热量对机床热变形的影响,提高了机床自身精度和稳定性。
4.本实用新型大大简化了传统机床控制系统的结构,降低了整机的成本,提高了产品的性能价格比。
5.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三部分分别操作的缺陷,全部集中于数控柜面板操作站,操作极为方便,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
6.本实用新型虽然三者深为一体,但控制板及计算机各部全部暴露于机柜可视安装面,测试、维修极为直观、方便,具有较好的可维修性。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数控柜;2计算机;3脉冲电源板;4机床电气板;5显示窗;6键盘架;7门板;8上门板;9下门板;10电脑板;11接口板。
实施例:如图所示,一种三位一体化结构数控柜,所述数控柜[1]内同时安装有计算机[2]、脉冲电源板[3]、机床电气板[4],数控柜[1]的前面设有显示窗[5]和键盘架[6];所述数控柜[1]的前面为门板[7],显示窗[5]和键盘架[6]设在门板[7]上;所述门板[7]分成上下两块,上门板[8]上设置显示窗[5],下门板[9]上设置键盘架[6];所述上门板[8]斜向朝上;所述数控柜[1]内脉冲电源板[3]与机床电气板[4]并列安装在前,电脑板[10]与接口板[11]安装在后。本实用新型将机床电气、脉冲电源和计算机三个部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布置在同一个数控柜[1]内,与线切割机床主机配套使用,具有较高的线切割工艺技术指标,消除了彼此之间的相互干扰,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青山,未经刘青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278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