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气压式黄油枪无效
申请号: | 99227637.3 | 申请日: | 199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3807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5-31 |
发明(设计)人: | 林永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永兴 |
主分类号: | F16N3/12 | 分类号: | F16N3/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永菊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压 黄油枪 | ||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压注黄油的装置,特别是关于利用气压推送的黄油枪。
在一般重型机械,以及卡车,拖车等重型车辆,常需将黄油注入转动部位,如轴承、齿轮箱、或传动轴上,具有润滑运动部位减少磨擦和防止生锈的功效。在这种维护时,常先将已硬化之旧黄油去除,重新填入新黄油。而这种注油的维护工作通常是由黄油枪来完成。最简单黄油枪是由人工往复推动枪体,藉其中的活塞弹簧组将枪体中之黄油以一定的压力从一个方向挤入所需润滑之部位,同时将已硬化之黄油从另一方向挤出。由于一些机器的转动部位(如齿轮箱等)结构复杂,且空间狭窄,黄油输送阻力大,人工操作的黄油枪难以胜任。于是有用如图1和2所示之气压式黄油枪问世,利用压缩气体经枪体1将储存筒2之黄油打入齿轮箱中或传动轴上,在将新黄油填入的同时将硬化之旧黄油逐出。此种气压式黄油枪优于人工挤压的老式黄油枪,但在使用中尚不尽理想,存有下述缺陷:
一、现有气压式黄油枪内之活塞3为软体材料形成,在往复来回状态中,略有磨损即在推送中产生漏气,减弱推送黄油的压力,且压力少于往复弹簧4之弹力,将无法确使新黄油的打入。
二、由于活塞3之磨损,反使部分黄油被挤于气压室5中,将堵塞于气孔6中,无法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气压式黄油枪。它克服现有气压式黄油枪之缺陷,使压缩空气形成双倍推送之压力,确保新黄油的打入,且可防止黄油回堵于气孔中,保证工作正常。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气压式黄油枪,包含具有进气嘴和套管的枪柄、送料管、接合管、和储存筒,其特征在于设置位于所述的结合管与枪柄的套管之间的推送总成;该推送总成包含缸底中央设穿孔之缸体,分别位于上述缸体前后由活塞、顶柱和压缩弹簧组成的第一、二活塞组;上述第一活塞组之顶柱一端穿入上述的穿孔内。
上述的新气压式黄油枪,其特征在于:上述的第一活塞组之顶柱中心设置贯通两端的孔道。
上述的新气压式黄油枪,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活塞前部设有盖片、前后部分别设置加强片。
上述的新气压式黄油枪,其特征在于:上述的缸体之穿孔中设置油封。
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了两个串联之活塞组,从而使推送黄油之压力成倍增加,即使活塞略有磨损也能确保黄油的打入。且枪内的黄油由二个活塞组和缸体之阻隔,不会进入气孔中造成堵塞而影响正常工作,保证工作可靠,延长使用寿命。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气压式黄油枪之立体分解图。
图2是现有气压式黄油枪之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之立体分解图/
图4是第一、二活塞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立体组合图。
图6是图5之A-A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动作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永兴,未经林永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276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