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铝合金发动机气缸复合镍陶层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99226042.6 | 申请日: | 1999-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3594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1-19 |
| 发明(设计)人: | 廖永丛;林景焕;张木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康适达轮圈有限公司;廖永丛;林景焕;张木链 |
| 主分类号: | F02F1/18 | 分类号: | F02F1/18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柏盛,王锡麟 |
| 地址: | 2017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铝合金 发动机 气缸 复合 镍陶层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铝合金发动机气缸复合镍陶层结构,属于铝合金发动机领域。
现有技术背景中铝合金气缸内壁由于磨损,通常是替换气缸套来改善气缸运行性能。目前也有一些采用新的技术,如直接对气缸筒内壁镀铬,以加强其硬度,但由于实施还存在环境污染严重、工效低等方面缺陷;也有利用镍陶层直接镀覆于气缸筒,如中国专利91107925.4,由于这种镀层结构不能直接牢固地附着在铝合金气缸筒内壁,使得这种结构在实施中也存在严重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这种缺陷和不足,设计了一种新的铝合金发动机气缸复合镍陶层结构,使得带有本实用新型的复合镍陶层结构的新颖的铝合金发动机气缸内壁品质稳定,运行性能具有突出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由于碳化硅(陶瓷)不能直接镀覆于铝合金体上,必须通过中间体,由于本实用新型利用镍和陶的材料特性,制作成气缸内壁的工作面,所以在铝合金气缸体和镍陶层之间的最佳选择是两者之间增加一层镍层,镍层对于镍陶层具有十分良好的亲合作用,与铝合金气缸体也有十分牢固的附着力。这样新的气缸体内表面的性能大大地得到了改善,其硬度可达650-720HV,在气缸内表面搪磨时还可根据需要在内表面制作线状储油槽,以进一步地改善运行性能和提高内表面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具有显著的效果,减轻了气缸体的重量,减少了排气污染,提高了气缸的散热性,提高了发动机寿命,功率提升稳定,在环境温度-4℃时,一次启动成功,启动时间小于2秒,油耗明显下降,气缸磨损量下降为铸钢气缸套材料的50倍,下降为铝合金气缸体镀铬的10倍。
以下将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
图1 储油槽示意图
图2 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铝合金气缸体1、镍层2和镍陶层3,镍陶层3与铝合金气缸体1通过镍层2附着粘合而形成为一体。在镍陶层3的工作表面可以制作多条线状储油槽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康适达轮圈有限公司;廖永丛;林景焕;张木链,未经上海康适达轮圈有限公司;廖永丛;林景焕;张木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260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