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热油伴热稠油开采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9224856.6 | 申请日: | 1999-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3839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6-21 |
发明(设计)人: | 杨友毅;武延岭;王立军;侯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河石油勘探局华油实业公司泵厂 |
主分类号: | E21B43/24 | 分类号: | E21B43/24 |
代理公司: | 辽河石油勘探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士华 |
地址: | 12401***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热油 伴热稠油 开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稠油、超稠油开采的导热油伴热稠油开采装置。
稠油、超稠油因其粘度高、流动性极差,开采难度非常大,需要采取注蒸汽井筒、地面伴热等热力方法及配套装置进行开采。目前,现场通常采用的井筒加热主要采用电热空心抽油杆越泵加热装置,电伴热的井筒加热方式虽然能够达到降粘开采的目的,但因耗电量大,生产成本高,使其经济效益受到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满足稠油、超稠油开采要求、又可大大节约电能、降低生产成本的导热油伴热稠油开采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此种导热油伴热稠油开采装置由专用井口装置和由4″油管、4″伸缩管、21/2″油管、21/2″伸缩管构成的双管系统以及抽油杆、抽油泵、导热油分流器、插入管、封隔器、筛管、底阀组成,其组装、结构特征如下:专用井口装置的21/2″油管挂和4″油管挂下端分别接装有21/2″和4″内外双层油管柱,两套油管柱上分别组装有热补偿用伸缩管;4″油管柱下端组装有热采封隔器,21/2″油管柱下部依次组装有抽油泵、导热油分流器、插入管、筛管和底阀,抽油泵柱塞上端与抽油杆相连。该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导热油罐内的导热油经加热炉加热后,由油泵经专用井口装置打入井下,沿21/2″油管和4″油管之间的环形通道流至井底,对21/2″油管内的采出原油起到伴热作用;导热油流经安装在双管柱下部封隔器上方的分流器后,由4″油管与7″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上返至井口,并沿地面管线循环到导热油罐内。如此反复,导热油按照上述过程循环往复,即可完成井筒伴热采油和地面伴热集输的全部工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导热油伴热稠油开采装置采用导热油作为工作介质,工作可靠,效果良好,利用它可以完全满足稠油、超稠油开采的要求,大大节约电能,降低生产成本,宜于推广应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2”为油井7″套管,“11”为保温层。
图2、3为专用井口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导热油分流器结构示意图。
图5为伸缩管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专用井口装置1、21/2″油管柱2、4″油管柱3、导热油分流器4、筛管5、底阀6、封隔器7、插入管8、抽油泵9、抽油杆10、伸缩管13组成。其中,专用井口装置1(见图2、图3)乃是在常规的井口装置上增加一套复层油管挂、循环法兰及阀门,图中,标号“14”为循环法兰,“15”、“16”分别为21/2″油管挂和4″油管挂。21/2″油管柱2和4″油管柱3上分别设有起热补偿作用的21/2″和4″伸缩管13,伸缩管13(见图5)由上、下接头25、34、内管26、压环27、垫环28、30、石墨环29、密封盒31、承重环32、外管33组成。两套管柱均采用外表面设有用高效多功能复合保温涂料和隔热涂料涂敷的绝热层的隔热油管。导热油分流器4(见图4)由上接头17、调解环18、弹簧19、挡环20、阀套21、滑套阀22、“O”形圈23、中心管24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河石油勘探局华油实业公司泵厂,未经辽河石油勘探局华油实业公司泵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248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饺子机
- 下一篇:稠油开采分流器插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