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IC卡膜片式燃气表电机阀门无效
| 申请号: | 99221158.1 | 申请日: | 1999-06-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3820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6-07 |
| 发明(设计)人: | 林钧通;程美威;陈怀先;冯延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宁蓝威智能网络中心 |
| 主分类号: | G01F15/00 | 分类号: | G01F15/00;F16K7/00 |
| 代理公司: | 济宁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樊庆年 |
| 地址: | 272037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ic 膜片 燃气 电机 阀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IC卡膜片式燃气计量表,尤其是该种燃气计量表中的电控阀门。
现有的IC卡膜片式燃气表中使用的阀门大多是电磁阀门。此类阀门工作可靠性差、阀门开关状态不稳定、耗能高、密封性差。现在有些厂家在研制电机阀门,此类阀门开关状态稳定、耗能低、密封性好,但阀门从开到关或从关到开转换可靠性差。往往阀门关后打不开,开后关不动,形成所谓的自锁现象,从而使电机阀工作可靠性大大降低,严重影响电机阀的使用和推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IC卡膜片式燃气表电机阀门,避免电机阀开关的自锁现象,提高电机阀的工作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它涉及传动箱、电机、电机齿轮、齿杆、支架、升降螺母、密封胶帽和阀门体,电机装在传动箱上,电机轴上的电机齿轮与齿杆上的齿轮啮合,齿杆前端的螺纹部分配合有升降螺母,升降螺母的前端套有能封住阀门体出气口的密封胶帽,阀门体上还有一个进气口,在传动箱前面固定阀门体,同时固定对升降螺母导向、对齿杆轴向限位的支架,支架对升降螺母导向的结构是升降螺母的外圆与支架的内孔相配合,对齿杆轴向限位的结构是支架下部和传动箱对齿杆上的齿轮进行轴向限位。齿杆前部螺纹部分的后面有一段直径小于螺纹小径、长度大于升降螺母内螺纹长度的圆柱,升降螺母向前推动密封胶帽的作用面直径小于阀门封口与密封胶帽接触环面的直径,在升降螺母前端的后侧与支架之间放置压簧。密封胶帽前端为一胶质圆柱体,圆柱体的后面有一个与升降螺母前端直径上的环形凸出相配合的内环槽,后端为一个可与阀门体内环槽相密封的环形带,前后两端连接有薄壁锥形体,薄壁锥形体主要作用是:一是要密封;二是尽量减小开阀时的阻力。电机转动时,带动电机齿轮及齿杆转动,齿杆通过螺纹传动带动升降螺母及密封胶帽移动,电机正转时密封胶帽上移关闭阀门,电机反转时密封胶帽下移开阀,利用电机的正反转及转动时间控制阀门的关与开。为了开关可靠到位,电机转动时间要比所需传动时间稍长。开阀时,电机反转,升降螺母下移,当升降螺母的螺纹部分下移到齿杆上直径小于螺纹小径的圆柱部分时,无螺纹副传动,齿杆空转,升降螺母不下移、不产生大的轴向力,螺纹副传动阻力很小。当电机正转时,在压簧的作用下,升降螺母上内螺纹和齿杆上的外螺纹重新结合,实现了螺纹副传动,齿杆带动升降螺母上移关阀,使关阀可靠。关阀时,直到电机转不动为止,其密封性好。由于升降螺母向前推动密封胶帽的作用面直径小于阀门封口与密封胶帽接触环面的直径,使密封胶帽很容易产生弹性变形,缓冲并减小了关阀时作用于齿杆与升降螺母之间的轴向力,能使开阀时容易打开,使开阀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IC卡膜片式燃气表电机阀门,实现了电机高电压时关阀,低电压可开阀;电机高电压时开阀,低电压可关阀;并且低电压下也可开关自如,从而使阀门开关转换可靠。该阀且具有关阀后密封性好的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IC卡膜片式燃气表电机阀门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附图,电机2装在传动箱1上,电机轴上的电机齿轮3与齿杆5上的齿轮啮合,齿杆5前端的螺纹部分配合有升降螺母7,升降螺母7的前端套有密封胶帽8 ,阀门体10上有一个进气口9和一个出气口12 ,在传动箱1的前面固定阀门体10,同时将支架6固定,支架6的下端靠近齿杆5上的齿轮,从而将齿杆5轴向定位,支架6的内孔套在升降螺母7的外圆柱上,对其导向,齿杆5前部螺纹部分的后面有一段直径小于螺纹小径、长度大于升降螺母7内螺纹长度的圆柱,使开阀时升降螺母7下降到此位置时,无螺纹副传动,齿杆5空转,升降螺母7不下移,不产生轴向力,使关闭无自锁,关阀可靠。升降螺母7正对出气口12,其向前推动密封胶帽8的作用面直径小于阀门封口11与密封胶帽8接触环面的直径,使密封胶帽8容易产生弹性变形,避免了开阀时的自锁现象,开阀可靠。在升降螺母7前端的后侧与支架6之间放置压簧4,当开阀后,压簧4被压缩,给升降螺母7一个向上的力,便于关阀开始时齿杆5上的外螺纹能够顺利旋于升降螺母7上的内螺纹,实现螺纹副传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宁蓝威智能网络中心,未经济宁蓝威智能网络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211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