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下悬浮式软体网箱无效
| 申请号: | 99220534.4 | 申请日: | 1999-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381125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6-07 |
| 发明(设计)人: | 成立;张彩玲;于红艳;刘政海;范国家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立 |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 代理公司: | 烟台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梁翠荣 |
| 地址: | 2658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悬浮 软体 网箱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水下悬浮式软体网箱,属水上人工定置养殖网具,具体地讲是一种养殖鱼类的网具。
目前,水上养殖各种鱼类是采用网箱养殖、网围养殖和利用盐池、鱼塘养殖等方法,利用网箱和网围养殖受地理条件的限制较大,受海潮、河流、季度因素的影响也较大,难以到外海深水层水域养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改进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人工定置水下悬浮式软体网箱。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具有网体1,其特点是在网体1内均匀间隔设置大内撑2。在网体1内两端头各设置一小内撑5,在网体1上平行匀称设置纲绳3,并与每个大内撑2、小内撑5连接,纲绳3的两端头分别通过一缆绳7系在一底桩8上,底桩8固定在海底10上,在每个大内撑2、小内撑5上通过一漂绳12系一浮漂11,在网体1上设有喂饲口4。
本实用新型抗风浪能力强,事故少,投资省,易操作,适宜投放海区广,是目前人工定置养殖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水下悬浮式养殖鱼具。
为了更好地理解与实施。下面以附图为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如下: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软体网箱总长为12米。网体1的扣眼大小可根据投放养殖的鱼苗规格确定,网体1中间为一筒状,两端为锥形,在网体1内可均匀设6个大内撑2,大内撑直径可为1.5米,每两个大内撑2之间的间距为2米,在网体1内大内撑2两端头相隔1米各设一个小内撑5,小内撑5直径为1米,通过网线分别将大内撑2、小内撑5缝在网体1上。两头的大内撑2可采用14mm的螺纹钢,中间4个采用12mm的圆钢,两个小内撑采用14mm的螺纹钢,并在大小内撑上套上塑料管,以防磨网。网体1两端头伸长部分分别在小内撑5中间处通过网线穿过网体前端的网扣眼,拉紧扎死系一活结,以备取鱼和换网箱用。在网体1上平行匀称设置纲绳3,纲绳3通过网线缝在大内撑、小内撑内切点上,纲绳3的长度比整个网箱长度稍短一些,一旦受力是纲绳先受力,可保护网体不被撕碎。在纲绳3的两端头系一带环的扣为系结处6,系结处6分别连接一缆绳7,在缆绳7的另一端连接一底桩8,底桩8采用木桩,为了能固定牢,可在木桩中间钻一孔,将缆绳端头穿过此孔,结一易解的扣。在每个大内撑、小内撑的上切点处通过一漂绳12系一个浮漂11。浮漂采用现有养殖用的浮漂即可。在网体1上设喂饲口4,喂饲口4可缝制两个分别通过网线缝在网体1上,与网体1内腔相通,喂饲口上端用网线穿过每一网线扣拉紧,扎死,系一活扣,以备投放饵料开结方便。
为了投喂饲料,在水内很快找到喂饲口4,可在喂饲口上通过一缆绳系一小浮漂。
使用时,首先将木桩打至海底10一定深度,该软体网箱为顺流方向设置,以避免网箱的阻水受力,网箱的两端头为锥形结构,也减小了受力面积。网箱两头固定,随流浮动,一般设置在距水平面9处的1-1.5米,来风浪时,可再下沉到安全位置。
平时喂养时,人可在喂饲小船上拾起系结在喂饲口4处的小浮漂,打开喂饲口4进行投喂,喂完扎死,喂饲口设在两头时,应在上流处喂饲。
该网箱取鱼时,可将一头的纲绳和缆绳连接之间的系结处6解开,并将内撑一节节提上小船,将鱼赶到另一头,然后再解开另一头的小内撑中间处的网体1系结点,伸下捞兜即可将鱼捞出,捞出后,同样系上小内撑中间处的网体1,将连接网线抽紧,打一活结扣,网箱另一端系结处与缆绳7连好放到海里即可,如需再放小鱼苗,可通过喂饲口4投放即可,
本实用新型不但适宜在海上养殖,而且也非常适宜在内陆库区或大水面上设置养殖各种鱼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立,未经成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205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容置灭蚊蜡制品及灭蚊药剂的专用盒体
- 下一篇:全自动防盗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