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烟气文丘里流化床悬浮干法脱硫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9220079.2 | 申请日: | 1999-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3589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1-19 |
| 发明(设计)人: | 马春元;徐夕仁;吕明新;赖艳华;阎云涛;李京;吴少华;秦裕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D53/48 | 分类号: | B01D53/4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烟气 文丘里 流化床 悬浮 脱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气干法脱硫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烟气文丘里流化床悬浮干法脱硫装置。
目前,常规的烟气文丘里流化床干法脱硫装置,主要包括文丘里流化器、脱硫塔,安装于脱硫塔后部的旋风分离器进行气固分离,如中国专利ZL95240758.2,授权公告号:CN 2243330Y,公告日期:1996年12月25日;经旋风分离器分离出的固体脱硫灰由输送装置回送到文丘里流化器再循环,进一步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提高钙的利用率,脱硫灰的循环增加了脱硫塔中的脱硫剂量,提高了脱硫剂与烟气反应的机率,从而提高了脱硫效率。脱硫灰的循环利用率越高,相应的脱硫效率越高、钙利用率越高、钙硫比越低。脱硫灰与烟气有效分离并回送到脱硫塔,在脱硫塔内新脱硫剂及脱硫循环灰与烟气充分混合有效接触才能保证高的脱硫效率。传统的气固分离技术一般采用一级旋风分离器,单级分离效率不高,影响脱硫剂的循环利用率,进而影响脱硫效率,且系统空间布置较为复杂;而且,一般的流化床干法脱硫装置只有单一通道的流化床结构,在工况变化较大的情况下,流化床的流化效果变差,脱硫效率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给出一种分离效率较高,系统空间布置较为简单,高脱硫效率的烟气文丘里流化床悬浮干法脱硫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烟气文丘里流化床悬浮干法脱硫装置,包括文丘里流化器、脱硫塔和除尘器,在脱硫塔内部设有一级或多级气固惯性分离器,再加上除尘器就构成了两级或多级气固分离,大大提高了气固分离效率,提高了脱硫剂的循环利用率,进而提高了脱硫效率,气固惯性分离器设在脱硫塔内部,系统空间布置简单。
本实用新型所述气固惯性分离器的出灰口位于上行脱硫塔中,分离出的脱硫灰靠重力直接进入脱硫塔参与脱硫反应,形成脱硫灰内循环,不用增加脱硫灰输送装置,既提高了气固分离效率和脱硫效率,又进一步简化了系统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气固惯性分离器还可以安装于下行脱硫塔下部位置,其回料管连接文丘里流化器喉部,此处烟气流速高,压力低,分离出的脱硫灰靠脱硫塔与文丘里流化器喉部的压力差进入文丘里流化器,而后被吹入脱硫反应塔参与脱硫反应,形成另一种脱硫灰内循环形式,不用增加脱硫灰输送装置,既提高了气固分离效率,又简化了系统空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为:由多个文丘里流化器及其相连的脱硫塔并联组成,形成多管的文丘里流化床悬浮脱硫结构,当锅炉变工况运行,烟气流量随负荷变化超过要求范围时,通过关闭或增开一个或多个文丘里流化床悬浮脱硫塔,使所打开的文丘里流化床悬浮脱硫塔内的流量保持在允许的范围内,达到保持良好的流化及悬浮状态目的,进而实现在多种工况下的高脱硫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脱硫塔内设立气固惯性分离器,形成脱硫灰内循环,提高了钙的利用率、降低了钙硫比,脱硫灰的循环增加了脱硫塔中的脱硫剂量,提高了脱硫剂与烟气反应的机率,从而提高了脱硫效率;气固惯性分离器设在脱硫塔内,分离器阻力相对较小,系统空间布置较为简单;多级气固分离,提高了气固分离效率;多个文丘里流化器及其相连的脱硫塔组成并联结构,在工况变化较大的情况下也能保证良好的流化效果和高脱硫效率。
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典型设计结构图,图1是主视图,图2是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典型设计结构图,其中1为文丘里流化器、2为喷料口、3为上行脱硫塔、4为出灰口、5为一级气固惯性分离器、6为下行脱硫塔、7为二级气固惯性分离器、8为除尘器、9为回料管。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工业大学,未经山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200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产填料所用钢带的润滑装置
- 下一篇:接骨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