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队输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9217529.1 | 申请日: | 1999-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3870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7-12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陵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海陵 |
主分类号: | B65G47/18 | 分类号: | B65G4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蒋旭荣 |
地址: | 10002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队 输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队输送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颗粒物排队输送的装置。
为了对颗粒物进行分选,需将颗粒物排队并保持间距输送到γ射线检测系统的合适位置上,检测定性后进行分选。目前使用的输送装置,主要包括给料口、振动系统和皮带输送装置,颗粒物从给料口的漏斗落入可振动的给料板上,再经皮带输送装置,使颗粒物经过检测系统的检测点完成检测。该装置由于无法将颗粒物完全排成一队并保持一定间距,常有几块颗粒物同时进入一个检测点的情况发生,影响检测结果的正确性,使之无法分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可使颗粒物排成一队的输送装置,它可有效地将颗粒物排成一队,并保持一定间距。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排队输送装置,包括给料口、振动系统、排平托板、给料板和皮带输送装置,给料口的下方设有排平托板,排平托板与振动系统相连,振动系统包括一振动源,排平托板与给料板相连,给料板下方设有电机驱动的皮带输送装置,给料板上设有沟槽,皮带上设有凹坑。
沟槽给料板的前端设有一挡板。
皮带凹坑之间是尖顶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给料板上设有排队沟槽,可使颗粒物排成一队;由于在给料板的前端设有挡板,可将超过沟槽尺寸的颗粒物挡住,工作人员可及时将其清理出去,保证系统连续运行;由于在输送皮带上设有与颗粒物尺寸对应的凹坑,每一凹坑中只有一块颗粒物,保持了一定的间距,使检测系统可以准确地定性检测。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排队输送装置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如图1、2所示,排队输送装置主要包括给料口1、振动系统2、排平托板5、给料板4和皮带输送装置3,给料口1的下方设有排平托板5,排平托板5与振动系统2相连,振动系统2包括振动源,当颗粒物6从给料口1的漏斗落入排平托板5上时,可随振动源的振动,进入位于其下方前端的给料板4上的沟槽7中,给料板4上设有与所需检测的颗粒物尺寸大小相匹配的沟槽7。排平托板5与给料板4相连,一般检测颗粒物时,须按颗粒物直径的大小分组进行,例如10-15mm为一组,也可10-18mm,但不能10-20mm,即一组内的颗粒物尺寸不能使一个凹坑中同时能容纳2个或2个以上的颗粒物,以免影响检测的准确性。假如所需检测的颗粒物尺寸为10mm-15mm,则沟槽7的宽度可为15mm-16mm,在给料板4的前端设有一挡板8,使个别直径大于15mm的颗粒物既不能进入沟槽,又不能落入皮带凹坑,工作人员可及时将其清理出去。从给料板4前端的挡板8下端出来的颗粒物,落入皮带输送装置3的皮带9上,皮带输送装置3由电机驱动,作匀速运动,皮带9上设有凹坑10,其直径为15mm-16mm,凹坑10之间是尖顶连接,使每一颗粒物均可落入凹坑10中。皮带输送装置3的前端的下方设有γ射线检测系统11,在与凹坑10对应的位置处设有检测点,可对每一凹坑10中的颗粒物6进行检测。该装置由于可有效地将颗粒物排成一队并分开保持一定间距,不会出现几块颗粒物同时进入一个检测点的情况,充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使颗粒物的分选结果达到满意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海陵,未经陈海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175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式加压器
- 下一篇:悬挂式球面滚子联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