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浓淡分级燃烧式煤粉燃烧器无效
申请号: | 99216963.1 | 申请日: | 1999-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3873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7-12 |
发明(设计)人: | 王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炜 |
主分类号: | F23D1/04 | 分类号: | F23D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浓淡 分级 燃烧 式煤粉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粉燃烧设备上的一种燃烧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直流煤粉燃烧设备上的一种燃烧装置。
目前我国现有电站锅炉多数采用四角布置切向燃烧的直流煤粉燃烧器。启动点火时耗费大量燃料油,在低负荷运行时由于燃烧不稳定也需投油助燃。而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又提出了适应调峰及煤质多变的要求及低污染的环保要求。针对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中已相继开发出了能满足一定要求的煤粉燃烧器,例如中国发明专利“带火焰稳定船的直流煤粉燃烧器”(专利申请号:85109436)以及目前使用的大多数直流煤粉燃烧器。但是这些燃烧器大都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不能很好地适应负荷的较大变化,比如在低负荷运行时稳燃性能很好,而在高负荷运行时则容易结渣或烧坏喷口;二是对煤质突变的适应性较差,若煤质突然变好就有可能出现结渣和烧坏喷口的危险,若煤质变坏则不能稳燃。国内一些新型煤粉燃烧器采取的对策大多是在高负荷运行时或煤质变好时引进二次风,使其进入着火区,以降低温度,达到保护燃烧器和防止结渣。但其缺点是增加了管道及阀门的复杂性和操作麻烦,且不易控制引进的二次风的流量,破坏了分级燃烧的结构,影响降低NOx的效果。
中国专利“四通道浓淡分流煤粉燃烧器”(专利申请号:95212456.4)则克服了上述燃烧器的缺点,它是用浓淡分离的原理,在喷口内及出口附近形成回流区,并在回流区内保持较高的煤粉浓度,从而使煤粉气流着火提前。提高着火区温度,能保持火焰稳定;同时还能在一次风喷口外形成分级燃烧工况,可降低NOx的排放。但此种燃烧器在结构上仍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例如该燃烧器的浓聚器及分流装置全部布置在渐扩段内,由于射流的扩散现象浓股气流和淡股气流在刚进入预燃空间不久就开始混合,使得浓淡煤粉区界限不清晰,也就是说分级燃烧的结构不很清晰,使得降低NOx的作用不明显。同时,在有限的空间内由于射流的扩散,回流区的有效空间变小、变短。使得预燃空间的长度受到限制,也就是燃烧器的稳燃能力受到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任务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浓淡分级燃烧式煤粉燃烧器。使之具有适应负荷变化和煤质变化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是在一次风喷口的渐扩段内装有一个V形煤粉浓聚器和分流器,并在渐扩段的前端设有预燃空间,其特征是在预燃空间内的一侧或两侧装有一块分隔板,并在分隔板的尾端带有一个扰流体,一般情况下分流器的尾端是与分隔板对接的固定结构,为了更好地调节和改变各股气流的煤粉浓度和流量,也可将分流器设计成单独结构,并使之能作平行于分隔板平面的前后平移。这样,当煤质变好或负荷增高而可能使燃烧器超温;或者当负荷突然下降或煤质变坏而可能使燃烧不稳时,通过分流器的前移或后退,能改变浓、淡各股气流通道的尺寸,改变了各股气流器的煤粉浓度和流量,从而保证燃烧器始终在最佳状态下运行,达到稳燃及适应负荷突变与煤种变化的目的。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简图。
附图2为附图1的俯视图。
附图3是当两个一次风管距离较近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简图。
附图4是带有一个V形浓聚器和一组导流装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简图。
附图5是采用固定式结构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简图。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结构及最佳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炜,未经王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169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层卧铺客车专用舱
- 下一篇:机械冲击式超细粉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