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扣具无效
| 申请号: | 99211073.4 | 申请日: | 1999-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368782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15 | 
| 发明(设计)人: | 黄汉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汉卿 | 
| 主分类号: | B65B13/02 | 分类号: | B65B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环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皓晨,贺华廉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扣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扣具,尤其是一种用于捆固货物,可以有效地将固定绳加以固定,且利用卡固装置将扳手座与座体结合成在一起的扣具。
公知的扣具如图9所示,其主要是由座体60及扳手压制座70组合而成,其中扳手压制座70以一枢轴64枢固在座体60的中央位置上,且枢轴64与扳手压制座70间设有扭力弹簧71,扭力弹簧71使扳手压制座70随时保持顶靠在座体60的固定座62上,此外该扳手压制座70上设有一偏心座73,偏心座73上设有尖齿72,座体60的一端以固定轴63固定有一具有系绳勾91的固定绳90,而系绳勾91是用以勾固在货车上, 另一个为具有系绳勾81的固定绳80,使用时,将其活动端部82以一手由座体60的破孔61穿入,并具以另一手将扳手压制座70往下压使偏心座73与固定座62间产生一小间隙,以使固定绳80的活动端82穿过此一间隙,再将扳手压制座70松开,以使偏心座73上的尖齿72刺穿固定绳80,达到固定固定绳80的目的,如须调整固定绳80的长度,仍须一手压制扳物压制座70,一手拉紧紧固定绳80的活动端82达到调整固定绳80的目的。
扣具是用来固定货物的,其安全性是第一重要的,货物的重量都不轻,一旦扣具失去效用,有可能出人命,此外,操作方便、使用寿命也是一个重大要素,和重要问题,但上述扣具完全没能符合上述要求,存在如下缺点:
1.它是用偏心轴上的尖齿来刺穿固定绳,借此压制固定绳,由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其仅压制固定绳,而且固定绳是由软性尼龙材质制成,这种材质会因拉力及尖齿的破坏而使其失去效用,发生危险,另外,整个扣具的固定力量仅靠扭力弹簧带动偏心座将固定绳单面固定,其安全性不足。
2.公知的扣具操作中,固定绳的活动端须从座体的底部的破孔转90度进入偏心座与固定座之间的间隙再拉出,此时是一手压制扳手压制座,另一只手将固定绳活动端从座体内拉出,此外从要调整固定绳的松紧度时也须一手按压扳手压制座,另一手拉紧固定绳的活动端,故公知的扣具任何情况的操作都须要双手并用,缺一不可,因此对使用者而言,确有不便之处。
3.固定绳受尖齿长期拉扯下,其编织的尼龙结构势必遭受破坏,尤其同一处根本受不了几次拉扯,其使用寿命必然不长,也就是说,公知的扣具将使固定绳须常常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克服上述缺点的扣具,尤其是一种可以有效地将固定绳加以固定,操作便利,使用寿命长,且有卡固装置将扳手座与座体结合在一起的扣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扣具包括座体、旋转固定装置、扳手座及卡固装置组成,其中,一座体两侧设有侧片,两侧片间则设有一底部;一扳手座呈一片体状,可在座体内作枢转地枢固在座体两侧片间;一卡固装置设在扳手座的一端;一可由扳手座带动转动旋转卡固装置设置在座体上的两侧片间,并与扳手座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合理,在具体操作中十分方便省力,而且不破坏编织尼龙带的结构,从而可以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扣具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扣具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扣具的第一动作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扣具的第二动作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扣具的第三动作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扣具针对旋转轴与固定绳间的相对动作第一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扣具针对旋转轴与固定绳间的相对动作第二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扣具针对旋转轴与固定绳间的相对动作第三示意图;
图9是公知扣具的操作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及其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结构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扣具,由座体10、旋转固定装置20、扳手座30及卡固装置40组合而成,其中座体10成门字型,其中央部位为底座13,座体10的两侧都垂直设有侧片11、12,侧片11、12的端缘设有勾部111、121及卡固槽112、122,而其中央部位则设有透孔113、123,侧片11、12上靠近底部13则设有枢孔114、1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汉卿,未经黄汉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110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脑周边收音机装置
- 下一篇:单相电机电磁启动开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