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映像管防位移防过锁结构无效
申请号: | 99204549.5 | 申请日: | 1999-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3717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29 |
发明(设计)人: | 黄国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国城 |
主分类号: | H04N5/645 | 分类号: | H04N5/645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郑永康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映像管 移防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将元件固定到结构架上的夹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借助防位移垫片与含垫片的螺丝锁紧映像管的固定片,防止映像管在震动试验与落下试验过程中产生位移,并防止含垫片螺丝产生过锁现象的映像管防位移防过锁结构。
如图1、2、3所示,目前有关监视器的映像管锁固结构,是在该映像管(C)外缘所突伸的固定片(C1)底端与该外壳体的固定柱(C2)之间,跨置一橡胶垫圈(R),而后以一螺丝(S)分别依序穿经一垫圈(W)、固定片(C1)及该橡胶垫圈(R)后,锁入于外壳体的固定柱(C2)中,以锁固定位该映像管(C)。上述锁固结构仍存在如下缺点:
1.该橡胶垫圈(R)必须具有防火、UL规格,单价甚高,增加成本。
2.映像管的外侧面因为是一弧形曲面,当映像管(C)突伸于四角隅的固定片(C1),其中一角以螺丝(S)锁紧时,其它角落的各固定片(C1)将会往上仰,尤其是对角边,故需用更大的力量(即锁螺丝的力量加大)才能压迫各固定片(C1),以贴靠该橡胶垫圈(R),使橡胶垫圈(R)产生作用。然而生产线上,不可能逐一调整电动起子的扭力,因而常造成组装上的困扰。
3.当为了锁紧各角隅,使用不同力量的扭力锁紧螺丝时,将使外壳在外观上产生变形(即拉白),且橡胶垫圈(R)质软易被下压变形,导致过锁现象,及外壳体的固定柱(C2)产生断裂损坏。
4.目前一般解决前述问题的措施,会选用不同厚度的橡胶垫圈(R),或增加、减少锁紧的扭力,如此一来将使生产线在组装上产生更大的困扰。
本创作人有鉴于此,经不断研究创新,终于研制成功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映像管防位移防过锁结构,以防止映像管在安装的过程中产生位移或因过锁而使外壳体产生变形甚至破裂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映像管防位移防过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防位移垫片,含有一底板部,于该底板部上穿设一防位移垫片孔,并于该底板部的两侧分别向上、向内斜向连伸一斜伸臂,以吻合套接该映像管外缘的固定片两侧,且使底板部位于该固定片的底端;一含垫片螺丝,依序穿经该固定片并螺合该防位移垫片的防位移垫片孔,且锁入一外壳体的固定柱中,借该含垫片的螺丝与防位移垫片锁紧该映像管的固定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映像管防位移防过锁结构,该含垫片螺丝可为一般的螺钉或自攻螺丝。
前述的映像管防位移防过锁结构,该含垫片螺丝的垫片底端缘向下形成多数个突齿。
前述的映像管防位移防过锁结构,该含垫片螺丝的垫片与下垫片间是套接一扣接舌片,以勾扣于外壳体周围的防磁线圈。
前述的映像管防位移防过锁结构,该防位移垫片的底板部向上冲压形成一隆起部,并于该隆起部上贯穿一防位移垫片孔,且令该隆起部底端形成的容置穴,容置该固定柱顶端突起的突缘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是习用锁固结构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2是习用映像管安装时的剖视图。
图3是显示习用锁固结构因过锁使外壳体固定柱产生破裂或变形(即拉白)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6-6部位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于安装一映像管后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加装一扣接舌片的示意图。
请参阅图4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含垫片的螺丝(1)以及一防位移垫片(2),令该防位移垫片(2)吻合地套接于一映像管(3)的外缘固定片(31)的底端,可借助该含垫片的螺丝(1)依序穿经映像管(3)的固定片(31)并穿入该防位移垫片(2)及一外壳体(4)的固定柱(41)后,使该含垫片螺丝(1)与防位移垫片(2)锁紧该映像管的固定片(31),以防止映像管(3)在安装、运送过程中产生位移,并可阻挡该含垫片螺丝(1)继续旋转锁紧,以防止该含垫片螺丝(1)产生过锁现象,避免外壳体(4)产生变形(即拉白)或使该固定柱进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国城,未经黄国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045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固逆向旋流式热交换器
- 下一篇:建筑屋面的新型防水、保温、隔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