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定位铰链无效
| 申请号: | 99200981.2 | 申请日: | 1999-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3796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5-24 |
| 发明(设计)人: | 林文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文祺 |
| 主分类号: | F16C11/04 | 分类号: | F16C11/04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树明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 铰链 | ||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定位铰链,特别是关于一种枢接于可携带式电脑或电子字典的主机及其LCD(液晶)显示器之间的定位铰链。
一般携带式电脑的显示器是藉一对铰链枢接在电脑主机上;欲使用电脑时,使用者必需以双手将显示器掀开使其与电脑主机成一角度,使用上较为不便。
再者,为使显示器可稳固于欲使用的角度,却又能同时令使用者在不费力的情况下开启或关闭电脑显示器,必需将定位铰链的扭力调整至一适当值。故于装配具有LCD显示器的电脑时,如何将定位铰链的扭力调整至适当值是一项大问题。
由于LCD显示器的制造成本逐渐降低、制造技术日臻成熟、且具有较小体积的优点,故其应用范围已逐渐扩大至携带式电脑以外之一般电脑的萤幕上,因此亟需一种改良的定位铰链以解决上述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开启的定位铰链,使笔记型电脑的显示器具备弹性开启的功能,并且当显示器弹性开启至预定视角后,使用者仍可依需要进一步前后调整显示器的视角,以配合使用者寻求采光的便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定位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枢转件,包含一固定部及一转轴部,其中该固定部用以固着于主机,而该转轴部具有一枢转轴线;
一枢转座,包含一安装部及一第一承接部,其中该安装部用以固着于显示器,而第一承接部相对于枢转件的转轴部垂直延伸,其上形成一枢转圆孔,供转轴部穿设枢转;
一扭力弹簧,其套设于转轴部,并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分别偏抵结合于枢转件及枢转座;
一凸轮块,呈板块状,具有一凸轮轮廓表面并形成一贯穿孔,以供枢转件的转轴部不可相对转动地穿设其中;
一弹性摩擦件,其具有一固着端及一摩擦端,其中固着端固结于枢转座,而摩擦端弹性地偏压于凸轮块的轮廓表面并可在凸轮轮廓表面上摩擦滑移;
其中并于转轴部之一自由端予以串合系结。所述的定位铰链,其特征在于:该凸轮块的轮廓成形,并于其顶部形成一定位沟槽,可供弹性摩擦件的摩擦端顺应该轮廓表面的形状而摩擦滑移,并停动于该定位沟槽。
所述的定位铰链,其特征在于:该枢转件形成有一凹槽以承接固定扭力弹簧的第一端。
所述的定位铰链,其特征在于:该枢转件另包含一可分离的挡片,其不可相对枢转地套设于该转轴部,该挡片具有一挡止部以结合扭力弹簧的第二端。
所述的定位铰链,其特征在于:于转轴部的自由端设有一垫片及/或一螺帽以进行串合系结。
所述的定位铰链,其特征在于:该转轴部延伸成一柱形。
所述的定位铰链,其特征在于:该枢转座另包含一与第一承接部相同的第二承接部,且该第二承接部与第一承接部之间相互平行间隔设置。
所述的定位铰链,其特征在于:该凸轮块是不可相对转动地套设于转轴部上,并位于第一承接部与第二承接部之间。
所述的定位铰链,其特征在于:该扭力弹簧是套设于转轴部,并位于第一承接部与第二承接部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定位铰链能提供电脑显示器自动开启的功能,欲使用电脑时,使用者仅需将固定电脑显示器至电脑主机的装置释开,定位铰链即会令电脑显示器自动弹开至一与电脑主机成一角度的位置,无需施力将电脑显示器开启至所欲的角度。
又因本实用新型的定位铰链中的凸轮块及弹性摩擦件间的相互作用,令使用者可在不费力的情况下调整电脑显示器与电脑主机间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整体组装容易、零件少、整体体积小的优点,其进一步结构特征及其他优点将可自附图及下文之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而明了。
图式图面的简要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沿图2的3-3线所取的剖面视图;及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图4所示的立体组合图;
图6是将图5的定位铰链装配于一电脑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8A为图8的立体分解图;
图9A~9D为图8所示的第四实施例装置于电脑上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10A为图10的立体分解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类似图10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1A为图11的立体分解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文祺,未经林文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009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