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介质阻挡放电灯无效
| 申请号: | 99115989.6 | 申请日: | 1999-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259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0-07-12 |
| 发明(设计)人: | 稻吉贞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M.D.COM |
| 主分类号: | H01J65/04 | 分类号: | H01J65/04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傅康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介质 阻挡 电灯 | ||
本发明涉及介质阻挡放电灯,特别是涉及产生的放电等离子体的光柱位置固定的介质阻挡放电灯。
迄今为止,这种介质阻挡放电灯已经用做紫外光源,用于在各种技术领域激发荧光材料以便发出荧光等。对于介质阻挡放电灯,目前已经提出各种技术,通过在电极之间的空间产生大量几乎均匀分布的放电等离子体细光柱,从而提高输出光的亮度,消除辐照区域中的亮度波动,稳定抑制亮度随时间推移而变差,高效率地提高单位输入功率的辐照总量,延长使用寿命,简化结构,便于制造,降低成本等,这就是介质阻挡放电灯的特征。
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6(1994)-231733(称为已有技术的第一例)给出的已有技术实例提供了一种介质阻挡放电灯,其中放电容器填充了放电气体,通过介质阻挡放电形成激发物分子,并且设置了窗口部件,用于取出由介质阻挡放电产生的激发物分子辐照的光。此已有技术的第一实例提出,用做窗口部件的石英玻璃中的OH基含量应低于重量10ppm。通常,对于介质阻挡放电灯,用做把光取出放电容器之外的窗口部件的石英玻璃,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卤素侵蚀而退化。此已有技术的第一实例指出,通过限制石英玻璃中含有的OH基含量,可以抑制卤素对石英玻璃的侵蚀,因此可以抑制起因于侵蚀的输出光强度的降低,能够防止含卤素的激发物分子密度的降低。
根据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6(1994)-310102(称为已有技术的第二实例)提出的已有技术实例的介质阻挡放电灯,其中指出,通过把对置电极之一构成为导电网;确定构成导电网的导线厚度为0.2mm或以下,该网是用于设置在取光窗口开孔中的透光介质中的电极的;确定导电网的一个网格的面积为0.04-2.5mm2之间的值,可以提高辐照输出效率,并且可以稳定光输出。
但是,一般的介质阻挡放电灯,当其辐照时,在放电电极之间的空间产生的放电等离子体的细光柱以低速恒定移动,如果在放电容器的(石英玻璃制)窗口的给定点测量亮度,则亮度随时间而“脉动”。在传统的介质阻挡放电灯中,这种“脉动”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根本问题。此外,为了在放电电极之间的空间稳定地产生更多的放电等离子体的细光柱,介质阻挡放电灯的材料、结构等必须满足更多的要求,这就造成了为了满足要求而使制造成本增加的问题。对于上述传统的介质阻挡放电灯,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尚不完善。
上述传统的介质阻挡放电灯存在的问题是,辐照输出中的光柱移动引起光输出窗口的亮度存在随时间的“脉动”,不能避免亮度的这种“脉动”。此外,如果为了降低亮度的“脉动”程度,稳定地产生更多的光柱,则材料和结构必须满足的要求数量增加,随着要求数量的增加,制造成本不可避免地要提高。
本发明提供以下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
(1)介质阻挡放电灯包括,透过紫外辐射的圆筒形放电容器,密闭于放电容器中的放电气体,和设置在放电容器外表面的一对放电电极,电极的端部与放电容器接触,其中构成一对电极的两个放电电极的端部跨越放电空间而彼此对置;相互连接两个电极端部的线与放电容器的轴是偏心的;垂直于该线的平面大致平行于该轴。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介质阻挡放电灯,其中,当从轴方向观察时,跨越该对放电电极产生的放电等离子体的光柱所呈现的形状,至少在一个部位朝向放电容器的内壁弯曲。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介质阻挡放电灯,其中,限流电阻器被插入并与该对放电电极串联连接。
如上所述,通过相对于放电容器的轴偏心地设置一对对置电极,可以稳定放电容器中产生的放电等离子体的光柱位置,于是可以抑制紫外辐射接收表面上的亮度分布的“脉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介质阻挡放电灯,可以抑制紫外辐射接收表面上的亮度分布发生“脉动”,也简化了结构。
图1展示了沿本发明实施例的放电容器的圆筒形管轴截取的剖面图,还带有电源电路。
图2展示了沿垂直于图1所示实施例的放电容器的圆筒形管轴的平面截取的剖面图,还带有电源电路。
1放电容器
2气体
3、3a、3b、4、4a、4b对置电极
5、5a、5b光柱
6、6a、6b、7、7a、7b限流电阻
8高频高压电源
以下将结合附图介绍本发明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M.D.COM,未经株式会社M.D.COM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159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性的体液吸收性穿用物品
- 下一篇:电压控制振荡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