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针电化学肿瘤治疗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9104583.1 | 申请日: | 1999-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525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7-18 |
| 发明(设计)人: | 孙才均;陈国璋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才均;陈国璋 |
| 主分类号: | A61N1/00 | 分类号: | A61N1/00;A61B18/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翁霁明 |
| 地址: | 31000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化学 肿瘤 治疗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以电热针为电极兼具电热和电化学治疗肿瘤的装置,属于一种医疗器械。
电热针和电化学技术分别用于肿瘤治疗已有十几年的历史了,它们均利用电源接通后产生的电流,一是作用于电热针中空体内的发热体,使之产生热量并对插入的肿瘤灶体组织起热疗作用;二是作用于两插入在肿瘤灶体上的正负电极,使阴、阳两极间产生电极反应和电极付反应,在两极间分别产生强酸和强碱性杀伤区,达到电化疗的效果。但由于这两种肿瘤的治疗技术均分别不同应用在临床 上,因此,单独的电热针治疗肿瘤病灶,其治疗的温度较难得到控制,特别是对较大直经的肿瘤组织升温不能均匀。同时单独的电化学治疗虽也能杀伤肿瘤细胞,但它也存在不均匀,甚至不能同步等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旨在利用电热针和电化学治疗技术在物理学、化学和生理学作用机制上的协同性、互补性和增效性等特点,将两者有效结合为一体从而构成的热针电化学肿瘤治疗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它至少由二组、每组至少有一根内设置有发热体的电热针、三个直流电源组成,其中两个直流电源为加热电源,它们分别与两组电热针内的发热体相连;另一个直流电源为电化学电源,其二极分别与二个加热电源的相应电极相接。
本发明所述的电热针包括一组至少由一根电热针组成的中心电热针和一组至少由二根电热针组成的周边电热针,中心电热针的加热电源一电极(如正极)接有电化学电源相同电极(如正极)上,而周边电热针的加热电源另一对应电极(如负极)接着电化学电源另一相同电极(如负极)上。
所述的加热电源和电化学电源均为浮空的直流恒流可调电源,其中电化学电流的量值由电化学电源调节,电热针的加热温度由加热电源调节。
本发明所述的电热针为不锈钢空心针体,其内设置有镍铬丝发热体,且所述的中心电热针的外周包复有铂金。
本发明还配套设置有测温针,该测温针是将测温热传感器装入于空心不锈钢针体内并与之绝缘构成,与测温热传感器相连接出有温度指示器。
附图说明如下:
图1是本发明的电热针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将通过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介绍:图1所示,本发明的电热针结构包括一不锈钢空心针体1,针体1的前端部有一尖的针头部2,一由镍铬丝组成的发热体3,其一端固连在尖的针头部2上,另一端接着电源的一极端,而电源的另一极端接于针体1上,使之形成一电流回路,电流流过发热体3后即会产生热量。由于上述电热针的结构已作为公知技术在中国专利公报上已有公开,故在此不再作详细的介绍。图2所示,本实施例主要由五根内设置有发热体3的电热针4、及三个彼此独立浮空的直流恒流可调电源5组成。电热针4分为两组,一组由一根电热针组成中心电热针41,另一组由四根电热针组成周边电热针42;电源5中的两个电源为加热电源51,其中一个加热电源511的两极接于中心电热针41上,另一个加热电源512的两极则并接在四根周边电热针42上;电源5中的另一个电源为电化学电源52,它的正极接于加热电源511的正极上,而它的负极则接于加热电极512的负极上。本发明在其它实施例中,上述电化学电源的正负极连接则可与上述相反,即其正极接于加热电源512的正极上,负极接于加热电源511的负极上。在以上所述的电源5回路中,还各设置有开关K和电流调节器6,通过调节加热电流可控制电热针的温度,而电化学电流I的量值也可用电流调节器6调节获得。使用时,接通加热电源51,可以使中心电热针41和周边电热针42产生热量,并对肿瘤产生热效应。当单独接通电化学电源52,这时,中心电热针41和周边电热针42之间产生电流,也即电热针4之间产生电化疗效应,它使肿瘤组织起化学变化,即电热针的一端与电热针的另一端产生强酸与强碱区域。而同时接通加热电源51和电化学电源52,这时两者所发生的电热疗效应和电化疗效应同时作用于肿瘤组织,并且它们能加强对肿瘤组织的杀伤作用。
本发明所述的中心电热针41结构大致与周边电热针42相似,但为了避免电化学过程中的腐蚀作用,在其外周包以铂金7。
本发明还配套设置有测温针8,该测温针8是将测温传感器装入于空心不锈钢针体内并与之绝缘构成,与该测温热传感器相连接出有温度指示器9。
本发明所述的中心电热针41也可用电极针代替,这种电极针可用铂金丝制作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才均;陈国璋,未经孙才均;陈国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045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