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氧性丁二酰亚胺无灰分散剂有效
申请号: | 99103269.1 | 申请日: | 1999-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45C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08 |
发明(设计)人: | 邓景辉;徐未;张福惠;熊崇翔;杨三庆;向文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M133/16 | 分类号: | C10M133/16;C10L1/2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舒,庞立志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氧性丁二酰 亚胺 灰分 散剂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品添加剂,确切地说是一种用于内燃机油或燃料油的具有抗氧化性能的丁二酰亚胺无灰分散剂。
丁二酰亚胺分散剂于60年代就开始大量使用,目前仍是应用最广和用量最大的一种分散剂,其制备方法是:先由分子量1000-3000的聚异丁烯与马来酸酐反应,生成聚异丁烯基马来酸酐,然后再与不同比例的多烯多胺反应,制得单、双和多聚异丁烯基丁二酰亚胺。
由于发动机的操作温度范围很宽,在冬季停停开开的操作条件下,汽车曲轴箱的温度低,燃料烃和湿气(水份)不易从润滑油中排出,导致发动机油产生大量的油泥,影响发动机的正常运转;夏季,连续驾驶导致操作温度升高,内燃机油易发生氧化,使粘度迅速增长,活塞上积炭和漆膜增加。为此,要求内燃机油既要有很好的低温油泥分散性,又要求具有优良的高温抗氧化能力。
US 4973412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的润滑油添加剂,其制备方法是:先用有机二元酸偶联部分酰化的丁二酰亚胺,再用不饱和脂肪酸处理,最后再与具有抗氧化性能的亚硝基对苯二胺反应即得。该添加剂改进了丁二酰亚胺的抗氧化性能,但其制备工艺比较复杂。
US 4636322、4699724、4713189公开了偶联的丁二酰亚胺分散剂,是由苯酚、双酚A、间苯二酚、单壬基酚或β-萘酚通过曼尼希反应偶联丁二酰亚胺,再用羟基乙酸酰化部分多烯多胺制备而成。该添加剂改善了分散性和对橡胶密封圈的适应性,但没有提及改善氧化安定性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已有技术结构不同的既能改善低温分散性能,又能增强抗氧化性能的丁二酰亚胺型无灰分散剂。
本发明提供的抗氧性丁二酰亚胺无灰分散剂结构上含有如下基团:烯基丁二酰基,酚偶联的多烯多胺基,与多烯多胺基相连的2,6-二叔丁基酚基。该分散剂是按如下方法制备的:
(1)在2,6-二叔丁基酚的存在下,将含αH的酚、多烯多胺和甲醛混
合,进行曼尼希反应,分离产物,制得中间产品缩合胺;
(2)将烯基丁二酸酐与上述缩合胺进行胺化反应,得到最终产品。
具体地说,本发明提供的分散剂可以按如下方法制备:
(1)在氮气保护下,将2,6-二叔丁基酚、含αH的酚、多烯多胺和甲醛混合,在搅拌下缓慢升温,在室温~150℃,优选60~120℃下反应1~10小时,优选2~8小时,减压蒸馏脱除水和未反应的物质,得到偶联的含抗氧基团的多烯多胺,即缩合胺。
其中,含αH的酚可以选自苯酚、对甲酚、对苯二酚、双酚A或β-萘酚之一,也可以是其中二种或二种以上的混合物,含αH的酚与多烯多胺的摩尔比为1∶1~4,含αH的酚与2,6-二叔丁基酚的摩尔比为1∶0.2~3,优选1∶0.5~2,这两种酚可以与甲醛和多烯多胺同时加入反应器,也可以后加入,加入的温度以不超70℃为宜。
所说多烯多胺的通式为H2N(CH2CH2NH)nH,式中n为1~6的整数,如乙二胺(EDA)、二乙烯三胺(DETA)、三乙烯四胺(TETA)、四乙烯五胺(TEPA)、五乙烯六胺(DEHA)等。
所说甲醛可以是受热后可以分解为甲醛的多聚甲醛;也可以是甲醛水溶液,最好是浓度为36重%的甲醛饱和水溶液。如果是多聚甲醛,则可以与其它反应物同时混合;如果是甲醛水溶液,则最好是先将其它反应物混合后,再将甲醛水溶液逐步滴入。甲醛的用量应适当过量,最好是含αH的酚和2,6-二叔丁基酚中具有反应活性的H的总和的1~2倍。
该步骤制得的缩合胺的结构中,含αH的酚根据其所含具有反应活性的H的数量,可以与1~4个多烯多胺相连,可以连在伯氨基上,也可以连在仲氨基上。例如,苯酚不仅有两个邻位H,还有一个对位H也可参与反应,因此有三个具有反应活性的H。2,6-二叔丁基酚的对位上,可以与一个多烯多胺相连,同样可以连在伯氨基上,也可以连在仲氨基上。含αH的酚与2,6-二叔丁基酚在产物结构中的相对含量视投料比而定。
(2)在稀释油和氮气存在下,将步骤(1)制得的缩合胺与烯基丁二酸酐在60~160℃,优选80~140℃反应1~8小时,优选2~6小时,减压脱除反应生成的水,过滤,得最终产品无灰分散剂。其中烯基丁二酸酐的加入量为步骤(1)中多烯多胺摩尔数的0.6~3倍,优选0.7~2.5倍。另外,为了便于反应平稳进行,可以在氮气保护下,先将烯基丁二酸酐溶解在稀释油中,加热至60~90℃,再缓慢加入缩合胺进行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032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成电路卡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无线通信系统信道分配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