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源控制器无效
申请号: | 98248534.4 | 申请日: | 199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3680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08 |
发明(设计)人: | 罗锦堃;刘森祥;潘惠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致伸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8 | 分类号: | G06F1/2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娴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控制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控制器,特别是一种电脑专用的电源控制器。
一台电脑通常连接着数台周边设备,例如屏幕显示器、印表机、扫描器以及数据机等,而电脑专用的电源控制器是用来提供电源给这些电脑周边设备。
请参考图1,图1为习知电源控制器10的立体示意图。电源控制器10用来提供电源给数个电脑周边设备。电源控制器10包括有一长方形的壳体12,一设于壳体12内的电源电路(未显示)。壳体12前端设有一控制面板14,上端设有一平台16,而后端18则设有数个插座20。电源电路包括有数个连接头(未显示)安装于壳体12后端的各个插座20内,用来连接各个周边设备的插头并提供电源,还有数个控制开关(未显示)安装于控制面板14上,用来控制数个连接头。
当电源控制器10放置在桌上使用时,壳体12上端的平台16用来承载电脑屏幕以节省桌面空间。电源控制器10的体积很大且其内部大多是中空的,因为壳体12的平台16一定要够大才能够承载电脑屏幕,因此电源控制器10的体积无法缩小。由于电源控制器10体积很大,因此在包装、运送或展示时必须占据很多空间,十分不经济。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的电源控制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措施:
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控制器,包括:壳体及电源电路;电源电话路置于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分为前壳体及后壳体;
前壳体呈近似长方形,其前端设有一控制面板,上端设有一平台,后端设有数个插座;
电源电路设于前壳体内,其包括有数个连接头安装于前壳体后端的各个插座内,用来连接电脑周边设备的插头以及数个控制开关安装于控制面板上,用来控制连接头;
后壳体的上端设有一平台,下端设有凹槽;以及
一连接装置,用来将后壳体的前端与前壳体的后端相连结以使前壳体的平台及后壳体的平台得以合并成统一平面的一平台。
所述的电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平台的面积大约与后壳体平台的面积一样大。
所述的电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一设于所述前壳体后端周围的凸缘,以及一设于后壳体前端周围并与凸缘相对应的凹缘。
所述的电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体与前壳体分离时,所述后壳体下端的凹槽与前壳体相叠。
所述的电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体下端的凹槽用来与前壳体的下端相叠。
所述的电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有一设于所述前壳体后端及后壳体前端之间的铰链,用来使后壳体得以摺叠于前壳体下方。
所述的电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体摺叠于所述前壳体下方时,后壳体下端的凹槽与前壳体的下端相叠。
所述的电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有设于所述后壳体凹槽两侧的二滑槽,二滑槽以可滑动方式与所述前壳体的左、右两侧相结合。
附图简单说明:
图1为习知电源控制器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源控制器的立体图。
图3和图4为图2电源控制器摺叠状态的立体图。
图5和图6为图2电源控制器的前壳体与后壳体分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源控制器的另一实施例摺叠状态的立体图。
图8为图7电源控制器取下后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图7电源控制器下部的立体示意图。
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控制器说明如下:
请参考图2至图6,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源控制器30的立体图。图3和图4为图2电源控制器30摺叠状态的立体图,图5和图6为图2电源控制器30的前壳体32与后壳体42分开状态的立体图。
本实用新型电源控制器30包括有一近似长方形的前壳体32,一电源电路(未显示)设于前壳体32内,以及一后壳体42。前壳体32前端设有一控制面板34,上端设有一平台36,而后端38设有数个插座40。电源电路包括有数个连接头(未显示)安装于前壳体32后端的各个插座40内,用来连接各个周边设备的插头以提供电源,以及数个控制开关44安装于控制面板34上,用来控制连接头。后壳体42为一盖体,其上端设有一平台48大约与前壳体32上端的平台36一样大,后壳体42下端设有凹槽50。前壳体32的后端38与后壳体42的前端46可相连结以使前壳体32的平台36及后壳体42的平台48得以合并成一平台56,以承载电脑屏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致伸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致伸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485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翻边孔的伸缩门交叉连接管
- 下一篇:红外线移动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