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深井泵止逆阀无效
| 申请号: | 98248121.7 | 申请日: | 1998-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356166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2-29 |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民;董宪申;张宪舫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宪申 | 
| 主分类号: | F04B53/10 | 分类号: | F04B53/10 | 
| 代理公司: | 河北省科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淑敏 | 
| 地址: | 05735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井泵 止逆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向阀,特别是深井泵止逆阀。
深井泵止逆阀是安装在深井泵水力工作部件下端的一个防止回水装置。其主要作用是便于水泵启动,以及动水位在水力工作部件以下时,水泵仍能照常工作。目前,用于深井泵的止逆阀普遍采用阀室内装一阀门,阀门固定在导杆上,通过导杆与吸水咀内的导向套组成一个工作系统。导杆可在导向套内上、下滑动,实现阀门的启闭。现有止逆阀从流体力学的观点看,存在着明显的缺点:由于阀门开启后,阀门仍处在进水口的正上方,迫使水流改变方向,横向撞击阀室壁后,水再向上进入水力工作部件,造成紊流和涡流,能耗增大。同时,阀门靠水流的上升力打开并持续对水流造成恒定压力,降低了扬程。从机械角度讲,现有止逆阀在运行中,由于泥沙堵塞,导向套或异物缠绕导杆致使阀门不能启、闭的现象时有发生。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而提供一种深井泵止逆阀。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深井泵止逆阀组成中包括阀室、阀门、吸水咀,阀室下端与吸水咀相连。阀门与位于吸水咀上部、阀室下端的铰轴铰接,其直径大于吸水咀上端口直径。当水泵工作时,向上流动的水冲开阀门,阀门绕铰轴转动。此时,阀门与水流方向平行而不会阻水;当水泵停止工作时,回落的水流把阀门关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止逆阀相比具有下列优点:第一,阀门开启后,水在上升过程中,不受阀片影响,减少了损耗,从而提高了效率。第二,不会因泥沙阻塞导向杆与导向套之间的间隙或异物缠绕导向杆而使阀门启闭不灵,从而保证深井泵止逆阀可靠、有效地工作。
附图为本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本实用新型组成中包括阀室1、阀门2、吸水咀3,阀室1上端与中导流壳或管路相连,下端与吸水咀3相连。吸水嘴3上部设有阀门支架4用以支承阀门2,阀门2上设有转柄,转柄通过铰轴5将其与吸水咀上的阀门支架4相连,并可绕铰轴5自由转动,阀门2的直径大于吸水咀上端口直径。当水泵工作时,上升的水流将阀门2打开,阀门2可绕铰轴5转动至85°-90°。此时,阀门基本与阀室1的阀室壁平行,水流在阀室内畅通无阻,损耗降至最小,从而提高了水泵效率。当水泵停止工作时,在下垂水流及自重的作用下,阀门1关闭。
为保证阀门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可在阀门的下部设置橡胶垫6,二者间由紧固件7固定连接。
铰轴5与吸水咀3上的阀门支架孔均有一定间隙,增大了活动系数,且不易使泥砂沉积于该处,故能保持转动灵活。同时,由于水泵工作时阀门2处于阀室壁处,避免了由于异物进入而缠绕阀门2的转动部分,提高了深井泵止逆阀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宪申,未经董宪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481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