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滚柱式免缝钮扣无效
申请号: | 98246463.0 | 申请日: | 1998-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3855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7-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平 |
主分类号: | A44B1/36 | 分类号: | A44B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10001 青海省***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柱式免缝 钮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纽扣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不需要针线缝订的免缝纽扣。
目前,人们普遍使用的纽扣主要是用针线缝订在衣物上,这种纽扣在往衣物上缝订时,必须借助辅助工具,很费时费力,尤其是对于大批量生产服装的厂商来讲,是件很繁锁的事,而用针线缝订的纽扣,在使用数次后很容易松掉,常给人们带来不少麻烦。现已发明的一些免缝纽扣,不是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就是难以适应现代服装对纽扣美观性和多样化的需要,因而很难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推广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更为方便、合理、实用的免缝纽扣,它不需要针线缝订,只须用手一捏,就能快捷便利地装订在任何布料薄厚不一的衣物上。这种纽扣在洗熨衣物时还可以任意拆卸,能重复多次使用,且装订在衣物上十分挺立、结实、美观。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扣芯可卡入扣体面,与扣体共同或独立形成纽扣的扣面。扣体是纽扣的基座,其后背带有一圆形扣柱。在扣体中心设有一方形空腔,方形空腔深入至扣柱内,其上端开口与扣体相通,对称两边呈斜面向里收,形成上大下小的空腔,且底部设有一针孔,针孔与扣柱相通。在扣体方形空腔底部平行装配有二根圆形金属滚柱,圆形滚柱之上有一中心带针孔的垫片,在垫片上设有一弹性物,弹性物设定为一弹簧或弹性橡胶块。弹性物通过垫片将二根圆形滚柱压在方形空腔底部,使之始终保持平行或平行运动状态。扣钉由扣针和扣帽组成,扣针头部尖锐,针体光滑;扣帽是固定在扣针尾部的一圆形薄挡片。扣钉上的扣针可穿透布料后,可插入扣体后的扣柱底端针孔。由扣体内弹性物挤压二根滚柱将其夹紧锁定。该纽扣扣体与扣钉的配合原理是:当扣针通过扣柱底端针孔进入扣体方形空腔时,扣针即将方形空腔底部的圆形滚柱向上顶,二根滚柱在扣针的推动下,沿方形空腔对称两边斜面向外上滚动分开,并将弹性物上项,从而使扣针从二滚柱中间穿过。扣针顶开二根滚柱后,继而经过垫片中心的针孔,插入弹性物中间。当扣针依布料薄厚插入到位时,弹性物产生的弹力,使二滚柱沿方形空腔对称两边斜面将扣针夹住锁定。此时若将扣针外拉,扣针针体会带动二滚柱沿方形空腔对称两边斜面同时向下滚动。由于方形空腔对称两边斜面内收,形成上大下小的内腔。因此,二滚柱在针体拉动下越是向下滚动,二滚柱则沿方形空腔斜面同时向里将扣针越夹越紧,扣针也就无法从扣体内直行拉出。所以该纽扣扣钉一旦插入扣体内,就会十分结实。但是,若是固定住扣体将扣钉一边旋转、一边外拉,由于滚柱与扣针针体是点接触,即接触点是圆和圆的切点,因此,二根滚柱与扣针针体的接触点就会在旋转外拉力的作用下,象螺纹一样一圈圈外移,最后使扣钉与扣体分离,从而将该纽扣卸开。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不需要借助任何针、线等辅助工具,只须先将扣针穿过布料,再将扣体扣柱底端针孔对准扣针用力将扣面与扣钉一捏,就能快捷便利地将纽扣装订在任何布料薄厚不一的衣物上,十分结实挺立。另外,由于该纽扣可以通过旋转外拉卸下,所以,它又具有只能旋转卸下,而不能直拉卸下的优点,并且能重复多次使用,十分方便实用。而该纽扣采用的扣芯和扣体组合式结构,又有利于扣面造型的多样化开发,能广泛适用用于西装、时装、大衣、军装等不同类型的服装。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3为图1、2扣体(未装配件及扣芯)的上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5、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7、8为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装钉在衣物上的示意图。
在图1-9中,1、扣芯;2、扣体;3、凹面;4、扣柱;5、扣体方形空腔;6、针孔;7、圆形滚柱;8、垫片;9、弹性物;10、扣钉;11、扣针;12、扣帽;13、金属圆管套;14、方柱;15、小插柱;16、小插孔;17、金属衬架;18、布料。
图1、2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平,未经王建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464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储能式臭氧发生清洁器
- 下一篇:水质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