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锁式一次性注射器无效
| 申请号: | 98233161.4 | 申请日: | 1998-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353392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2-15 |
| 发明(设计)人: | 王琼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琼韬 |
| 主分类号: | A61M5/50 | 分类号: | A61M5/5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0003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注射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锁式一次性注射器。
目前,注射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重复使用的玻璃注射器,一类是一次性塑料注射器,即现行第一代一次性注射器。可重复使用的玻璃注射器,在消毒不严密,不彻底时,易产生感染和交叉感染,传播疾病,所以正在逐步被淘汰。现行一次性塑料注射器,原则上规定只能使用一次,但仍存在重复使用和回收再用的可能,由于其为塑胶制品,回收后无法进行彻底的高温高压消毒,且易被玩童拾取而当作玩具,因此,其潜在的危险更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安全方便,且使用一次即可靠报废的第二代一次性注射器,即自锁式一次注射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
一种自锁式一次性注射器包括针筒(2),设于针筒(2)内的活塞(8),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针筒(2)的内壁上适当部位设有环形凹槽(3)和(4),所述活塞(8)前部设有弹性卡销(7),所述针筒(2)尾端的针筒手柄(6)与活塞杆(9)尾端的活塞手柄(10)通过保险撑环(5)配合支承。
本实用新型的活塞(8)是设有弹性活塞头(12)的活塞。
本实用新型弹性卡销(7)凸出活塞(8)表面的端头断面为半弧半角形面。
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卡销(7)为具有一开口的弹性圈,其设于凹槽(11)内。
本实用新型的活塞(8)和弹性卡销(7)可以设计为一体,卡销(7)变相为弹性倒钩(13)与活塞(8)连接。
附图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针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活塞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活塞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主要由针筒(2),设于针筒(2)内的活塞(8)和设于针筒(2)前端的针头(1)构成。针头(1)可固定连接或活动卡接于针筒(2)前端。针筒(2)的内壁上设有环形凹槽(3)和(4),针筒(2)尾端设有针筒手柄(6)。活塞(8)前端为弹性材料制作的具有缓冲作用的活塞头(12)。活塞头(12)与活塞(8)前端卡接或扣接固定。活塞(8)前部的活塞体表面还设有凹槽(11),凹槽(11)内设有弹性卡销(7),弹性卡销(7)外端凸出于活塞(8)表面的部分具有半弧半角形端面,形状为具有一开口的弹性圈,见图3,弹性圈可直接卡于凹槽(11)内。活塞(8)尾端为活塞手柄(10),将活塞(8)插入针筒(2)内后,可在针筒手柄(6)和活塞手柄(10)之间设置分体联接的保险撑环(5),使用前,先打开保险撑环(5),吸入注射液排空后即可进行注射,当活塞(8)推进注射完毕时,活塞(8)上的卡销(7)正好落入针筒(2)的环形凹槽(3)内,此时活塞(8)被锁死,即不能再抽回。保险撑柱(5)用于防止本实用新型使用前活塞(8)锁死而报废,也便于组装和安全运输,还是识别注射器是否已使用过的明显标记。凹槽(4)为防拆装置,防止使用前人为破坏报废机关。保险环(5)为有轴向加强筋的桶状脆性塑料制成,径向加力即可破碎。参见图3,本实用新型的活塞(8)和弹性卡(7)可以设计为一体。弹性卡销(7)变相为弹性倒钩(13)。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避免了因医疗条件限制或操作不规范而造成的消毒不彻底或未消毒的现象,杜绝了使用注射器而造成的感染及交叉感染。
2、结构简便,使用方便,性能可靠,成本低廉。
3、使用一次即自行可靠报废,失去了再用和玩耍的功能,杜绝了回收再用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琼韬,未经王琼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331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