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防液体瓶无效
| 申请号: | 98228917.0 | 申请日: | 1998-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353371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2-15 |
| 发明(设计)人: | 冯裕坤;冯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裕坤 |
| 主分类号: | A61J1/05 | 分类号: | A61J1/05 |
| 代理公司: | 南充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杜应龙 |
| 地址: | 637225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输液用的液体瓶。
公知的输液瓶一般使用时,在瓶口插入带有进气岔管的输液管后,气体从瓶口穿过药液进入瓶底形成气压,才能顺利输液,正如本申请人在中国发明专利NO94229621.4所指出的,气体进入药液有很多弊端,空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氮氧化物等气体和在医院尤为集中悬浮于空气中的病毒、细菌等有害物质随着空气穿透药液进入瓶内,同时,药液又可能产生药理性理化反应,生成新的有害物质,溶于药液之中输入人体,容易引起新的病变,产生交叉感染等。医学界一直在努力改进这种输液方式,但总没有找到可行的方法,在上述的专利申请中,本申请人提出一种从瓶底进气的方案,对传统方法进行了改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不管怎样还是在瓶中进入了气体,新的输液装置应该完全不让空气接触药液,这是现实所提出的一个应迫切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公知技术的缺点,并具有公众所希望优点的能防止空气进入瓶内,防止交叉感染,防止药液变质的三防液体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为:所述的液体瓶为双层瓶,外层瓶的底部开有使用时启开的口。
上述构成的液体瓶即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下面结合图示及实施例对本方案作更详细的说明。
图1为三防液体瓶的正视图;
图2为图1中A向视图;
图3为图1中B向视图;
图4为三防液体瓶第二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5为图4中瓶身正视图;
图6为三防液体瓶第三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7为三防液体瓶第四实施例的正视图。
如图1所示,为本方案的一个实施例,这是一个双层瓶,包括一个整体瓶的内层(1),及一个与其相符的外层瓶(2),所述的相符即内外瓶的壁有一定的配合要求,这是不难做到的。两瓶的瓶口固接在一起成为一个瓶口。瓶口的固接方案较多,本实施例内层瓶口翻过来包住外层瓶口成为瓶口的凸边。内层(1)采用较柔软的医用材料作成,例如聚乙烯等。具有无毒无增塑剂、耐腐蚀、透明、耐热,用来盛装药液,内层(1)的一部分瓶身为折叠层(3),所以内层(1)的体积是可改变的。外层瓶一般用较硬的塑料作成,刚性较好,相当于支持内层瓶。内层及外层瓶身均可为直壁或折叠可压缩瓶身,或内层为折叠可压缩瓶身,外层为直壁瓶身等。
双层瓶的瓶口有盖,所述的盖包括硬盖(4)与瓶口用螺纹连接,瓶口与硬盖(4)间有聚乙烯塑料软盖(5),软盖上开有与特制输液带(6)进液嘴相适应的孔(18),软盖(5)上有输液孔加药孔,反扣在瓶口的凸边上,并由硬盖(4)压紧。在硬盖(4)的上端有一活动盖,如图2所示,刻有压痕,使用时撕开,通过塑料软盖(5)插入输液针头。图示中的输液带(6)包括空心输液针头(7),针头(7)的外径与软盖(5)的孔相配合,使用时启开硬盖(4)的活动盖后插入针头(7),针头(7)通过一截空心软管与一个滴液瓶(8)相连,用以观察滴液状况,并通过调整装置(9)调节流量大小。
如图3,为外层瓶底部所开的使用时启开的口(10),该图为使用状态图,有一个未完全刻有压痕的环(11),中间有一拉圈(12),未使用前起一个密封瓶底的作用,使用时撕开拉圈(12),将环(11)拉出作为挂环,挂在输液架的小钩上,同时将外层瓶的底开了一个进气孔。大气压力通过进气孔作用于柔软内层瓶的底部,压缩折叠层,于是输液得以顺利进行,这种方案保证了液体瓶中不进入任何气体。
如图4为本方案的第二实施例,所述的内层瓶为一个整体瓶(13),瓶(13)与上述实施例的内层整体瓶(1)几乎一样,只是单独的瓶口,外层瓶(14)为一开口瓶,将内层瓶(13)装入外层瓶(14)后,外层(14)的开口处与内层瓶身紧密相接,其余结构不改动,但外层(14)瓶身沿其中心线的长度必须包覆完内层瓶上的折叠层,这是可以想象的。
图6所示为本方案的第三个实施例,所述瓶的外层为整体瓶(15),内层为一倒置的开口瓶(16),如果两者分开制作,开口处的翻边与外层瓶(15)的底牢固连接,起密封作用。或制作时内外层瓶作为一个整体一次作出,也是可能的。
所述的瓶未使用前折叠层收缩。使用时开启外层瓶(15)的活动底(17),空气进入内层瓶(16)所形成的空腔内,折叠层慢慢扩展,完成输液过程。
上述双层瓶均采用医用塑料,一般内层较软,外层软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裕坤,未经冯裕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289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