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耳穴定位器无效
| 申请号: | 98226129.2 | 申请日: | 1998-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329357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7-21 |
| 发明(设计)人: | 吴庆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庆民 |
| 主分类号: | A61H39/02 | 分类号: | A61H39/02;A61H39/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0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耳穴 定位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耳部治疗的医用治疗器,特别是耳部穴位定位治疗器。
人体耳廓物理测试表明,一般耳穴阳性点(即敏感点)电阻较低、易导电。这些生物电信息的异常变化,反映了机体相应部位的病变。在现有技术中,根据欧姆定律原理,用导电材料制成的电极,在耳廓一定范围内,在恒定电压供给后,电阻、电流成反比,低阻抗电流刺激阳性点,从而欲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此即所谓“自动选穴和配穴法”。但耳廓某点测定的低阻点,迄今为止的中医理论和实践表明:这一物理现象并不完全和机体相应部位的疾病和/或病程相吻合,甚至出现10-15%的反向关系,故治疗的盲目性较大、疗效性较差。这就对耳穴的定位要求较高。由于人体耳廓变异性极大,而耳形本体电极设计的凹凸外形恒定,则就广泛性而论,势必与各耳廓本身凹凸结构不尽平行,与所谓“低阻点”(即阳性点)不可能达到完全吻合,故治疗的可靠性较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定位准确,可保证治疗效果的耳穴定位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耳穴定位器,其特征在于它由外壳、耳形骨架、穴位定位针、定位针控制机构组成,其耳形骨架为一与人耳凹凸面相吻合的实心体,其对应人耳标准穴区位置均开有穴位通道,耳形骨架与外壳前面相连并凸出于外壳前表面,耳形骨架的各穴位通道内均活动设有各自的穴位定位针,在外壳内对应耳穴骨架的后部设有由弹性体、推杆、弹簧组成的定位针控制机构。
本实用新型首次采用弹性定位结构,它可根据各人耳形轮廓的不同,自动调节耳体治疗针的伸缩长度,保证各定位治疗针与耳体对应穴位可靠接触。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耳廓变异性大而存在的定位不准、治疗盲目性大的问题,其接触耳廓皮肤及耳穴定位可靠准确,并且接触不同耳廓的适应性广,可保证耳穴治疗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使用方便,利于耳穴治疗的普及推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本实用新型由外壳1、耳形骨架2、穴位定位针3、定位针控制机构4组成,其耳形骨架2为一与人耳凹凸面相吻合的实心体,其对应人耳标准穴位位置均开有穴位通道5,耳形骨架2与外壳1前面相连并凸出于外壳1前表面,耳形骨架2的各穴位通道5内均活动设有各自的穴位定位针3,在外壳1内对应耳穴骨架2的后部设有由弹性体6、推杆7、弹簧8组成的定位针控制机构4。
所述定位针控制机构4中的弹性体6(如软橡胶、塑料等)位于耳形骨架2后端面的弧形凹腔9内,弹性体6的形状与该弧形凹腔9相吻合,其前端弧形面抵在耳形骨架2各穴位通道5内的穴位定位针3的后端,弹性体6的后端整体连有推杆7并伸出外壳1的后表面,在推杆7上套装有弹簧8,在推杆7上还可设有弹簧弹性锁定片10。前述耳形骨架2后端的弧形凹腔9的形状最好与其前端面的与人耳凹凸面相吻合的凸出面相同,这样弹性体6的前端弧形面就也与人耳凹凸面相吻合,从而保证弹性体6对各穴位定位针3的作用力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耳穴定位器可以单只使用,也可一对使用,它们分别安置在左、右耳内,并用如同耳机结构的耳夹11连接在一起。当它们置于人耳内后,由于耳形骨架2的凸出面与人耳凹凸面相吻合,则它们贴合在一起,然后推动推杆7,它压缩弹簧8并带动弹性体6向前移动,则各穴位定位针3沿各自穴位通道5伸出耳形骨架2顶触在人耳各相应耳穴上,此时若打开推杆7上的弹簧弹性锁定片10,则它就将弹簧8抵住,使推杆7及其弹性体6以及各穴位定位针3定位在所需的位置,对各穴位进行定点刺激,若将各穴位定位针3后端通过导线接上电压,则效果更佳。如果让弹簧弹性锁定片10不起作用,则可反复推动推杆7,使推杆7在其弹簧8恢复力作用下来回通过弹性体6带动各穴位定位针3来回移动,对各耳穴进行按摩刺激治疗。这样本实用新型自动定位在任何耳廓相应耳穴区域,从而达到对位、对线准,与耳穴接触紧,适用不同耳廓治疗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庆民,未经吴庆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261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过滤器阀门
- 下一篇:胃幽门螺旋杆菌病人隔离检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