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回火防止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8222489.3 | 申请日: | 1998-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363182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2-09 |
| 发明(设计)人: | 鲍建萍;刘贵永;陈西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泉沟煤矿多种经营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D14/82 | 分类号: | F23D14/82 |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高等院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随莲,张德仲 |
| 地址: | 2712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回火 防止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应用于气体焊接、切割机械等设备中的回火防止装置。
目前,在焊割领域普遍使用的氧气切割中,因燃气回火引起着火爆炸的危害还相当大,一些易回火爆炸的燃气所采用的回火防止器由于其性能、结构等方面的问题,有效率很低。因此使用易回火爆炸的燃气迫切需要一种安全可靠的回火防止装置,以使操作者放心大胆地工作。目前普遍采用的干式回火防止器,是由阻火内套、单向阀及外壳等元件组成的,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由于使用过程中,有杂质进入回火防止器,造成单向阀关闭不严或单向阀动作不灵敏,不能切断气源,从而使逆燃火焰继续燃烧;②一旦回火防止器失效,阻火内套只阻火不灭火,逆燃火焰在阻火内套中继续燃烧,使单向阀及壳体温度急剧上升,达到燃气燃点,引发防止器以外管道中燃气燃烧爆炸。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回火所产生的火光或回火造成的干式回火防止器外壳温度上升到75±5℃时,其执行元件切断逆燃火焰的气源及回路,从而达到能安全可靠地阻灭火目的的回火防止装置。
任何一种燃气在燃烧时,只要发生回火就必然产生火光和温度。本实用新型就是抓住回火时的这两大特征,用光敏、热敏元件及其控制电路来进行设计的。当发生回火时逆燃火焰通过的路径是:接嘴A(经载体)→接嘴B→管路→接嘴C→阻火内套→单向阀→连接件→电磁阀→气源。发生回火时,逆燃火焰通过接嘴A,光敏元件首先“看”到火光,并在0.001S~0.003S内发出信号,控制回路接到信号后控制执行元件在0.03S内接通电磁阀回路,电磁阀在0.02S内动作,切断正常气路,逆燃火焰无燃烧气源和通路而自行熄灭。接嘴A、接嘴B及压盖可采用钢材或铜合金,载体采用耐温、透明的材质如有机玻璃等;光敏元件采用灵敏度高、动作可靠的元件,密封垫2、密封垫3采用橡胶、石棉等密封材料。
如果光敏元件损坏或不能正常工作时,控制回路及执行元件不动作,若此时发生回火,逆燃火焰燃烧至阻火内套,阻火内套作用熄灭火焰。假如阻火内套不起作用,阻火内套只阻火不灭火,逆燃火焰在阻火内套中燃烧,使外壳温度升高,为避免其温度上升至燃气燃点,引发电磁阀侧气体燃烧爆炸,外壳温度上升到75±5℃时,热敏元件发出信号,控制回路接到信号后控制执行元件在0.03S内接通电磁阀,电磁阀在0.02S内动作,切断正常气路,逆燃火焰无燃烧气源和通路自行熄灭。外壳可选用铜合金或导热率高的金属材料;阻火内套采用粉末冶金管或粉末陶瓷管制造;热敏元件应灵敏度高,动作可靠,动作温度为75±5℃;连接件选用钢材或合金等材质;单向阀、二位三通电磁阀为通用的气动元件。在整个系统控制过程中,光敏元件自“看”到火光和火光通过光敏元件的时间极短,火光通过后,光敏元件恢复常态,相应继电器、电磁阀也恢复常态,这就是说存在逆燃火焰到达阻火内套之前,电磁阀又重新打开正常气路,逆燃火焰又得到气源继续燃烧的情况。为防止出现这种情况,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回路中增设了一延时电路,在光敏元件发出信号,各执行元件动作后,延时2~3秒才能恢复常态,以确保逆燃火焰熄灭在气路重新打开之前,有效地起到阻灭火作用。同时用于连接接嘴B与接嘴C的管道长度应不小于1米,以保证火光通过光敏元件至接嘴C的时间大于光敏元件、相应继电器和电磁阀动作时间之和,避免火光在到达接嘴C时,电磁阀还来不及动作。无论是光敏元件还是热敏元件发出信号,电磁阀在切断正常气路的同时,均打开余气排放口排放余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多级回火防止保护,且各级保护作用发出的信号不同,便于识别和维护。
2、本实用新型经试验证明有效率达到98%。
3、使用本实用新型后,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4、本使用新型结构简单、动作可靠、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新型回火防止装置结构图
图中符号表示:1--压盖 2--密封垫 3--密封垫 4--光敏元件5--载体 6--固定卡 7--电磁阀 8--余气排放口 9--进气口 10--连接件11--单向阀 12--阻火内套 13--热敏元件 14--外壳 15--接嘴C16--管路 17--接嘴B 18--接嘴A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将接嘴A与接嘴B焊接在一起,载体5用胶粘接在接嘴A内,压盖1通过螺纹与接嘴A连接。载体5与压盖1以及压盖1与接嘴A之间分别用密封垫3,密封垫2密封。接嘴A、接嘴B及压盖1均选用普通钢材Q235制作,载体5选用有机玻璃,密封垫2、3选用橡胶密封垫。管路16采用氧气胶管将接嘴B和接嘴C连接起来,接嘴C选用Q235制作。接嘴C与外壳14通过螺纹连接,在外壳14上(阻火内套部分)锉一平台,使热敏元件13与外壳14全面接触,并用固定卡6将其固定在外壳14上,电磁阀7与外壳14通过连接件10螺纹联接,外壳采用铜合金,阻火内套12选用粉末冶金铜基材料,热敏元件13选用控制温度75±5℃的开关式元件,固定卡6为一金属卡,连接件采用Q235制作。单向阀11、电磁阀7为通用气动元件。其中光敏元件可采用光敏特性较好的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泉沟煤矿多种经营公司,未经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泉沟煤矿多种经营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224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