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式液压榨油机无效
| 申请号: | 98214764.3 | 申请日: | 1998-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347751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1-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怀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怀安 |
| 主分类号: | B30B9/04 | 分类号: | B30B9/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76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液压 榨油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活塞、活榨油机头、用钢筒装填原料的立式榨油机。
目前市场上用的液压榨油机有两种,一种为立式,一种为卧式,均是用单活塞作推进力,用钢圈和麻草做包裹,榨油机头是固定的,从榨油机头和榨油机底中间进料、出饼。其主要工艺是:用一道或数道钢圈和麻草把原料踏实后包成一片,由数片组成一个跺子。经捆绑,从榨油机头和榨油机底中间放进榨油机,然后一边拨圈,一边加压,一边塞麻草,要求圈拨正、拨匀,外漏麻草要塞进圈内,否则会产生漏料现象,影响油品质量及出油率。工作时活塞运动逐渐加压直到把油基本挤净,然后放压,手工把钢圈和饼粕从榨油机内取出。现有的榨油机加工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一个熟练工人最多每小时加工125公斤原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工艺复杂,劳动强度大等情况,推出一种活榨油机头,带小孔的钢筒做包装,双活塞推进的快速进、出料装置。
为实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改单活塞为双活塞,用带小孔的钢筒装填原料,一级活塞上行榨油,在油榨尽后放压,松开活榨油机头,二级活塞上行将饼粕推出进出料口。本实用新型由于利用活榨油机头,原料直接从活榨油机头的进出料口进料,双活塞推进,自动出料,简化了工艺流程,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班产能力,工效提高3倍左右,一个榨油工每小时可加工原料325公斤;带小孔的钢筒包裹原料,可克服老榨油机漏料现象,提高油品质量和出油率。
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本实用新型在榨油机头3处开一进出料口2,周边用紧固件12实现对进出料口盖1方便地取下或固定,形成活的榨头。中间用带小孔的钢筒4取代原来的钢圈包裹原料法,榨油机底6上有接油盘11,接油盘11下有高压输油管13和活塞缸9,活塞缸9内有一级活塞7、二级活塞8。一级活塞7底部有一进油孔10,通过进油孔10实现对二级活塞8的供油、供压。一级活塞7、二级活塞8同时作用于活塞推头5。工作时,将紧固件12放松,取下进出料口盖1,将一级活塞上行至钢筒4的上部,将二级活塞8升到榨油机头3的下部,用塑料编织物作饼间间隔层,把原料从进出口2倒进钢筒4内。随着原料的加入,二级活塞8、一级活塞7逐渐下行,直到把钢筒4装满为止。用紧固件12将进料口盖1固定,装料完成。工作时,一级活塞7与二级活塞8逐渐上行,推动活塞推头5,榨出的油通过带小孔的钢筒4上的小孔直接流到接油盘11中,直到油基本榨净,然后放压,将紧固件12放松,取下进出料口盖1,再加压,二级活塞8继续上行,将饼粕推出进出料口2,从而实现自动出料。
需要说明的是:用于榨油的一级活塞7只能上升到钢筒4的上部,因为钢筒4的上部还要留有饼粕的空间;二级活塞8因为要把饼粕推出钢筒4,故其上升高度至少应平行或高于进出料口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怀安,未经王怀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147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磨损自动补偿转子泵
- 下一篇:一种液态二氧化碳注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