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吹泡机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8204791.6 申请日: 1998-05-20
公开(公告)号: CN2370929Y 公开(公告)日: 2000-03-29
发明(设计)人: 詹源丰;林德贵 申请(专利权)人: 詹源丰;林德贵
主分类号: A63H33/28 分类号: A63H33/28
代理公司: 北京映泰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李恩泰
地址: 台湾省台北市*** 国省代码: 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吹泡机
【说明书】:

实用新型属于娱乐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吹泡机。

随着社会发展,人与人间的接触日益频繁,闭门索居在现实生活中并非易事,且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各类群体的聚集与形成也日益普遍,因此,社会学家是以把人作为社会的动物来作为研究的立论基础。

而在人们聚集的场合,其良窳常取决于该场合的气氛,尤其是应属欢乐的场合,主事者莫不期望参与者均能感受到欢乐的氛围,作为记录与回忆,相信凡有主办或参与过聚会者,均有此体验。

为了获得热闹的气氛,常须借助一些装置或设备,以听觉而言,则通常播放音乐,以视觉而言,则常以彩带、气球、干冰…等方式作为道具,借助视觉的效应,刺激参与者的情绪。

事实上,这种聚会场合,其目的与地点可能有异,但目标均在于使场面热闹;近年来,除了前述的方式外,尚有以气泡方式作为道具的,即透过如儿童常用的娱乐吹泡泡方式,大量制造泡泡,使其弥漫与扩散在该聚会场所,并借助泡泡在灯光或阳光下所产生的折射或透射效果,增加五彩缤纷的效果。

已知的吹泡机,其大抵是借助一格网沾附可产生泡泡的液体,再借助吹气使其产生泡泡,而泡泡在成型后,即可飘浮在空气中。这种方式可达到其基本功能,但它的缺点在于所吹的气是单股,因此,各格网的受力不均;此外,两格网间由于相邻而使形成的泡泡有连结或重叠的状态,致使泡泡在数目上因此减少,进而使效果大打折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格网受力均匀,泡泡不致有重叠,且泡泡扩散面积广的吹泡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吹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为半封闭,其顶面具有开放的壳缺;一盛液装置,是安装在壳体内,具有一供盛装发泡剂的盛液皿;一泡膜装置,也是安装在壳体内,在盛液装置内的位置,设一中空滚网,其表面具有若干镂空的网格;且滚网经由一传动轴带动而转动;一吹泡装置,由一鼓风机连结一风管,而该风管位于滚轮内的一段,往上设置若干连通且管径较小的歧管;盛液装置的盛液皿底部得连通一放流管至壳体外,并以一放流阀作为控制;泡膜装置的转动可经由皮带连结在一马达输出轴,且可控制为不同转速;泡膜装置的网格以等尺寸及形状的四方连续。

经由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其可因歧管43的分隔设置,且管径缩小,而使吹气平均,并使产生的泡泡不致有重叠成连结的不良状态。尤其要指出的是,由于歧管43吹送风力的增强,其吹送后的泡泡散布面较为宽广,此吹泡机为已知的吹泡机所无法比拟的。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后的立体图。

附图中标号说明:

壳体1       盛液装置2      泡膜装置3

吹泡装置4   壳缺11         盛液皿21

放流管22    放流阀23       滚网31

传动轴32    皮带33         马达34

输出轴35    鼓风机41       风管42

歧管43      网格311

如图所示,基本上,本实用新型的吹泡机,其主要是由一壳体1,一盛液装置2,一泡膜装置3及一吹泡装置4所组合而成。

其中,壳体1为半封闭,供包覆后叙的盛液装置2、泡膜装置3及吹泡装置4之用;所称半封闭,是指其顶面上具有开口的壳缺11作为泡泡出口;而其壁间,具有供线路或阀体穿出的孔洞及开关等,这些都是已知技术,故不赘述。

盛液装置2是安装在前述壳体1的内部,底部具有一盛液皿21,且为使残液得以放流或回收,故该盛液皿21的底部是连通一放流管22,并通过安装在壳体2外的放流阀23作为控制;而盛液皿21的上方是开放的,故发泡液(剂)可经由前述的壳缺11注入,并贮存在盛液皿21内。

泡膜装置3也是安装在壳体1内,是由一中空滚筒状的滚网31,且经由一传动轴32带动而转动,而该传动轴32是经由一皮带33连结在马达34的输出轴35;为使其具有可调转速,故可设置已知的调速装置,以使滚网31可为不同转速的转动。而滚网31的周缘,则具有若干的网格311镂空,其目的在于沾附发泡液后,该发泡液可借助表面张力呈膜状地盖住网格311。而滚网31的外径,以周缘在转动时下方接近盛液皿21的底部为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詹源丰;林德贵,未经詹源丰;林德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47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