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微孔滤尘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8203714.7 申请日: 1998-04-27
公开(公告)号: CN2323853Y 公开(公告)日: 1999-06-16
发明(设计)人: 潘家治 申请(专利权)人: 电力工业部苏州热工研究所
主分类号: B01D46/12 分类号: B01D46/12
代理公司: 电力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李蔚君
地址: 21500***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智能 微孔 滤尘器
【说明书】:

实用新型属于除尘设备类,具体涉及一种微孔双层过滤、碰撞、沉降的智能微孔滤尘器。

与本实用新型有所接近的一种装置是布袋除尘器,是扁布袋机构,电阻加热、强制拍打清灰层,气流无配气。其缺点是:总体布局不合理,扁布袋结构陈旧,滤料技术落后,加热不匀透,拍灰面窄小效率差,无法维持高效除尘,且架设布袋的袋室为不密封结构,清灰层落灰引起再扬尘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孔滤料、梯形滤袋、远红外加热干燥,适度大面积拍灰(或物理阻灰层)、清灰湿化放抖、滤袋室严格密封、进气配气以及得当的总体结构,除尘效率高、传感技术监测的自动化运行的智能微孔滤尘器。

该智能微孔滤尘器,由壳体110、滤袋130、拍打机构140、远红外加热器150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110为上方开有天孔、下边带有连接法兰的长方体夹层结构,在长边一侧开有矩形检修窗孔,壳体的中部为滤袋室,壳体的下部与两级锁气百叶门相连,凹型底板125自上而下落入壳体110的天孔内,在凹型底板与壳体上表面接触面之间有软衬垫111,滤袋130布置在凹型底板上,拍打机构140安装在矩形检修窗孔的对侧,拍打机构140控制的相对运动的带拍片149-2间隔穿插布置在滤袋130的间隙之中,固定滤袋的凹型底板125与隔板201形成气仓190和滤袋室120,隔板201与罩壳202形成风机叶轮室200,引风电机203固定在罩壳202的上面,远红外加热器150固定在滤袋的下部。

滤袋130断面为梯形,大端开口朝上,小端封底,在滤料131外有硬质材料织成的衬网134,在衬网内通过楔形块132衬撑成型。

拍打机构电机141的出轴带动小伞齿轮142转动,小伞齿轮142与大伞齿轮143啮合,大伞齿轮143与偏心轴144固定连接,偏心轴144带动偏心转动凸轮145-1在椭圆孔滑块145的椭圆孔内转动,推动椭圆孔滑块145在滑座146内作直线运动,椭圆孔滑块145与齿条147连为一体,扇形直齿圆柱齿轮148与齿条147啮合摆动,扇形直齿圆柱齿轮148带动推拉杆149作周期性直线运动,推拉杆149与摆杆149-1的活铰,摆杆149-1带动带拍片149-2作往复运动,每一摆杆穿过且支承于壳体110上。

远红外加热器150的加热元件151相互平行布置在滤袋的下部,加热脱盘152与半管盖153将加热元件遮挡,通过端板154固定在壳体上。

锁气门为两级锁气门,其中,锁气门Ⅱ160的法兰与壳体110的下法兰连接,锁气门Ⅰ170与锁气门Ⅱ160连接。在锁气门Ⅱ160短边一侧装有行程电动执行机构162,执行机构连接锁气百叶门163的水平推拉杆164,水平推拉杆164与百叶门的轴165的摆杆167铰接,百叶门的轴165支承于两侧的滑动轴套166内。电动执行机构的行程为60°。在锁气门Ⅰ170短边一侧装有电动执行机构172,执行机构连接锁气百叶门173的水平推拉杆174,水平推拉杆174与百叶门的轴175的摆杆177铰接,百叶门的轴175支承于两侧的滑动轴套176内,电动执行机构的行程为90°。

风机叶轮室200内有涡形板204,涡形板204上有清音孔。壳体的侧壁有检修门180,门体为保温夹层结构,周边成45°斜角与壳体密封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效果如下:

1.新型梯形滤袋结构造型独特,扩大了配气空间,滤袋排气流道合理,拍打清灰摆角与滤袋斜角一致,尘粒易于脱落,清灰层效果好,有利于净化。

2.拍打机构在拍打时布面时分时合,除了依靠拍打滤料面上的积尘外,还使积灰在拍打过程中滤袋间生成低气压,各滤袋间的气压差构成了反吹的脉冲气流,使积灰彻底清理干净。另外拍打运动使滤袋间的间距反复改变,消除了积灰在滤袋间搭桥堵塞的条件,提高了拍打清灰效率,降低了过滤层的气阻。

3.远红外加热干燥,由里往外发热升温,干燥透而均匀。

4.清灰层下落的粉尘,经湿化处理放料,不产生再扬尘问题。

5.进风配气,含尘气体可均匀地通过滤袋,使过滤面积得到充分利用。

6.滤袋室结构合理,更换窥视方便,克服了现有布袋除尘器的滤袋室不密封严重问题。

7.附带的吸尘器干式吸尘,可将地面的埃尘吸进滤尘器内,有效地改善了作业环境。

8.为隔振、减振、消音,在凹形底板与壳体上表面接触面之间有软衬垫,在风机涡壳上布置清音孔。

9.本机应用了先进的快速测尘传感技术,一旦滤袋损坏或密封漏气可及时显示出。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见下列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力工业部苏州热工研究所,未经电力工业部苏州热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37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