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置物架用承架座无效
申请号: | 98202882.2 | 申请日: | 1998-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329238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7-21 |
发明(设计)人: | 陈顺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盈太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B96/00 | 分类号: | A47B96/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文琦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忠孝东***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置物架用承架座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具零件,特别是一种组合式置物架用承架座。
如图1、图2所示,组合式置物架通常由竹节管件、衬套及置物层组成。竹节管件外周壁具有若干环槽。衬套为两片式,其内壁环设内凸缘,其外周壁呈截顶圆锥形。置物层四角端设有内周壁呈截顶圆锥形的环套,并令环套内周壁与衬套外周壁相对应。组合式置物架以竹节管件作为支架,以衬套内壁凸缘嵌入竹节管件外周壁环槽内定位,置物层以其四角端的环套套装于定位在竹节管件上的衬套固定安装在竹节管上。这种结构的组合式置物架,其置物层,组装时,必须将其四角端的环套分别由四根竹节管件的上端套入,以分别紧束于定位在四根竹节管件环槽上并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衬套外。不论增加或减少置物层的层数,都必须先将置物架的顶层拆掉,从而增加了组装的难度及复杂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置物层简便、容易、快速安装在竹节管件上、便于增加或减少置物层组合式置物架用承架座。
本实用新型由连接杆及两个竖向开口环套组成,环套的内周壁呈截顶圆锥形,并与组合式置物架衬套的呈截顶圆锥形外周壁相对应,其开口的宽度大于组合式置物架竹节管件的直径,并小于组合式置物架衬套外径;两个环套固定安装在连接杆两端,并令其上竖向开口位于内侧,两个环套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等于组合式置物架同侧两根竹节管件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其中:
连接杆内侧设有开口朝内的水平导槽。
由于本实用新型由连接杆及两个竖向开口环套组成,环套的内周壁呈截顶圆锥形,并与组合式置物架衬套的呈截顶圆锥形外周壁相对应,其开口的宽度大于组合式置物架竹节管件的直径,并小于组合式置物架衬套外径;两个环套固定安装在连接杆两端,并令其上竖向开口位于内侧,两个环套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等于组合式置物架同侧两根竹节管件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组装时,以两个环套的竖向开口朝向组合式置物架同侧两根竹节管件,并嵌套于其上,然后令两个环套沿竹节管件向下移动,直至环套的呈截顶圆锥形内周壁紧迫于衬套的呈截顶圆锥形外周壁外,便使本实用新型定位在同侧两根竹节管件上。增加或减少置物层时,以置物层两侧插装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杆上,无需先将置物架的顶层拆掉,便能将置物层简便、容易、快速安装在竹节管件上,或从竹节管件上拆下,便于增加或减少置物层,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1、为习用的组合式置物架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2、为组合式置物架衬套与竹节管件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嵌装在组合式置物架竹节管件上动作一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嵌装在组合式置物架竹节管件上动作二示意图。
图6、为置物层沿本实用新型连接杆导槽插入示意图。
图7、为两侧具有钩状部的置物层钩挂在本实用新型连接杆上示意图。
图8、为两侧具有钩状部的木质置物层钩挂在本实用新型连接杆上示意图。
图9、为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置物架一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10、为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置物架二结构示意立体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1由连接杆11及两个竖向开口环套12组成。连接杆11内侧设有开口朝内的水平导槽111。环套12的内周壁121呈截顶圆锥形,并如图4、图5所示,环套12呈截顶圆锥形的内周壁121与组合式置物架衬套2的呈截顶圆锥形外周壁21相对应。环套12竖向开口122的宽度大于组合式置物架竹节管件3的直径,并小于组合式置物架衬套2的外径。两个环套12固定安装在连接杆11两端,并令其上竖向开口122位于内侧,两个环套12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等于组合式置物架同侧两根竹节管件3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组装时,如图4所示,以本实用新型1的两个环套12竖向开口122朝向组合式置物架同侧两根竹节管件3,并嵌套于其上。如图5所示,令两个环套12沿竹节管件3向下移动,直至环套12的呈截顶圆锥形内周壁121紧迫于衬套2的呈截顶圆锥形外周壁21外,并藉助衬套2下缘朝外凸设的凸缘22,使本实用新型1定位在同侧两根竹节管件3上。
如图6所示,置物层4为金属网架。组装时,以置物层4两侧沿本实用新型1连接杆11的水平导槽111插装在本实用新型1的连接杆11上。
亦可如图7所示,置物层5为两侧具有钩状部51的金属网架。组装时,以置物层5两侧钩状部51钩挂在本实用新型1的连接杆11上。
亦可如图8所示,置物层6为两侧具有钩状部61的木质板。组装时,以置物层6两侧钩状部61钩挂在本实用新型1的连接杆1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盈太企业有限公司,未经盈太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28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良型舞台投射灯图案转盘
- 下一篇:头盔挡风镜支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