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刍动物长效复合微量元素缓释丸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8113427.0 申请日: 1998-02-12
公开(公告)号: CN1080537C 公开(公告)日: 2002-03-13
发明(设计)人: 何瑞国;刘必超 申请(专利权)人: 刘必超;何瑞国
主分类号: A23K1/175 分类号: A23K1/175;A23K1/18
代理公司: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胡建平
地址: 430060 湖北省***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反刍动物 长效 复合 微量元素 缓释丸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适于牛、羊等反刍动物服用的反刍动物长效复合微量元素缓释丸,属于一种保健营养类的饲料丸剂,具有使用方便、效果好的特点。

在畜牧业生产中,通常都存在缺乏微量元素以至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目前较为有效的方法是在动物的饲料中添加微量元素等其它营养物质,用来弥补饲料中一些营养成份的不足。然而,采用这种饲料预混的方式,一是预混的过程比较复杂,需要有专门的设备,二是微量元素的添加量较难掌握。就反刍动物来说,相当部分都是在自然牧放状态下饲养的,微量元素缺乏的问题尤其严重。在我国,许多被饲养的反刍动物在全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处在营养不足的状态下,由此而造成的牧畜业生产中的损失是十分巨大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为反刍动物方便有效提供微量元素以保证其日需营养的反刍动物长效复合微量元素缓释丸。

本发明的目的由以下的方案来实现:它由微量元素与缓释控溶载体融熔混制而成,缓释控溶载体由磷酸氢氨、碳酸钠、碳酸镁、碳酸钙和二氧化硅组成,整个丸剂的组份配比按重量计为:

磷酸二氢氨  40-50%         碳酸钠    15-20%         碳酸镁    2%

碳酸钙      2.0-5.8%       二氧化硅  0.4-2.2%       微量元素  余量。

上述微量元素包含有硫酸钴、硫酸铜、亚硒酸钠、二氧化锰和硫酸锌,它们在整个丸剂中的配比按重量计为:

硫酸钴     1.3-1.5%       硫酸铜     8.0-13.0%          亚硒酸钠    0.3-0.5%

二氧化锰   8.0-10%        硫酸锌     8.0-10%。

根据各个饲养地区的不同情况,上述的微量元素其组份和配比可进行适当的变动和增减。

本发明使用时,用专用的投喂器放入反刍动物口中,将其投入反刍动物的瘤胃中并长期留存,在瘤胃39-40℃的温度下,缓释控溶载体能将与其混合的微量元素缓慢溶释,在半年或一年的时间内满足反刍动物对必需微量元素的日粮需求。

本发明的每丸重量可为90-120克,用于奶牛半年一丸;或60-90克,用于黄牛半年一丸;或20-50克,用于山羊一年一丸。初步试验的结果表明,使用本发明后,奶牛日平均产奶量可提高8%左右,奶质指标乳糖、乳脂及乳蛋白的含量分别提高8.12%、11%、5.79%;黄牛平均日增重量8.43%,且提高了精料的利用效果,降低料肉比7.59%;山羊在放牧状态下,日增重达35.4%。

本发明在喂入反刍动物体内后,通过在消化系统中的缓慢溶释,使其血液和有关组织器官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提高到了正常水平,同时,使瘤胃中微生物活动加强,粗饲料发酵分解效率提高,粗纤维碳水化合物转化成为瘤胃壁吸收进入血液的挥发性脂肠酸,这既可促进对粗饲料的利用,也十分有助于反刍动物尤其是牧放状态下的反刍动物营养水平的提高,使反刍动物营养不足和失衡的问题能得到有效的解决。本发明具有投喂操作简便,缓释控释可靠,日溶出量均衡安全,产品保存便利的优点,是动物饲养中一种全新的微量元素添加饲喂方式。

图1为本发明使用时投喂器的立体图示,它具有腰圆形的锥斗1,锥斗一侧设有把手3,在锥斗的底部联接有一软管2,可使缓释丸直接投入反刍动物食管。

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组份配比按重量计为:

磷酸二氢氨(NH4H2PO4)   50%        碳酸钠(Na2CO3)         20%

碳酸镁(MgCO3)             2%         碳酸钙(CaCO3)           2%

二氧化硅(SiO2)            0.4%       硫酸钴(CoSO4·7H2O)   1.3%

硫酸铜(CuSO4·6H2O)     8%         亚硒酸钠(Na2SeO3)      0.3%

二氧化锰(MnO2)            8%         硫酸锌(ZnSO4)           8%。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必超;何瑞国,未经刘必超;何瑞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134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