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多种协议的信用卡用终端装置及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8103710.0 | 申请日: | 199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89650A | 公开(公告)日: | 1998-08-05 |
发明(设计)人: | 栗山量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于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多种 协议 信用卡 终端 装置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从作为信用卡或电子货币所使用的IC卡中读出各种交易数据或金额数据的IC卡用终端装置以及其控制方法。
作为可携带的存储媒体有内含永久式存储器以及控制这种存储器的IC芯片的IC卡。
这种IC卡当作信用卡或电子货币使用时,如果把存储在内部的各种交易数据或金额数据根据需要随时读出的话就相当方便了。
作为满足这种要求的装置有使用者可以经常携带的IC卡用便携式终端装置(不仅是便携式,还包含桌上式)。它的形状跟IC卡一样是卡片状,且具有键盘,液晶显示器,电池,当把IC卡插入时,通过键盘操作从IC卡中可以读出各种交易数据或金额数据,然后把这些数据显示在液晶显示器上。
作为IC卡有具备CPU,同时根据外部的时钟信号输入和命令输入输出数据的非同步通信协议式IC卡。而且还有不具备CPU,只是跟外部的时钟信号输入同步,串行输出数据的同步通信协议式IC卡。
非同步通信协议式IC卡的数据读出处理和同步通信协议式IC卡的数据读出处理的内容有所不同。因此,必须准备对应各种类型IC卡的多用途IC卡用终端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对非同步通信协议式IC卡及同步通信协议式IC卡都可进行数据处理的通用IC卡用终端装置,而且还提供对非同步通信协议式IC卡及同步通信协议式IC卡都可进行数据处理的通用IC卡用终端装置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IC媒体的数据处理装置,有一第1供给装置(15,16,S104)用于保持一个IC媒体,给便携式IC卡提供通过同步通信协议进行通信的第1时钟信号;基于第1时钟信号,根据便携式IC卡输出的数据,判断便携式IC卡使用同步通信协议还是非同步通信协议来进行通信的装置(11,S105,S106,S117,S107,S108,S113,S109);当判断装置判定使用同步通信协议时,根据同步通信协议继续对便携式IC卡进行后面的处理的装置(11,S110,S111);第2供给装置:判断装置判定使用非同步通信协议时,给便携式IC卡提供通过非同步通信协议进行通信的第2时钟信号。这种装置在同步通信协议和非同步通信协议下与IC卡通信。
因为本发明具有上述结构,不必要象现有技术中的同步通信协议专用终端或非同步通信协议专用终端,各自预备专用终端。也就是说,不管是同步式还是非同步式,只需把IC媒体插入终端,然后假定为同步式,这时时钟信号被提供,从而可读出与此对应的IC卡输出信号。然后基于该读出信号判断使用何种协议,从而自动选择正确的通信协议,这样一台终端装置可以对两种协议的IC卡进行处理。而且IC卡的终端装置的控制方法也以同样的宗旨通过一台终端装置可以自动判定采用何种协议,然后实现处理。
图面的简单说明:图1是表示一个实施例及IC卡外观的斜视图。图2是相同实施例的控制电路方框图。图3是非同步通信协议式的IC卡控制电路方框图。图4是同步通信协议式的IC卡控制电路方框图。图5A是为了说明相同实施例作用的程序流程图。图5B是为了说明其它实施例作用的程序流程图。图6是为了说明相同实施例作用的时序图。图7是为了说明相同实施例的同步读出处理的时序图。
下面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说明。
在图1中,1是IC卡用便携式终端装置主体。它的形状是卡片状,上面有液晶显示器2及键盘3。液晶显示器2可以显示各种数据。键盘3是作为口令或其它数据输入装置起作用的。主体1的侧面有卡片插入口4,从这儿可以插入IC卡5a(5b)。IC卡5a(5b)是作为信用卡,积蓄用媒体,预付货款卡所使用,它的一个面的规定位置上有接触部6。接触部6是与主体1的电气接触部分,有电源端子,复位端子,时钟端子,输入/出端子(I/O)等多种端子。
在图2中是表示了主体1的控制电路,负责控制装置全体的控制部11上连接着键盘3,ROM(只读存储器)12,RAM(随时存取存储器)13,显示驱动电路14,IC卡接口(I/F)15,电池18。控制部11中内含CPU及电源电路。电源电路把电池18的电压(比如3V)变换成自身的工作电压及IC卡的工作电压。IC卡的工作电压(比如5V)供给接口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037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