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饮料冲泡器(三)无效
| 申请号: | 97250754.X | 申请日: | 1997-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309088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3-03 |
| 发明(设计)人: | 林长仪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长仪 |
| 主分类号: | A47G19/12 | 分类号: | A47G19/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史欣耕 |
| 地址: | 台湾省桃园市庄***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饮料 冲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料器具,尤其是指一种带把的饮料器皿。
现有饮料冲泡器如图1、2所示:它包括一外杯10a、一内杯11a及一滤网12a,内杯11a可活动配合于外杯10a内部,底部贯穿一排出孔16a并连接一可上、下移动的活动座13a,活动座13a上置放一钢珠14a,可用以阻塞或开放排出孔16a;活动座13a会因外杯10a内壁的凸缘15a阻挡而定位,钢珠14a阻塞内杯11a的排出孔16a而使内杯11a封闭,于是可将茶叶或咖啡放入滤网12a,以开水冲泡,盖上杯盖17a,拿起内杯11a时,钢珠14a离开排出孔16a,内杯11a即开放,饮料由排出孔16a流到外杯10a,由此可控制饮料浓度,并因外杯10a透明而可看到浓度的深浅。这种饮料冲泡器结构上的缺点是由于活动座13a及钢珠14a的设置,使整体构造较为复杂、成本增加,而且易发故障,操作麻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化、组装容易、故障率低而使用效果相当的饮料冲泡器(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饮料冲泡器(三),它包括外杯、内杯及滤网,内杯配合于外杯内部且都为上端开口的杯体,滤网置于内杯内,其特征是:外杯底部向上凸起形成一塞体,内杯底部设有一与塞体相对的排出孔,内杯可配合于外杯内上部并定位于外杯内时,塞体恰阻塞排出孔。
上述设计,据试验,达到了简化、方便、可靠、适用的效果。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再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饮料冲泡器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2为现有饮料冲泡器平面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6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如图3-6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外杯10、内杯11及滤网12,内杯11配合于外杯10内部且都为上端开口的杯体,滤网12置于内杯11内,其特征是:外杯10底部向上凸起形成一塞体15,内杯11底部设有一与塞体相对的排出孔17,内杯11可配合于外杯10内上部并定位于外杯内时,塞体15恰阻塞排出孔。17。其中,外杯10外壁固设一把手13。其中,把手13下端延伸成一底座20并包覆于外杯10下端。其中,外杯10上端设一杯嘴14。其中,外杯10上端活动配设一杯盖18。其中,外杯10及内杯11以透明材料制成。其中,内杯11上端向外成一环凸缘16并据此内杯11承置于外杯10上端。这样高度小于外杯10,外径小于外杯10内径的内杯11,定位于外杯10时,内杯11恰呈封闭状态,此时即可放置茶叶19于内杯11。可利用内、外杯分离来控制茶汁的流动,并调整外杯10的浓度,由此可见,使用上的方便性、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长仪,未经林长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507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械式软性滤料密度可调高效过滤器
- 下一篇:一种不锈钢拉杆式水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