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伪酒瓶无效
| 申请号: | 97239239.4 | 申请日: | 1997-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318163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5-12 |
| 发明(设计)人: | 柳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卫 |
| 主分类号: | B65D55/06 | 分类号: | B65D55/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71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伪 酒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能被回收来造假酒的防伪酒瓶。
当今社会假冒名牌白酒牟取暴利的现象严重。造假酒者最常用的方法是先高价收购已使用过的名牌白酒的瓶身,再灌进假酒然后重新加盖包装。这种造假方法极易实施,造出的假酒从外表看几乎没有破绽,令人防不胜防。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经使用后便不能被回收来造假酒的防伪酒瓶。它极易实施、形式多样、适应性强、使用效果显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含有瓶身、瓶盖和防伪金属丝。瓶身在制造时,便把防伪金属丝一端熔入其中,使防伪金属丝成为瓶身的一部分。瓶盖封口后,防伪金属丝的另一端可根据瓶盖质地的不同(如铝质、陶质、塑料等)选用焊接、铅封、熔合等方法与瓶盖牢固地连结起来。使用时,只要打开瓶盖,防伪金属丝便会被拉断。这意味着瓶身缺失了显而易见的一部分,并且不可补救。那么这个酒瓶便不能被回收用来造假酒了。
现有的酒类防伪技术侧重于瓶盖或包装的改进,但瓶身依旧可以被回收造假酒,因此并不能真正达到防伪的目的。激光和镭射防伪标签的实际效果并不好,这更是众所周知的。采用本实用新型,只需在原有的制瓶流程上增加一道工序,几乎不增加成本,便能完全防止酒瓶被回收用于造假酒。另外,防伪金属丝采用特殊材料或经过特殊处理,同时提高制瓶的工艺水平,并定点生产,就更进一步提高了防伪酒瓶的防伪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还在于能适应各种形状的瓶身,及各种质地、开关和开启方法的瓶盖,这更是现有同类防伪技术所不具备的。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
本防伪酒瓶包含瓶身1、防伪金属丝2和瓶盖3。防伪金属丝2根据需要可以有一根或几根,其长度也据需要而定。防伪金属丝2的一端在制造瓶身1时便已熔入瓶身1靠近瓶口处,其另一端裸露在外。瓶盖3盖住瓶口后,将防伪金属丝2根据瓶盖3的质地、形状和开启方法的不同选用焊接、铅封、熔入等方法与瓶盖3牢固地连结起来。这样,只要打开瓶盖3,就必然会拉断防伪金属丝2。那么,对于一瓶新买的酒,人们只需看一下酒瓶上的防伪金属丝是否完整,便可以判断酒的真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卫,未经柳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392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