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切粒机无效
申请号: | 97235418.2 | 申请日: | 1997-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310616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3-17 |
发明(设计)人: | 沈富林;陆军浩;顾松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20 | 分类号: | B01J2/20 |
代理公司: | 上海石化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袁明昌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粒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切粒机,特别是关于一种新型的立式切粒机。
一般粉料经捏合、挤条、焙烧等过程形成线状或条状的物料,这些物料基本上都需将它切割成一定长度,以符合一定的规格,有利于工业使用。目前的切粒均采用转鼓式切粒机。在《催化剂成型》中国石化出版社,作者朱洪法,P105~109页上介绍了转鼓式切粒机的情况。该转鼓式切粒机为卧式放置,主要由圆筒形转鼓和托起转鼓的托辊组成,在圆筒形转鼓的内壁上按装有挡板,挡板与转鼓接触点的切线成垂直状态,转鼓与水平面成10~20°的角度以利于出料,转鼓内还按装有转轴,转轴上按装刀片,刀片的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在操作时,圆筒及刀片均由电机带动而发生转动。需切粒的物料,由圆筒一侧上口加入,当转动的圆筒把条状或线状物料带到高点下落时,被转动的刀片所切断。影响切粒效果的因素有刀片结构,刀片转速,转鼓转速,一般控制切粒后的长度为3~10毫米,用该卧式转鼓式切粒机存在以下缺陷:一方面由于圆筒形转鼓也需转动,因此耗电量较大,另外由于物料在圆筒转鼓内不断被抛高、落下,且在筒体内停留时间长,因此存在物料磨损较大,物料损耗率达15%。
为克服上述文献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切粒机,该切粒机具有省电,物料损耗率低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切粒机,包括筒体、旋转轴、挡板、刀片、进料口、出料口,进料口按装于筒体的上方,出料口按装于筒体的底部,筒体的内侧按装有挡板,刀片按装在筒体内的旋转轴上,其中筒体是立式的。
上述技术方案中挡板与筒体成90~150°角度按装,按装于筒体上的挡板为3~10层,分别位于刀片与刀片之间,其中刀片是垂直按装于旋转轴上,按装在筒体内旋转轴上的刀片均匀分布在旋转轴上,共有3~10组。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立式切粒机呈垂直放置,操作时物料从上端加料口加入,物料从上落下的过程中,被旋转轴上的刀片所切割,同时筒体内壁上按装的挡板有效地防止了物料不经切割直接从刀片和筒体的间隙落下的情况,保证了物料的切割均匀。本实用新型由于筒体可被固定,不需转动,因此大大降低了耗电量,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由于筒体采用立式垂直放置,使物料在筒体内的停留时间大大缩短,减少了物料的磨损,降低了物料的损耗率,同时也增大了切粒机的生产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附图1是立式切粒机。
附图1中1为旋转轴,2为刀片,3为挡板,4为筒体,5为出料口,6为进料口。
物料经进料口6中加入,加入后经刀片2的切割后,落下变成符合一定规格要求的物料,从出料口5中出料。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阐述。【实施例1】
一立式切粒机,筒体外径300毫米,内装旋转轴,由电机带动旋转轴,旋转轴上按装有6组刀片,筒体上按装有5层挡板,挡板与筒体接触点的切线成120°角度,刀片尺寸为270毫米,经运转,物料的损耗率为3.5%,切下的物料长度90%以上符合要求,每小时处理量为500公斤,耗电量为每小时0.5千瓦。【比较例1】
一卧式切粒机,筒体外径300毫米,内装旋转轴,由电机带动旋转轴,筒体被架在托辊上,筒体与水平面成20°角度,筒体上按装有5层挡板,旋转轴上按装有6组刀片,刀片尺寸为270毫米,经运转,物料的损耗率为15%,切下的物料长度90%以上符合要求,每小时处理量为80公斤,耗电量为每小时1.7千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354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