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饮水机类用的臭氧灭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7235366.6 | 申请日: | 1997-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310763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3-17 |
发明(设计)人: | 姜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狮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78 | 分类号: | C02F1/78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衷诚宣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饮水机 臭氧 灭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臭氧灭菌装置,特别是饮水机类用的臭氧灭菌装置。
桶装饮用水在饮用时一般都与饮水机配套使用。桶装水出厂时,即使完全符合卫生标准,一旦装上饮水机在使用过程中,放水的同时会补充相同体积的空气进入桶内,而通常环境的空气中每立方米约有4000个细菌,当细菌随着空气进入没有任何灭菌装置的桶装饮用水后会继续繁殖,造成水质二次污染,尤其是数天内未用完的桶装饮用水中的细菌总数指标会大大超过“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给人体健康带来威协。目前,市售的各种饮水机几乎都无灭菌装置,虽有极个别饮水机装有紫外灯灭菌,但因紫外灯管使用寿命短,不够稳定等原因未被广泛应用。至今一般饮水机还只能采用消极的方法,即经常消毒清洗,这种方法一旦疏忽就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
净水壶,矿泉壶等产品主要是以自来水为水源,经壶中的活生碳、矿化料、滤层等材料的净化,矿化后水质达到了“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但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由于水中细菌的繁殖,特别是夏令季节的迅速繁殖,使壶中放出的水中细菌总数指标大大超过“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给健康带来威协。目前虽有些净水壶、矿泉壶中含有银离子或其它化学物质起到灭菌作用,但这些灭菌物质含量高后也会超出“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如含量太少则不起灭菌作用或很快失效。
臭氧作为饮用水的灭菌方法,由于效果好无付作用等优点早已为美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采用,但因结构复杂设备庞大、造价高等原因而无法在饮水机、净水壶、矿泉壶等产品中应用。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饮水机类用的臭氧灭菌装置。它灭菌效果好,体积小,能通过简单联接设置于一般饮水机、净水壶、矿泉壶等壳体内或壳体外,就能方便安全地使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饮水机类用的臭氧灭菌装置包括一用作输送气体动力的空气泵;一作为供给高压电源的高压电发生器;一高压放电臭氧发生器;空气泵将空气由高压放电臭氧发生器的一端设置的输入管输入,在高压放电下生成臭氧气体,再由另一端设置的输出管输出臭氧气体,该臭氧气体进入饮水机、净水壶、矿泉壶等的贮水容器中,即起到灭菌作用;还有一设置于输出管道中用于防止上述贮水容器中的水逆向流入高压放电臭氧发生器的防逆阀。
上述高压放电臭氧发生器,其结构包括用作为二电极的一金属管与一位于金属管中心的金属棒,在金属棒外包有绝缘层,在二电极上各设置有高压电接线,金属管与金属棒两端由中心定位器固定,使金属棒保持于金属管中心位置。两电极间有空气隔层。在高压放电臭氧发生器一端设置有输入管,输入空气,在另一端设置输出管,输出臭氧气体。
本实用新型臭氧灭菌装置可配置于饮水机、净水壶、矿泉壶等的壳体内,也可设置于壳体外。从高压放电臭氧发生器输出的臭氧气体进入饮水机、净水壶、矿泉壶等贮水容器中时,臭氧气体输出管可从液面上部直通至贮水容器底部,也可从贮水容器底部向上输入臭氧气体,都能很快将水中的细菌消灭,解决了饮水机、净水壶、矿泉壶等在使用过程中贮水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饮水机类用的臭氧灭菌装置灭菌效果显箸,无付作用,结构简单、体积小、价廉。能设置于一般饮水机、净水壶、矿泉壶等壳体内或壳体外,通过简单联接就能方便安全的使用,使饮水机类的贮水容器中的水在使用过程中始终能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给人体健康带来福音。
下述附图和实施例将进一步有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臭氧灭菌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高压放电臭氧发生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壳体内配置有本实用新型臭氧灭菌装置的一实施例饮水机结构示意图。
图4是壳体内配置有本实用新型臭氧灭菌装置的又一实施例饮水机结构示意图。
图5是壳体内配置有本实用新型臭氧灭菌装置的一实施例净水壶(或矿泉壶)结构示意图。
图6是壳体内配置有本实用新型臭氧灭菌装置的一实施例电热矿泉壶结构示意图。
图7是壳体外配置有本实用新型臭氧灭菌装置的一实施例矿泉壶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符号说明:
1-空气泵,2-输入管,3-高压放电臭氧发生器,4-高压电发生器,5-防逆阀,6-输出管,7-金属棒,8-高压电接线,9-绝缘层,10-中心定位器,11-金属管,12空气隔离层,13-贮水容器,14-聪明座,15-饮用水桶,16-放水笼头,17-加热筒,18-机壳,19-自来水贮器,20-过滤层21-净矿化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狮塑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狮塑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353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