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自行车驱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7231698.1 | 申请日: | 199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318118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5-12 |
发明(设计)人: | 廖增宁;王少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增宁;王少全 |
主分类号: | B62K11/00 | 分类号: | B62K11/00 |
代理公司: | 云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金耀生 |
地址: | 65003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自行车 驱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驱动技术,具体地说是电动自行车驱动装置。
现有的电动自行车驱动装置是将两只自行车小飞轮并联使用,完成了电动骑行与人力骑行的动力离合。但其轴向尺寸偏大,结构不紧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便于安装,易于维修的电动自行车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电动自行车驱动装置包括直流电机、减速器和超越高合器,其特征在于减速器为二级圆柱齿轮传动,由内藏式超越离合器与外置式超越离合器通过连接盘联接而构成。内藏与外置离合器的有机组合,组成电动力与人动力的离合中枢,使电动力与人动力可单独作用,也可共同作用,而互不干涉。
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装置结构紧凑合理,性能可靠,外形美观,实用性强,是电动自行车的理想的驱动装置。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但不限于附图所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粞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去盖)
图中,1-电机,2-机座,3-机盖,4-小齿轮,5-中间齿轮,6-轴承,7-垫片,8-中间小齿轮,9-键,10-大齿轮,11-棘爪座,12-轴承,13-压紧螺母,14-轴承,15-垫片,16-轴套,17-螺栓,18-铆钉,19-刺爪盖,20-垫板,21-轴承,22-链轮,23-链轮压板,24-联接盘,25-小飞轮,26-联轴器,27-垫片,28-轴承,29-中轴,30-垫片,31-卡环,32-螺栓,33-棘轮,34-棘爪。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由直流电机、减速器和超越离合器构成。减速器为二级圆柱齿轮传动,由内藏式超越离合器与外置式超越离合器通过连接盘联接而构成。
其中:
内藏式超越离合器部分主要由大齿轮10、棘爪座11、棘轮33、棘爪34、棘爪盖19、轴套16等组成。棘爪座通过铆钉18与大齿轮联接,棘爪与棘轮啮合。
外置式超越离合器部分主要由小飞轮25、联轴器26、连接盘24、链轮22、链轮压板23、轴承28,卡环31组成,连接盘与棘轮联接,连接盘通过螺栓32、链轮压板与链轮、小飞轮联接,小飞轮与联轴器螺纹联接。
其工作原理为:
电机输出的动力经小齿轮2、中间齿轮5、键9、中间小齿轮8传到大齿轮10上。由于棘爪座11被铆钉18铆接在大齿轮上,动力由棘爪座11通过棘爪34传到棘轮33上,由棘轮33带动连接盘24,通过螺栓32传到链轮22上,而实现了电动力输出。而此时中轴29上的超越离合器-小飞轮25起作用,电动力不能传递到中轴29,中轴可以任意转动或不动。
人力输出动力时,力矩通过中轴29,经小飞轮25、螺栓32传递到链轮22与联接盘24上。联接盘带动棘轮33旋转,由于此时棘爪34处于滑动状态,动力不能经棘爪34、棘爪座11传递到大齿轮10上,所以大齿轮10不转动,实现了离合器的分离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增宁;王少全,未经廖增宁;王少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316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