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管旋转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7218368.X | 申请日: | 1997-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307007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2-10 |
| 发明(设计)人: | 殷光虹;王维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集团)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9/08 | 分类号: | C21D9/08 |
| 代理公司: | 冶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任洁,阎效泗 |
| 地址: | 2019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钢管 旋转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钢管淬火设备中的钢管旋转装置。
目前,国内外钢管淬火设备中的钢管旋转装置主要可分为钢管主动旋转和被动旋转两类。钢管主动旋转又可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由夹具夹住钢管头部,带动钢管转动。由于用夹具夹住红热钢管头部易造成管端损伤,需要在淬火后重新定尺切头的钢管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另一种是将钢管上几处压紧后,由管端受力带动钢管主动旋转。这种方式钢管受力不均,容易产生扭力。钢管被动旋转主要是依靠钢管支撑轮与钢管间的摩擦力,由支撑轮带动钢管旋转。钢管支撑在数组支撑轮上,每组支撑轮包括两个轴线平行交错布置的轮子,其中一个是主动轮,带动钢管旋转;另一个为被动轮,只起支撑作用。因此摩擦力小,特别是对于那些直径小、重量轻的钢管极易出现打滑现象。为了增加摩擦力,支撑轮与钢管接触的表面采用柱面,这样一来摩擦力虽然增大了,但却造成钢管在旋转的同时轴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可增加摩擦力,又能防止钢管旋转时轴向移动的钢管被动旋转的钢管旋转装置,以提高钢管的淬火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钢管旋转装置,主要由电机、减速器、传动轴、链传动机构和数组支撑轮组成,每组支撑轮包括两个轴线平行交错布置的轮子,每组支撑轮的两个轮子均为主动轮,轮子与钢管接触的表面为拱形曲面。
每对支撑轮的两个轮子侧平面之间的间隙1=10~100mm,轮子直径为200~400mm。支撑轮轮子直径过小,钢管在支撑轮中不稳定,易使钢管在高速转动中飞出,轮子直径过大,则必须增大减速机的减速比,否则轮子线速度过高,使得钢管转速过高,离心力过大,易对小直径或有一定弯曲的钢管造成损伤,甚至损伤设备。
电机为无级调速电机,通过调节电机转速,可对支撑轮轮子的转速进行无级调节,使不同规格的钢管均能在适易的转速下工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在于:采用双主动拱形曲面的轮子作为支撑轮,既增加了钢管与支撑轮之间的摩擦力,保证了钢管均速运转,又避免了钢管旋转时的轴向移动,保证淬火的均匀性,提高了钢管的淬火质量,另外,该装置还具有工作可靠性高,适用范围广的优点,对规格为直径50~200mm,壁厚4~20mm之间的钢管均可适用。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钢管旋转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电机3、减速器4、主轴5、链传动机构6和数组支撑轮2组成。电机3为0~50HZ无级调速电机,经减速器4驱动传动轴5在0~200rpm之间转动。每对支撑轮2包括两个轴线平行交错布置的轮子。两个轮子侧平面之间的间隙1=50mm,轮子直径为300mm,与钢管1接触的表面为拱形曲面。链传动机构6通过分别安装在传动轴5和每组支撑轮2两轮子各自轴上的链轮,将主轴5的运动同时传递给支撑轮2的两个轮子,使每组支撑轮2的两个轮子均为主动轮。
工作时,钢管输送装置将红热状态的钢管1送到该旋转装置上,由数组支撑轮2支撑着,启动电机3,经减速器4减速,由传动轴5驱动链轮传动机构6带动支撑轮2的两个轮子同时旋转,通过每组支撑轮2的两个轮子与钢管1之间的摩擦力带动钢管1平稳运转。由于支撑轮2轮子表面为拱形曲面与钢管1为点接触,因而不会造成钢管1在旋转的同时轴向移动,电机3的转速可随时调整,以便根据钢管1的规格和淬火工艺要求控制钢管转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集团)公司,未经宝山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183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